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季羡林先生《留德十年》有感

(2010-08-13 11:20:43)
标签:

季羡林

留德十年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

  我对季羡林先生是非常尊敬的,但老先生的著作却没有读过,只读过他写的散文而已。

  季羡林先生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专家。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化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教授、系主任。作为学贯中西、久享盛名的学者,他对印度中世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文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了贡献。

  以上这段文字系抄录于季先生晚生所写的《留德十年》一书中的介绍。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小西天北京师范大学南门对面的一家叫做“光合作用”的民营书店里购得此书。晚上回到寓所后,通宵达里,读完了季老先生的这本留德回忆录。在季老的那个年代,出国留学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但是,还未见过像《留德十年》这样好的留学记录。季先生年逾九旬时写作此书,但读起来,仍像年青人的热情著作。季先生的这本书每篇都可以独立成为一篇优美的教文,使人置身于其中。书中详细记述了他赴德留学的全过程。先生对细节的观察极为认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幅极为珍贵的画卷。我们不需要影像,脑海中便可浮现出二战期间德国的一座叫哥廷根的小城的场景。先生在那里生活了十年,与导师、房东,一些普通的德国人结下了浓厚的友情。据说,先生在那里与一位德国姑娘有过一段异国的恋情。遗憾的是,先生在书中没有明确地坦露心声。先生的写作既细致又严谨,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情节动人,真是一本好书!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有兴趣的朋友建议一读,领略一下一代大师的文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茶与健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