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庭上审判学术上的诈骗案(一)
(2022-10-10 20:25:43)
在法庭上审判学术上的诈骗案(一)
李子
识别信息的真假,审判诈骗案件,在司法审判中是比较简单的一件事。
审核"科学“论述中的信息真假,采用法庭质证的方法,简单有效和可靠。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审案的基本要求。而证据是确认案件事实的依据。
在法庭上审判科学及技术上的学术信息诈骗案件,大部分案件可以很快结案,而不会让虚假信息欺骗事件长期存在。
如果让法官审核狭义相对论信息的真假,则很简单。
狭义相对论有两个基本假设和4个洛伦兹坐标变换公式。它们都是狭义相对论的论据(理论依据)。
两个基本假设,一个是相对性原理假设(即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相同);二是光速不变假设(即任何光线在静止坐标系真空的速度都是c,无论该光是由静止的光源还是运动的光源发出的)。
这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也是其理论的论据。
在法庭上,法官只以事实为依据。首先问爱因斯坦:您的两个基本假设有什么证据?
爱因斯坦说:这是一种假设,可称为公理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实基本假设成立的实验证据。
法官说:在法庭上,无论您是大科学家还是平民百姓,都是平等的。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您主张的两个基本假设(观点)需要您给出这两个假设的事实证据,没有证据的观点,法庭原则上都不予采信。
(注:至今,全世界科学界无一人提供基本假设为真的证据)
法官:因狭义相对论的论据,缺少事实的证据证明,所以狭义相对论的论据真实性不能确定。其以论据为基础的整个理论的真实性也不能确定。
根据《形式逻辑学》论证规则:论据应是已确定为真的判断。而狭义相对论的论据(基本假设),并不是已确定为真的判断,显然已违反了逻辑论证的规则。该文将不确定的虚信息作为论据使用,犯了“论据虚假”的逻辑错误,这种论证是无效论证。
爱因斯坦先生,除非您找到真实、确定、充分的证据并能证明基本假设是真的。否则,狭义相对论永远只是一种猜想,而不能确定为科学真理。
法官: 听说爱因斯坦曾到过北京大学,说中国科学界缺少伽利略的实验科学和希腊的形式逻辑学?
爱因斯坦:是的。
法官: 爱因斯坦先生,中国清华大学逻辑学家金岳霖教授著的《形式逻辑》论证章节中,明确讲了论证的规则。其中规则之一:论据应是已确知为真的判断。
而2个相对论的基本假设(论据),至今还是猜想,并不是已确知为真的判断。
爱因斯坦:虽然2个基本假设没有实验证实,但其推导的预言如相对运动时间变慢公式、质速关系公式、质能关系公式等都被实验证实符合事实。因此,相对论是正确的。
法官:首先,一切以假设为论据的理论(包括相对论),都违反了形式逻辑学的论证规则,犯了“论据虚假〞的逻辑错误,是无效的论证。其论证违反了逻辑科学规则。
其二、在论辩中,那种不管论据的真假,只要其推导的结论(质速关系、质能关系等)被实验证实,就肯定其观点正确的方法,是存在严重错误的方法。
举个实例:现在有个原告也基本假设A:你前天杀死了一个人。
并且,原告依据A推导出结论B:该人尸体现在应该出现尸斑了。
并预言结论C:七天后该人尸体会腐烂发臭。
恰好警方接到他人报警发现一具尸体,经尸检是前天被人杀死的。
问:能否根据结论B、C证实为真的证据,判定A正确,确定你是杀人凶手,需要判你死刑呢?
显然,这种论证是违反逻辑论证规则的,是错误的论证。犯了论据(A)虚假的错误。
但如果根据相对论式的论证,不仅可判你死刑,还可判每个人死刑。这是十分荒谬的,也是反逻辑科学的。
爱因斯坦您说中国科学界缺少形式逻辑思维,您自己又怎么违反形式逻辑论证规则,缺少形式逻辑思维呢?
科学必须都遵守形式逻辑学的规则。不能你只要求别人遵守,自己却不遵守,实行双重标准。这和法律要求一样,人人平等。不能只要求别人遵守,自己就不遵守。
法官:今天质证到此,下次开庭听通知。
参考文献
1.金岳霖著,《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10,北京
李子
识别信息的真假,审判诈骗案件,在司法审判中是比较简单的一件事。
审核"科学“论述中的信息真假,采用法庭质证的方法,简单有效和可靠。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审案的基本要求。而证据是确认案件事实的依据。
在法庭上审判科学及技术上的学术信息诈骗案件,大部分案件可以很快结案,而不会让虚假信息欺骗事件长期存在。
如果让法官审核狭义相对论信息的真假,则很简单。
狭义相对论有两个基本假设和4个洛伦兹坐标变换公式。它们都是狭义相对论的论据(理论依据)。
两个基本假设,一个是相对性原理假设(即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相同);二是光速不变假设(即任何光线在静止坐标系真空的速度都是c,无论该光是由静止的光源还是运动的光源发出的)。
这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也是其理论的论据。
在法庭上,法官只以事实为依据。首先问爱因斯坦:您的两个基本假设有什么证据?
爱因斯坦说:这是一种假设,可称为公理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实基本假设成立的实验证据。
法官说:在法庭上,无论您是大科学家还是平民百姓,都是平等的。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您主张的两个基本假设(观点)需要您给出这两个假设的事实证据,没有证据的观点,法庭原则上都不予采信。
(注:至今,全世界科学界无一人提供基本假设为真的证据)
法官:因狭义相对论的论据,缺少事实的证据证明,所以狭义相对论的论据真实性不能确定。其以论据为基础的整个理论的真实性也不能确定。
根据《形式逻辑学》论证规则:论据应是已确定为真的判断。而狭义相对论的论据(基本假设),并不是已确定为真的判断,显然已违反了逻辑论证的规则。该文将不确定的虚信息作为论据使用,犯了“论据虚假”的逻辑错误,这种论证是无效论证。
爱因斯坦先生,除非您找到真实、确定、充分的证据并能证明基本假设是真的。否则,狭义相对论永远只是一种猜想,而不能确定为科学真理。
法官: 听说爱因斯坦曾到过北京大学,说中国科学界缺少伽利略的实验科学和希腊的形式逻辑学?
爱因斯坦:是的。
法官: 爱因斯坦先生,中国清华大学逻辑学家金岳霖教授著的《形式逻辑》论证章节中,明确讲了论证的规则。其中规则之一:论据应是已确知为真的判断。
而2个相对论的基本假设(论据),至今还是猜想,并不是已确知为真的判断。
爱因斯坦:虽然2个基本假设没有实验证实,但其推导的预言如相对运动时间变慢公式、质速关系公式、质能关系公式等都被实验证实符合事实。因此,相对论是正确的。
法官:首先,一切以假设为论据的理论(包括相对论),都违反了形式逻辑学的论证规则,犯了“论据虚假〞的逻辑错误,是无效的论证。其论证违反了逻辑科学规则。
其二、在论辩中,那种不管论据的真假,只要其推导的结论(质速关系、质能关系等)被实验证实,就肯定其观点正确的方法,是存在严重错误的方法。
举个实例:现在有个原告也基本假设A:你前天杀死了一个人。
并且,原告依据A推导出结论B:该人尸体现在应该出现尸斑了。
并预言结论C:七天后该人尸体会腐烂发臭。
恰好警方接到他人报警发现一具尸体,经尸检是前天被人杀死的。
问:能否根据结论B、C证实为真的证据,判定A正确,确定你是杀人凶手,需要判你死刑呢?
显然,这种论证是违反逻辑论证规则的,是错误的论证。犯了论据(A)虚假的错误。
但如果根据相对论式的论证,不仅可判你死刑,还可判每个人死刑。这是十分荒谬的,也是反逻辑科学的。
爱因斯坦您说中国科学界缺少形式逻辑思维,您自己又怎么违反形式逻辑论证规则,缺少形式逻辑思维呢?
科学必须都遵守形式逻辑学的规则。不能你只要求别人遵守,自己却不遵守,实行双重标准。这和法律要求一样,人人平等。不能只要求别人遵守,自己就不遵守。
法官:今天质证到此,下次开庭听通知。
参考文献
1.金岳霖著,《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10,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