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把保障房变成穷人仓库

(2011-01-04 08:25:14)
标签:

房产

斯蒂格

北京

保障房

公共住房

分类: 地产评论

去年,国家为了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加大了保障房的建设力度,计划完成58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保障房的建设速度也前所未有。今年的保障房建设套数几乎是去年的一倍,达到创纪录的1000万套。中央政府解决住房的决心和态度毋庸置疑。但是,过去的一年中,在保障房建设中也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并予以妥善解决的话,这项最大的民心工程也许会适得其反,变成民怨工程。保障房建设和分配过程中问题很多。例如:选址偏僻,配套不完善;建筑质量差,出现豆腐渣工程;以权谋私,通过权力为自己以及亲朋好友获得保障房;打着保障房的旗号建高档房;总而言之,问题很多。

 

许多发达的国家,在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过程中,也曾经选择过由政府建保障性的住房,并且把这个办法作为一个主要模式。后来发现,在建设过程中和其后的使用中,问题太多,以至于后来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放弃了由政府直接投资保障性住房的做法,而采取通过租金代金券来补贴穷人的住房费用。

 

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的斯蒂格利茨教授对此有过深刻的论述:公共住房计划一直被戏称为“穷人仓库”,这种说法十分贴切。由于无法将穷人完全融入到他们所居住的社区中,因此,公共住房计划有助于贫困循环的长期化。此外,许多住房计划是不公平的,那些得到了该计划提供的慷慨补贴的人幸运有加,而许多收入相同和家庭规模相当的人却根本的不到补贴。而更糟的是,受特定住所束缚的补贴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最后,公共住房的成本偏高,而其质量经常大大低于私人部门所提供的成本相当房屋的质量。我认为,斯蒂格利茨教授的见解值得我们借鉴。否则,会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大规模的豆腐渣工程,若干年后,会在城市的边缘区出现去去多多的贫民区。到那时,再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会付出更大的成本。

 

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解决的方案有很多,由政府直接来操作保障房的建设,弊病实在太多。我们应该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多采用现金的补贴方法,少采用直接建经适房的办法,比如北京前几年建设的大规模的保障房项目,天通苑地区和回龙观地区,在北京的城市发展中都不是成功的案例。一部分人买了以后,由于附近没有好的学校,为了子女上学,把房子租出去,然后又到城里去租房;另有一部分人买了以后,干脆不去住,租出去赚取租金。今后的保障房建设与管理的情况也必然会如此。在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方面,有两个办法似乎更好。第一种办法,给符合标准的居民直接发放租房代金券,让居民根据自己的就业情况和子女上学等情况,自己到租赁市场选择符合需要的住房;第二种办法,对于符合购买经适房的居民,政府直接减免建设与购买中的全部税费,返还购房者的土地出让金,贷款首付和利率减低,如果采用此项的办法,只需政府和金融机构让利,购买者的实际房价不仅不会高于经适房,而且会大大低于经适房,因为土地出让金、税费、贷款利息是购房者的最大负担。居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居住区域。

 

作为国家而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不仅要解决眼下的问题和矛盾,更要立足长远来考虑问题,真正使国家做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不要只挂在口头上,遇到实际问题便忘到九霄云外了。地方政府千万不要成为拆迁政府,地方财政也千万不要成为土地财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