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
(2016-11-10 20:52:52)
标签:
健康文化育儿教育 |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
望秋园 |
电话 |
|
学科 |
语文 |
年级 |
初三 |
邮箱 |
|
||
单位 |
|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
11课《心声》 |
一、教材分析 |
|
《心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 |
|
二、学生分析 |
|
我任教的初三(1)(2)班学生都是农民子弟,其中包括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家庭环境缺乏浓厚的文化积淀,家庭教育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他们的日记和作文流露出来的人文素养亟待老师来帮助提升。《心声》一文的主人公李京京,是一个渴望自由民主的滋润,渴望表现自我的孩子,我相信一定可以唤起班级学生的情感共鸣的。在教学上,务必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得到个性张扬。 |
|
三、教学目标 |
|
1.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 |
|
四、教学环境 |
|
√囗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囗移动学习 |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
|||
根据学校教学设备条件,通过制作PPT课件,用U盘在白板上显示出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步骤。根据“整体性阅读——突破性阅读——探究性阅读”的教学思路,呈现各项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条理有步骤地依次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知识点。开头显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接着显示作者、生字,帮助学生识记;通过展示几个问题引领学生学习互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使用信息技术的预期效果是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努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情商。 |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
|||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
导入
|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学习课文做准备。
|
整体性阅读课文 |
图片与文字搭配,文字为主
|
导学 |
在屏幕展示若干问题 |
突破性阅读课文 |
文字为主,用醒目文字 |
研讨 |
引导点拨 ,答问解疑 |
回答问题、交流个性看法 |
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源 |
探究 |
抛出供学生思考深究的关键问题 |
探究性阅读,解读人物和主题 |
用文字展示问题,配点小图,增加情趣。 |
评价 |
评价学生回答情况,鼓励为主。 |
学生交流思维结果,互相评价。 |
用文字展示小说的主题和写作方法。 |
总结 |
简要梳理教学过程。 |
总结小说的主题和写作方法。 |
用文字展示解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
拓展 |
提供课外阅读文章《弯弯的月亮》及其训练题。 |
巩固性阅读,拟出阅读中获得的启示。 |
布置作业,拓宽学习视野。文字与配图。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