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 德国 德累斯顿的“欧洲阳台”布吕尔
标签:
欧游德国德累斯顿的老城区欧洲的阳台布吕尔平台易北河畔风光如画旅游杂谈 |
分类: 海外游踪 |







本篇介绍贯穿德累斯顿城区的易北河风光,其实重点是在号称“欧洲的阳台”---布吕尔平台上看四方风景,

这是从维基百科上下载的图片,1910年的横跨易北河的奥古斯特大桥,对岸是我前两篇已经介绍过的老城区,和现在老城区的布局差不多,只不过经过1945年二月的德累斯顿大轰炸,现在的建筑大部份属于战后重建,只是外观基本未变而已,欲知详情请看我前面几篇。

本篇的前半部是我们沿着奥古斯特大桥去老城区时在桥上所看到的情形,现在是站在奥古斯特大桥上向下看,因为水不多,所以大部份的河床成了草地和休闲的地方。

再回过头,将镜头拉近一些,右手边河对岸的建筑历历在目,拍的时候还不清楚,现在当然知道是森珀大剧院、(图左)和茨温格宫---岸边建筑后面的一长溜中间有半圆顶的建筑,详细见我前面几篇博文,

把森珀大剧院拉得更近,你很难想象2002年八月中旬的一场洪水尽然把它的地下室都淹没了。

现在我们已经走到易北河的主航道---河流中间,横架在易北河上的奥古斯都古石桥早在13世纪已有书面记载,是欧洲最古老的桥之一。最初只是石柱加木制桥身,后来柱子被换成了桥拱。1727年到1731年间进行了扩建,1907年到1910年新桥完全竣工。328米长,18米宽的大桥在二战结束前被炸毁,1949年被修复。
2002年8月中旬,德累斯顿曾遭受了一场特大洪灾,洪水造成10多人死亡。由于易北河水位由往年同期的2米上升到了9米多,并持续居高不下,当地政府疏散了临近地区的居民,除此之外,有3万3千多德累斯顿人不得不携家带口,住进临时庇护所。 然而,更加不幸的,还有德累斯顿人一直引以为豪的文化艺术品。在韦伯、瓦格纳等音乐大家曾经执棒指挥过的森珀尔歌剧院,由于洪水不断涌入,救灾人员已经放弃了徒劳无效的抽水工作,歌剧院的地下室积水已经涨到了2.5米。 在收藏了诸多奇珍异宝的阿尔贝廷殿,古埃及时期的书板牌匾不得不从它一直安身的博物馆地窖里搬出来,暂时和罗马雕像挤在一起。而另一些大型石雕,由于很难移动,博物馆不得不忍痛把它们留在灌了水的地下室。博物馆馆长表示,目前救援人员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

由左至右,王宫、宫廷大教堂、茨温格宫和森珀尔歌剧院一字排开,这样看过去,02年的洪水已经漫过了堤防,洪水似乎接近桥面,连对面的宫廷广场和这些建筑的地面一层都受到了威胁。

现在我走到桥的左侧护栏,萨克森州议会大楼(以前的最高法院)和布吕尔平台的阶梯入口在望,

镜头左移,高耸的圆顶建筑是圣母大教堂,它前面平台上临河的建筑是“君王次子宫”---大约是当年国王小儿子的府邸,

再过来,这深色有圆顶像宫殿的建筑是“高等艺术学院”,我怎么觉得它比前面的“君王次子宫”还像宫殿,

有翅膀,这位拿着火炬,

我已经来到接近桥的尽头,这张布吕尔平台上的几个重要景观几乎全了,至此,我们在奥古斯特大桥上看老城区已经告一段落。

从这张起,是我们参观完老城区的王宫、宫廷大教堂、歌剧院、茨温格宫、圣母大教堂等景点后,自圣母广场过来上布吕尔平台所看到的一切,这里是布吕尔平台下方的一个城门或涵洞,可以看见易北河对岸的建筑,论地势---显然当易北河的水位从2米涨到9米时,这里也在劫难逃,连平台上的建筑一层都被水淹。

我们是从这个布吕尔平台的侧后面的这个台阶上布吕尔平台的,这个建筑应该属于高等艺术学院的一部分,

在谷歌的卫星图上看看布吕尔平台吧,宫廷教堂右侧是萨克森州议会大楼(呈梯形装),再过来是“君王次子宫”,第一个箭嘴是“高等艺术学院”(有数个穹顶的建筑),再过来有A字的箭嘴的是“阿尔贝庭宫”,它们都几乎一字排开在布吕尔平台上,布吕尔平台下方是道路,再就是易北河水了。

现在我们已经上到布吕尔平台,君王次子宫的侧面和州议会的塔楼在望,
这栋原来是萨克森州总理府,

布吕尔平台(Brühlsche
Terrasse)位于德国城市德累斯顿内城区,最近重建的新市场以北,是一个深受本地人和游客喜爱的散步、观赏和喝咖啡的地点。

布吕尔平台的绰号是“欧洲的阳台”,易北河经此穿越这个拥有50万居民的大城市。大多数人都从平台西端的城堡广场进入平台,而我们则是从它的侧后方上来的,
|
早在1546年到1551年,人们就沿着易北河修了一个要塞。在要塞不再作为军事用途后,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把这片土地赐予了首相海因里希·冯·布吕尔伯爵,这片长600米的区域在1739年被约翰·克利斯朵夫·科诺弗改造成了富丽堂皇的林荫大道。从1814年起“布吕尔平台”对公众开放,并建有一个巨大的露天平台。 |

这里曾经还有一个巴洛克达花园和宫殿(1737-63),图书馆()1742-51,画廊(1743-44),望景楼(1748)和其他建筑,现在这些建筑没有留下一点遗迹。
19世纪,这些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州议院、君王次子宫、艺术学院和阿尔贝廷殿,它们确定了德累斯顿今天的面貌。

这就是高等艺术学院---按上面的德文翻译,不过我搞不清这是以前19世纪萨克森王国的艺术学院,还是东德或现在的高等艺术学院,

在艺术学院门口西望君王次子宫和州议会塔楼,这个欧洲阳台是挺宽阔的吧,

这是从维基百科上下载的“高等艺术学院"的俯瞰图,

转一个弯过来,估计这里才是高等艺术学院的正门,这可不是宫殿吗!真羡慕在此读书的人们。
请注意图左的另一个建筑---那是阿尔贝庭宫,

这是走过来在另一角度拍高等艺术学院,美轮美奂,也像个博物馆,

其实在高等艺术学院隔壁的这座”阿尔贝庭宫"(Albertinum)
才是如假包换的博物馆,可惜我当时并不知道,匆匆喀嚓了两张就离开。
阿尔贝庭宫是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的一个重要分馆,

可惜啊,这些都是我现在为了写博查找资料才知道,当时真是两眼一抹黑,虽说时间不够,可我连这些都不知道,也好、节省了当时在眼前也看不到悔恨心情,这个城市起码要住上个两天才能看到更多的精华,留待以后吧!

背景是君王次子宫(低矮的黄色楼),其背后的王宫的尖塔,再过来州议会的塔楼和宫廷大教堂的尖塔,然后是森珀尔歌剧院、奥古斯特大桥,这里的景色够齐了。
镜头一转,在这个角度看高等艺术学院,

也不要浪费了这些屋顶上的小金人,

在这里面读艺术和音乐,不是天才大约也给熏陶的成为专家和教授了,

看着阳台墙的高度,才知道当年洪水的厉害,大约连下面的道路都全给淹了(否则怎会威胁到阿尔贝庭宫),河水直抵墙边,那可不是“浪打空城寂寞回”喽,惊心动魄!
又来到我们刚才上平台的那个入口附近,有不少卖写生和画的摊档,

左边是高等艺术学院的附属建筑,
平台上有这么个雕塑,远看像个苹果,

哈哈,一转眼又换了一个,看来这里是个热门拍照点,怎么没有人把它圈起来收钱拍照呢?

这个雕塑既像苹果,又像地球上大山里开采出来的矿石结晶体,不知道寓意什么?

君王次子宫---国王小儿子的府邸,其实在谷歌的卫星地图上看,里面是个大四合院,还是很大的,这个王子还是挺会享受的,挑了个这样的风水地方,面临大河。也间接证明---几百年前易北河水没有现在这样频率的泛滥,继2002年之后,06年又来一次,而我们去的时候(去年)不久,属于萨克森州的迈森(也在易北河边)也遭到了水淹。否则王子是不会挑个一下大雨就担惊受怕的地方的。
我现在想,当时怎么我就没动进去打个转的念头?还是没做功课啊!

在平台上有恩斯特--里彻尔(1804-1861)
的雕像。他是一位在德国艺术史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雕塑家,《王侯出征图》的作者是他的学生。我们刚才看到的很多雕塑如圣母教堂前的马丁.路德像和王宫广场的奥古斯特像以及音乐学院顶上的小金人都是他的作品。

600米长的阳台很快走到西面的进出口,这是萨克森州议会大楼和他的塔楼(以前的高等法院),而宫廷大教堂的尖顶因为角度和距离的关系,似乎矮了一截,

奥古斯特大桥自13世纪就有原始的石桥,虽然现在看到的是1945年被炸毁后与1949年重建,但仍然充满了古朴的外形,那黑色的桥体和石头,证明大部份还是原来的石头,德国佬真他妈了不起,要在我朝肯定是在原址修一座现代化的铁桥了。

我们已经来到布吕尔平台的尽头,在这里下看桥头,奇怪的的是大桥没有桥头堡或像布拉格查理大桥一样的塔楼,

在桥边,回首再看布吕尔平台的西面出入台阶,黑色的建筑代表了历史的厚重和风云的沧桑。

我估计她们是想拍一张貌似梦露让风吹起裙角的照片,可让我的镜头给打扰了,我回头找我的妹夫,想让他帮我和这三个姑娘合影一张,可惜他走远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