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当堂检测与即时评价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前库勒小学校
黄海波
摘要:本文论述了小学数学当堂检测的准备,实施过程中的原则把握,以及检测后的即时评价应包括的具体操作环节。
关键词:当堂检测,准备,实施,评价,强化
基于“学测评”教学模式要求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共有五个环节,分别是复习导入、自主学习、自主练习、当堂检测和评价总结。当堂检测和即时评价属于第四、五个环节。我作为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最早的一批实验教师,同时也是“当堂训练的研究和实施”课题组的首批参与实验教师,运用学测评三元教学模式,实施当堂检测,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总体感受而言,教师课前的教学准备较以前更细致一些,既要有教学案,也要当堂检测卷,对于课堂上当堂检测没过关的学生还要跟进辅导,教师的工作量多了不少。但体现在教学质量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每一节课,在检测之后,我都可以准确知道哪几个学生在哪些具体知识点、能力点的掌握上有欠缺。有的是属于学生脑子里当堂有点“小弯”没绕过来,可能课堂上通过一对一的点拔马上就明白了了;有的确实属于重难点,接受速度慢就掌握得不准、不快,需要课后教师再加点“小灶”;也有的属于教师在自主学习环节的引导、精讲不到位或者教学准备不足,这方面既需要教师马上调整教学方案,更要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修改“教学案”,以期在今后的同题教学中加以改进。
下面结合本人实际教学工作谈一谈在小学数学中当堂检测的实施。
一、当堂检测前的准备。
(一)做好检测前“自主学习”和“自主练习”两大环节的实施,力求使当堂检测水到渠成。
直白地说,当堂检测就是一种随堂考试,这里切忌前几个教学环节过于随意,甚至直接进行“考试”,发现考的效果不好了再回过头来重讲。或者即使前几个环节认真进行了,但检测的成绩仍很差。这如果排除检测试题难度超常,都应视作课堂教学的失败。
当堂检测虽然是课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既不是唯一环节,也不允许其他环节为其“服务”,它是和另外四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个部分。我们把它看作是“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的一个环节,但同时也学生收获成果、展示成果的一个环节。到了这个时间段,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辛劳,他们应该学有所成,应该带着成功的喜悦,而不是充满沮丧。让80%的学生学会80%的内容,这是一个最低标准,也就是让大多数的学生当堂都要学会本节的基本内容。实施当堂检测,要落实两个80%的目标,把它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当堂检测试题的准备。
学测评三元模式中的当堂检测仅指第四个教学环节的检测,不包括之前进行的复习、练习或提问等。它是课堂临近尾声时的一个“综合检测”,我们把既把它看作对学生本节学习内容的一次全面考察,也把它当作是学生一份作业。事实上,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课题实验,通过教学模式改革,能根本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每个个学生当堂学会或是当天学生,然后不用把作业本再背回家,从而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这份检测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题量适中。
要求学生可以在10到12分钟之间完成的量,少了可能遗漏应该考查的知识点,多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当堂做不完。
2、基于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如果我们把一节课的学习比作要教给一个孩子走路,那么就该知道,不要让孩子刚学会走就想让他跑,他以后跑的机会长着呢。所以当堂检测的内容不要着急拔高,原则可以归为“体现重点,不体现难点”
3、题型丰富,多方训练。
当堂检测必须区别于“自主练习”,自主练习往往紧跟例题,模仿性很强,大多来源于教材中的“做一做”,当堂检测不能再限于这个层次,要用各种判断、选择、应用等形式考查学生。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新知,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强调的是,这里仅指题型方面的变化,而非指难度的加深。
4、试卷的形式。
检测卷要避免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而在形式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充满激励,同时在试卷上留有他们自我表达的空间。
比如,在试卷的开头写上一些鼓励的话,在末尾留给他们写话的空线。
二、当堂检测的实施。
在实验之初,我们的当堂检测往往存在很多问题,最大也是最典型的问题就是题做不完,有时甚至还没来得及检测就已经打下课铃了。然后老师就把检测卷发给学生当作作业了。如果教学预设中有这样考虑(把检测当作作业)尚可,如果不是,必须说,这样做完全失去了当堂检测的意义和价值。不是当堂,没有了时效性,失去了第一时间的学生趁热打铁和教师的当堂“算账”,发给学生课后做的检测就不是当堂检测。
(一)解决好时间安排问题。
保障当堂检测的时间,就必须保证前几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合理安排,正常进行,决不拖沓。以前教师上课还是相对随意,缺少精准的控制时间观念,一堂课能讲三页讲页,讲不了三页讲两页。能做几道题算几道题,做不完反正还有下节课。正是这种粗放式的课堂教学使教学效益得不到保障,使得我们的课堂“少、慢、差、费”。学测评教学模式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有相对精准的教学时间预设。
(一)复习导入
|
2-3
|
(二)自主学习
|
8-10
|
(三)自主练习
|
8-10
|
(四)当堂检测
|
10-12
|
(五)评价总结
|
3-5
|
教师有了控制时间的心理准备,经常这样做,控制课堂教学时间的能力就会大幅提高。当然,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允许当堂检测在超40分钟的情况下进行。
(二)学生独立答题与合作答题。
检测是考试,因此一般的情况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有的教学内容从课堂伊始就始终依赖于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或过于依赖教师的扶持,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在检测前就预设为题目允许学生互助或查阅资料等。应该独立还是合作,考前教师必须明确要求,不可模棱两可。
(三)巡视关注。
在学生答题时教师的巡视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教师掌握学生答题情况,随后进行评价和订正,进行强化训练的依据。
巡视时教师要带着较强的目的性看,重点看哪些学生,看哪些题目的情况,都有有针对性。如果看得没有方向,浪费了时间,还得不出什么结论来。
有的题目在预设时可能就考虑到学生完成得会不好,同时这又是体现教学重点的题目,所以这种题目要看到。不怕学生答错,要看清学生为什么答错,他们发生了什么样的理解障碍。
必要时,要对学生随时随机进行指点,尤其是对那些中下等生。当堂检测组毕竟不是学校的期末考试,归根结底它还是一个课堂学习环节,我们要记得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他们学会,这一点,教师要辩证地理解好。
三、当堂检测后的即时评价。
无论是“当堂”也好,“即时”也罢,宗旨都是希望把问题在当堂立刻解决,强调一个时间原则。所以评价反馈要尽量在当堂课上完成。
(一)及时批改,给出成绩。
学生做错了题,老师不批出来,他们是很难自己发现的,即使采用“对答案”或讲评试卷的方式,他们也会由于惰性等原因不会注意已经做错了题。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及时批好学生已经完成的题目。有时,由于学生仅仅因为马虎造成的错误,教师批后,学生往往自己就能马上进行订正。
批改的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批,也可以采用学生互批,学习小组组长代批等。
(二)情况总结。
要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总体的评价,这个要体现出激励的原则,使学生有成就感,不要因为学生少数或多数完成就恼羞成怒,严加斥责。
(三)结合检测题梳理回顾本节知识体系,特别是教学重点。
(四)提出学生出现的易错题,析清原因。对这种易错题,一般课前教师应该就已经考虑到了,通过检测只不过现场印证了一下。当然也有的时间比预想的要更好或更差。
(五)要求学生进行订正。
(六)进行模仿的变式练习进行强化训练。
我校的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参照模板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我们认为这种模式在现阶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适合我校的校情。在结合实地情况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困难和问题,我将与课题组成员一道努力探索同,这课题研究早日取得成果不断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岳冬,实施方案与总结选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3
2.吴岳冬,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成果。[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3
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版)》。
4.中国基础教育文献资源总库。 http://home.cenre.com/zongku/zongku/
5.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http://xiaoxue.ruiwen.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