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个月小石头遭遇轮状病毒袭击

(2011-02-28 14:02:17)
标签:

轮状病毒

育儿

分类: 健康
 

2011月2月28日   星期一   小石头14个月23天

 

上个星期二,即222日,下班后我六点二十分回到家,小石头正在睡觉,六点五十分左右起床。晚上八点零几分,母亲和婆婆喂了一碗蒸鸡蛋拌饭给他吃。母亲说,小石头越来越乖巧了,一碗蒸鸡蛋拌饭七八分钟就吃完了。像往常一样,九点四十分左右,我和小石头一起上床睡觉。小石头像往常一样在床上爬行、翻滚了一番,然后啊啊哦哦地爬到我的怀里,掀开我的秋衣吃奶。拥着小石头小小软软的身躯,一边给小石头喂奶一边轻轻抚摸他的小脑袋,很快我们睡意来袭。

 

十一点多,小石头迷迷糊糊地拱到我的怀里吃奶。突然,我听见很响的一个打嗝声,小石头四个月前时不时地会打嗝,但每次喂三四勺白开水后就会止住。听见这怪异的打嗝声,我正在纳闷,声音怎么会这么大呢,紧接着,我听见哇的一声。“小石头吐奶了,赶快开灯。”我怀抱着小石头,用脚踢了踢老公。老公打开灯,我看见床单上一大块呕吐物,白色的奶。我以为是普通的吐奶事件,所以没有太在意。谁知,就在此时,正躺在我怀里的小石头突然又哇了一声,这一下,把晚上吃的全部吐出,酸腐味特别重。母亲和婆婆都来到我们房间,见小石头和我的衣服上都是呕吐物,她们忙把小石头抱到卫生间换衣服。

 

23日凌晨一点多,小石头拱过来吃奶,吃着吃着,我听见他肚子里轰轰作响,接着我听见他打了一个响屁,然后哗啦一声,小石头拉肚子了。我喊老公为小石头换尿不湿,看见尿不湿上的大便是香蕉便,我松了一口气。凌晨三点多,小石头又拉了一次大便,仍然是香蕉便,只是稍微稀一点。此时,小石头开始发热,我每隔十几分钟摸一摸他的额头,感觉温度不高,所以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23日早上出门前,我再次摸了摸小石头的额头,体温正常,于是我轻松地上班去了。上午11点,手机响起,家里打过来的,婆婆说,小石头在发烧,用家里的体温计测了一下,38.5度。我的心一紧。11点半,我向领导请了半天假,然后快速出单位打的士回家。回家后,母亲说小石头整个上午情绪低落,蔫蔫的。我摸了摸小石头的额头,滚烫滚烫,而此时他正贴着退热贴。我做出决定,马上去医院。下午2点,我们来到武汉市儿童医院。医生量了一下小石头的体温,38.9度。查了指尖血,医生看了一下血象分析表,说是体内有炎症,于是给我们开了头孢和退热的药。打完点滴,我们回到家,小石头的情绪大有好转,吃了大半碗稀饭。夜间,小石头的体温正常。

 

24日,我们再次来到武汉市儿童医院,医生根据我们的描述,给小石头开了150毫升的头炮。当晚回到家,小石头的情绪比较好,但是拒绝吃辅食。白天,母亲说小石头拉了2次大便,不干不稀的那种。

 

25日,根据我们的描述,医生开了180毫升的头炮和一瓶补钾的液体药。医生特意交代,如果25日当晚不拉肚子,26日白天拉肚子的次数少于2次,就不用来医院了。我们满心欢喜。然而,我们一回家,小石头的病情突然恶化。进家门三分钟之内,小石头剧烈呕吐,因为前几天几乎没吃辅食,所以呕吐的几乎都是酸水,味道难闻之极。回家一个多小时,小石头拉了2次肚子,此时是真正意义上的拉肚子,拉的全是稀便、黄水。夜间,小石头几乎每隔一个半小时拉一次肚子,有时是边吃母乳边拉肚子,拉的全是很稀的黄色的鸡蛋花状的大便。凌晨五点多,小石头在吃完100毫升的牛奶后,四五分钟后,又拉了,这次拉的全是白色的类似于牛奶的大便。一家人焦虑不已。

 

26日,我们在早上七点多就赶到儿童医院。检查大便,看专家,医生判断是病毒性肠炎,并且上呼吸道有炎症。医生建议我们马上住院,因为小石头已经轻微脱水。上午10点多,我们办好住院手续,住院部的医生对我说,根据大便检查结果判断,小石头是被轮状病毒感染。当天,小石头挂了4袋药水,第一二袋是消炎药水,第三袋是杀病毒的药水,前三袋每袋80毫升,第四袋是黄色的营养液,405毫升。同时,医生强烈要求我给小石头停母乳,说母乳里面的糖分太高,小石头肠道很脆肉,对于母乳中的乳糖难以吸收,此时吃母乳会加重他肠道的负担,造成更严重的腹泻。我将信将疑。夜间,看着虚弱无比的小石头多次将脑袋往我的怀里靠试图吃母乳,多次用小手抓我的毛衣,我于心不忍,便违背医生嘱咐给他喂了母乳,结果,夜间喂了2次母乳,小石头拉了一次肚子,一半是蛋花状的黄色大便,一半是条状、长线状的浅黑色大便。

 

27日,医生给小石头开了三袋药,两袋消炎药水,一袋405毫升的营养液。因为医院夜间太吵闹,小孩子的哭闹声此起彼伏,从未间断过,我们怕影响小石头的睡眠质量,所以在征得医生的意见后在打完点滴之后就回了家。晚上7点多,小石头吃了半碗亨氏原味米粉。夜间,小石头吃了三四次母乳。整夜没有拉肚子,睡眠良好。

 

28日,也就是今天,我照常上班,小石头由老公、婆婆和母亲抱到儿童医院打点滴。上午十点多,我打电话询问,老公说,医生开了2袋消炎药水,并建议明天或后天出院。

 

 

详解儿童轮状病毒腹泄

  婴幼儿秋季腹泻就是一种病毒感染性腹泻。据调查,这种腹泻有80~9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呈圆球状,中间的壳体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呈向外放射状排列,外边的壳体类似车轮的外缘,形态极像车轮,故起名叫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在全世界都有分布,早在30年代就曾在欧美国家流行过,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自50年代开始,也曾先后在20多个省市发生过流行,其流行范围几乎遍及全国。这种病毒还曾在产科病房的婴儿室中引起过相互感染,导致多名婴儿发生腹泻,有的甚至造成死亡。

 

  据测试,轮状病毒在50的高温下,1小时仍然不会死亡;在-20的严寒条件下,可以存活7年;在-70的环境中可以长期保存。它对酸碱也有较强的耐受性,一般的洗涤剂对它毫无杀灭作用,但在外界环境中不能繁殖。正是由于该病毒的这些特点,才使它在不利的环境中能长期潜伏等待、一旦有机会进入人体,便会大量繁殖致病;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外部环境。重新感染别人。这样周而复姑,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能有效杀灭该病毒的有效药物。

 

  轮状病毒在庞大的病毒家族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支系,但它也有兄弟姐妹。资料显示,目前人们将轮状病毒分为两大类十多个组型。每型引发的症状基本相似,只足症状略有轻重之分。当人体受到轮状病毒侵袭后2~3天,体内即可产生对抗这种病毒的抗体,一般在短时间内,即使是再受到这种病毒的感染,也不会发病。但各型之间并无交叉免疫,也就是说,当您受到I型轮状病毒感染后,产生了对I型病毒的抗体,若再受到I型病毒的侵袭可能不会发病,但若受到 型病毒的侵袭,仍然会发病。新生儿的母亲大多数都曾受到过不同轮状病毒的感染,因此,母亲早期的乳汁中、会含有大量各种类型的抗体,新生儿吃母乳,特别是初乳,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传染源主要是排毒的成人或孩子。病毒排出后常污染水源、食品、衣物、玩具、用具等。当健康人接触了这些物品时,会通过手、口途径进入人体。从动物实验中还证实,病毒通过呼吸道也可进入动物体内引起消化道病变。人是否也可以通过空气被轮状病毒感染,至今尚未得到证实。

 

  腹泻在我国多发生在10~12月,约占发病总数的80%,其次在3~5月份也有一个小的发病高峰期。当婴幼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后,经过 1~3天的潜伏期便开始发病。早期的主要症状是呕吐、体温在38~39之间,继而出现腹泻,每天大便在10次左右,个别孩子可达20次。早期可有粪便,经数次腹泻后,大便呈水样或稀米汤样,无脓血且量较多。由于患儿大量失水,很快发生脱水现象,出现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嗜睡,面色灰白,前囱门和眼窝下陷,皮肤松弛,捏起后不能立即展平,尿少,口脏黏膜干燥等症状,若不及时纠正脱水状态,常可导致死亡。医生或有经验的家长根据季节、水样大便、无脓血等特点,作出正确诊断并不难,关键是能否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

 

  目前,杀灭轮状病毒尚无特效药物,现在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都对病毒无效。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尽快纠正孩子的脱水、酸中毒。对于症状轻的孩子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常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氢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 1000毫升,可让孩子当水喝。症状重一些的孩子可用静脉输液的方法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同时配以潘生丁口服。据报道,潘生丁对轮状病毒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近年来,干扰素(IFN)也被用来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种药可以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另外,口服补液剂也在不断改进。早先在东南亚用米汤代替葡萄糖口服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国也有人曾用炒焦的大米或小米熬成米汤,代替补液剂口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制作方法是:把大米或小米用微火炒成焦黄色,然后加水熬成稀粥,过滤去掉米粒,用米汤喂孩子。炒焦了的米粒巳部分碳化,有吸附毒素和止泄的作用,也可将焦米汤代替水加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液剂中让孩子饮用。若无口服补液剂、可在每1000毫升焦米汤小加盐35克,小苏打2克,白糖30克饮用。米汤中的淀粉、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不但可以补充孩子的营养,还有利于孩子胃肠功能的恢复,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如果是新生儿得了秋季腹泻,应继续喂母乳或牛初乳,母乳或个初乳中有90%左右都台有抗轮状病病的抗体,孩子吃后可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

 

  近年来,对秋季腹泻的预防也有很大进展,除了按一般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如隔离病人,饭前便后洗手,不吃未经清洗和腐败变质的食物外,有报道说,结孕妇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使乳汁中轮状病毒抗体增加、新生儿吃达种母乳,能提高抗轮状病毒感染的能力。另外,口服的轮状病毒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而且简便易行的预防方法,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研究之中,有的已制出活的减毒人轮状病毒疫苗、传代减毒活的牛或猴轮状病毒疫苗和减毒活重组疫苗。有的疫苗经临床试用,并未引起成人或婴儿的不良反应。还有的国家正在用DNA重组技术开发轮状病毒疫苗,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疫苗能像口服儿麻糖丸一样,在全世界普遍推广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