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古镇团风(修改篇10)。。。。。

(2023-06-19 08:36:26)
标签:

情感

追记

主要房屋~布匹商店

 

布匹商店,是我们儿时的那个年代,古镇中唯一经营布匹的国营商店,同时也是古镇当中,较为高大的房屋之一;有着同中心食堂一样,大青砖围护墙体,木门和木窗,木屋架的结构支撑系统,檐墙垂直于街面,纵深较大的山墙临街面商业建筑;房屋的立面造型 ,同样有着典型的中西相间,民国建筑式样的风格和特色。

布匹商店位于古镇,主要街道的正街,毗邻江边名为鲜鱼巷的那一段街面,邮局和理发店的对面;临街面的左侧,朝江边方向的顺延过去,是生产资料管理站的院落,渔具用品的商铺,搬运站和盐业的商铺;临街面的右侧,一直到郑家衖(郑个弄子),是文具、小人书屋等铺面;是正街上的唯一,如今保持得较为的完好,带有一定时代特征的房屋,具体见下面的照片所示,房屋的立面和街景图省略。

家乡古镇团风(修改篇10)。。。。。

在自己的记忆里,布匹商店的中间,只有一个进出的大门,两边全是窗户;从大门进去后,两侧的方位是柜台,柜台后方的立柜里,呈竖向搁置的都是布匹;而正对着大门,纵深向内的方向,有一留有门洞的内隔墙,隔墙后面的空间,可能是堆放布匹的仓库,使得整个房屋的内部,前面的营业面积较小;所看到的布匹,色泽的单调和品种不多,青、灰、蓝、黄的几种颜色,人流少也异常的冷清。

那个年代和时期,布匹同粮食等的生活必需品,差不多全是定人定量,凭票证的来供应和买卖;兄弟姊妹的之间,所穿的衣服大多都是,从大到小和上传下接的延续,甚至有的是补丁的摞补丁,即便是过大年(春节)的期间,也少有什么新的衣服;孩童的印记当中,时常看到母亲,为那纳鞋底做鞋帮的布料,做棉鞋所用的棉花发愁;而最有切身的体会,是自己小时候,一到冬天脚后跟就受冻,是那种冻到骨头里去的冻疮,母亲无奈就用那土办法,将那白萝卜切成片,放在炉膛灶灰里的烘烤,然后是快速的拿出来,按在脚后跟的冻疮上,如此反复来回的炀烙,直至那冻疮的逐渐好转,这个时间和过程,还不是一天的两天,那痛楚和难过的滋味,还真是难以的形容。

如今的现在,人们从单一色调的服饰,到品种和花色艳丽的多样化,直至到基本上是,以购置成衣的为主;但那种量体裁衣,布料的短缺和稀少,出入于布匹商店,拉尺、量布和撕布,一系列的动作和声音,有如影视般的情景,画面式的定格和深刻。

 

(待续)

 

                       汝泉追记于2023-5-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