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初三(下)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7-02-11 17:07:05)
标签:
健康教育时评文化育儿 |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目标
教师方面: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个人素质,构建知识体系,明确教材重点,把握中考方向,扎实跟进指导。
学生方面:调动学习热情,扎实打牢基础,低层确保及格,分争取优秀,改革作业布置,注意训练实效。
三、日常工作:
1、亮出个人智慧。深挖教材,写好教案,注意教学目标的陈述、教学环节紧凑而又突出重点、主问题设计恰当,讲明呈现方式,关注相异构想,注意时间分配。
2、规范集备流程:学情讨论五分钟;主备者备足15分钟;主备提前两天下发教案,提前写好集备记录,思路要清晰,要讲学习目标的确定,说主要环节,强调主问题设置,讲清各环节教师学生活动。包括作业如何布置,检测小卷出什么。语速不要太快。集体讨论。上课那天,好好复案,上完写反思,写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创新,再教设计等,为自己的成长作点准备。
3、作业布置批改
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每单元过关。
4、抓住边缘学生
★盯住优秀边缘----把培养语文尖子生放在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来抓。
(1)
(2)作文重点关注,可采用单独面批面改或是优秀生之间的互批。
(3)阅读采用鼓励学生自己设题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各种题型及答法。
(4)名著让学生互相出题练习,围绕省考纲的范围来抓。
(5)写字上尽量做到美观大方,赢得改卷老师的好感。
(1)确定差生关注名单。
(2)字词上主要练读读写写,统一读,给时间练,重点考。
(3)背诵部分,尽量多背,极个别学生可以划名句,
(4)作文,不能不写,而且保证字数,保证不跑题。
(5)练书写,能清楚,规范。
(6)阅读和文言文也不能忽视,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注意答题方法。
★盯住偏文学生----有很多“数理化英顶呱呱、说起语文稀拉拉”的学生,要及时与之谈心,晓以利害,导之以行。
★盯住问题学生----通过上课、作文、辅导等,有时能发现心灵上有阴影的学生,及时与之沟通。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因为咱们语文老师对任何差生都没有放弃的权力。多烂的学生都不能得罪。
四、主要策略
1、主辅并进,两项穿插---新授与复习并进,名著和作文穿插。
2、化整为零,一周一结。形成体系,专题突破---阅读按文体专题训练
3、依据学情适应复习和模拟考,注重信息调整,关注重点,学会取舍。
五、复习思路与安排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第二轮复习专题精炼,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
1.
2.
①词语过关:整理出重点字词,易错的拼音,常出现的成语、四字词语。不占课时,分散训练,统一竞赛。
②背诵默写过关:寒假时已打印整理出规定背诵段落,开学后利用晨读时间,要求优生全背,差生背名句,竞赛过关。教师提前备课,分册整理出理解运用性默写练习题,出学案卷。并在复习时及时积累错误,再出卷测试。尽量少占或不占课时。
(1)语言积累与运用(具体内容见《导航》和《中考专项训练》);
(2)文言文阅读(以课外文言文为主,结合一词多义整理、断句、翻译、加入诗词赏析的内容);
(3)现代文阅读 进行体裁知识、语段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
1、思路:找传统经典语段进行中考实战演习,提高应试能力。通过查缺补漏,强化学习的目标性和针对性,真正起到模拟的作用。
2、复习要点:
①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②精练精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③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
④作文重点练点题扣压及材料的迁移运用。
⑤名著设计今年新题型。
3、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
教学建议:
1
2.调动起每个语文老师的积极性,大家一起干,能轻松一些。
3.调动起学生学语文积极性,别累坏了自己。
结束语: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复习时应注意“材料在课外,考点在课内”,反对盲目做无数试题的复习方法,强调重积累、运用、能力、体验,提倡注重方法,举一反三,扎实有效、务实创新的复习方法。
六、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表如下:
1周(13—17日) |
期初考试讲评3节,第五单元2节 |
5节 |
2周(20日—24日) |
《曹刿论战》2.5节;《邹忌讽齐王纳谏》2.5节 |
5节 |
3周(27日—3日) |
《愚公移山》1.5节;《诗经》1.5节;写作与讲评2节 |
5节 |
4周(6日—10日) |
五六单元会考与讲评2节;第一单元2节;写作1节 |
5节 |
5周(13日—17日) |
《孔乙己》2节;《蒲柳人家》1节;《变色龙》2节 |
5节 |
6周(20日—24日) |
《热爱生命》1节;作及讲评2节;进小说天地1节 |
5节 |
7周(27日—31日) |
月考及讲评3节;《谈生命》1节;《那树》1节 |
5节 |
8周(3日—7日) |
清明1天《地下森林断想》1节《人生》1节,第四单元 |
5节 |
9周(10日—14日) |
写作与讲评2节,九上九下考试与讲评3节 |
5节 |
10周(17—21日) |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分板块梳理,可以按专题 |
5节 |
11周(24—28日) |
继续第一轮复习 |
5节 |
12周(1—5日) |
劳动节1天;第二轮复习:专题精练精评,点拨互动 |
5节 |
13周(8—12日) |
继续第二轮复习 |
5节 |
14周(15—19日) |
继续第二轮复习 |
5节 |
15周(22—26日) |
测验第一第二轮复习的效果,而后抓好补缺补漏工作。 |
5节 |
16周(29—2日 |
开始第三轮复习,以完成综合训练为主。 |
5节 |
17周(5日—9日) |
继续第三轮复习,辅导边缘生,特别关注差生的动态 |
5节 |
18周(12—16日) |
再次回归课本,给优秀生开小灶,给差生提供语文资料 |
5节 |
19周(19—23日) |
中考模拟考试与讲评5节 |
5节 |
20周(26—30日) |
迎接中考 |
|
21周(3日—7日) |
暑假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