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巨侃
巨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748
  • 关注人气:1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泥土上行吟——宝鸡草根诗人段卫洲印象

(2011-11-06 17:26:01)
标签:

段卫洲

宝鸡

幸福是头猪

卖诗

神雕侠侣

文化

分类: 人物

在泥土上行吟——宝鸡草根诗人段卫洲印象在泥土上行吟——宝鸡草根诗人段卫洲印象

 

巨侃
                  十年卖诗两万余册

十年间行走大半个中国、以地摊蹲售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售卖自己的诗文,日前,知名草根流浪诗人段卫洲出现在家乡宝鸡。
在经二路宝鸡商场西面的肯德基门前,39岁、光头、戴着一副圆镜片的段卫洲安静地守在那里,手里攥着一摞子书,在他脚下,铺着一张不大的纸摊,上面放着3本黄皮封面的小书,书下写有两行字:“《幸福是头猪》,作者售十元”。
偶尔有路过的行人停下来瞥两眼,卫洲伸出他手中的书说:“看下没关系。”从不叫卖,也没有多余的表情和动作。
十年来,段卫洲身背他装满书的帆布褡裢,浪迹天涯,在全国许多城市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以这种方式,一本又一本地卖掉了自己自费印制的两万余本诗册和随笔集。
最多纪录是在杭州,一天卖了98本书。段卫洲说,书最好卖的地方是北京和西安,那里文化气息比较浓厚。
“我的母亲就在老家凤翔虢王住着。我前两天出了半天摊,卖了十几本,回家看了看,今天是周末,所以又来了。到现在还没开张,不过没关系,毕竟是在家乡,多待几天,然后去郑州。”段卫洲把摊子挪到对面的位置,站起来松了松筋骨说。

                   行走生涯知己相伴

在2002年邂逅小玉之前,段卫洲还是一名孤独的流浪者,学生时代他在老家办过文学社,后来卖过种子和化肥,再后来流落到西安打工,当过库管卖过报纸,那时间甲A球市很火爆,段卫洲连续写了一些《狼之歌》的小诗在报纸上发表,看到人家在球场外卖东西,他想:我就卖诗吧!
第一次卖诗是在省博物馆门前的21路车站,他站在那里,一波又一波人上了车,“斗争”了一个多小时,才下了决心摆摊。结果当天卖了45本油印小册子。
后来漂泊到北京卖诗。有一次,在一个修鞋摊前结识了来自江西萍乡的打工妹李小玉。“有一天我们相约5点去玉皇顶打水,5点钟的时候天还只蒙蒙亮,那条长满青苔的石板小路上没有任何游人……到了那座残损古庙下的泉眼旁,小玉开始打水,我说我给你唱歌吧,就唱信天游,我唱歌时小玉没有说一句话,但从她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一种东西,我招手后得到的回应。”回忆自己九年前的香山之恋,段卫洲的嘴角挂满了甜蜜。
从此,段卫洲不再是一个人去“战斗”,在他冷峻、倔硬的身影旁,多了一位肤色微黑的大眼睛姑娘,他们被许多媒体喻为行走江湖的一对“神雕侠侣”。
这对“神雕侠侣”,他们不要买汽车,不要买房子,对物质生活只有最低的要求;他们每年在外面卖书大约有四五个月的时间,一个城市最多待上20天,卖上两三百本书,然后是下一站。其余时间,北京的十三陵景区有他们150元租住的小窝,或回宝鸡,或回江西陪伴亲人。

                    计划把诗带到国外

摆摊卖诗生涯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段卫洲早已经习惯了淡定,他说:“有人翻翻书,会说,‘这写的啥呀!’,然后毫不客气地把书扔在摊子上走掉;有人买了书,还和我交流,说‘真是羡慕你们这种生活!”我知道他的话是真诚的,因为很多人想到却不能这样子做;还有人直接问我,‘你这么爱写诗,不写诗难道会死?’我说,不写诗我不会死,但一定会不开心。”
翻起《幸福是头猪》的封皮折页,“最后一位乡村诗人”的自况出现在短短的作者简介里,他给媒体这样解释他的“自我加冕”:这是一个诗歌凋谢的时代,但是诗人在什么时代都不会消失,假如世界上还有最后一个人在泥土上行吟,那人应该就是我。
在创作并自费印刷了四五本诗集和随笔后,段卫洲现在正在创作小说三部曲《食泥者之歌》,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他还准备联系全国的草根作家组建一个“文学自救同盟”和“手书协会”。他未来最大的目标,就是有一天走出国门,背着他的作品到外国去卖。
“到目前为止,我还找不出能把写诗和生活结合起来的更好方法。”段卫洲想了想说,“也许这是最适合我的生活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