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50428:相比陪伴ADHD的孩子,上班反而是让我更放松的生活
(2025-11-05 13:28:18)| 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听友
倾诉者说:
我是一个非常累的妈妈,感觉被ADHD的孩子耗光了所有的能量。
我有2个儿子,大儿子12岁,上初一,上小学2年级的时候确诊了ADHD,已经5年了。小儿子5岁,上幼儿园中班。
我一直在上班,就去年6月份辞职在家呆了大半年,今年开年我出去上班了。
我目前42岁,感觉我这40多年的人生都比较顺利,学习和工作都还不错,除了老大的养育和教育,真的太难了,太消耗人了。
他从幼儿园开始就是老师经常投诉,找家长,那时候我们以为是孩子调皮,就给老师送礼。后面上了小学,就是谁碰到他了,他一定还回去,就是绝不吃亏,哪怕别人是不小心的。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印象特别深刻,数学老师在10.1期间每天找我,说孩子在学校总是大喊大叫,严重影响老师上课,那时候我们就带孩子到处去看,然后是2020年疫情解封后我们就带去医院做各种检查,同济、儿童医院、省人民的专家号都看过。都有说多动症。后面做过行为训练,感统训练,沙盘训练,反正好几年我带着孩子到处看,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知道往后的人生会不同,事业上也不敢有多的追求。
孩子的情况就是除了分心、学习困难、考试困难、情绪问题这些一直存在,然后还有情绪问题,小学低年级是大喊大叫影响老师上课,每天回家大哭,后面做行为训练后回家大哭的情况有改善。
再后面是跟老师顶嘴,对立违抗,也是好几年,学校老师受不了。
5年级的时候换班主任,接受不了他,要求我们陪读,后来6年级我们把他转回老家去读了一年。
初中又转回来。他成绩很不好,不爱学习,执行困难,每天迟到,一个星期洗一次澡,刷一次牙。每天都喊好烦,喜欢玩手机,对现实世界的一切都不感兴趣。非常难沟通,几乎没办法沟通,不能催他,不能说他,不能提醒,只能表扬,每天要我哄,不知道怎么哄,好累,每天要搞一次耗光我的能量,不顺着他,他就大喊大叫,又担心邻居的投诉和对小宝的影响。
我对他的学业已经没有要求,只希望他不要消耗我就行了。拖着他走了5年,我实在是走不动了。
现在我只想逃离他,不想面对他。他一闹我就会觉得腹部发紧,就是无法放松的那种感觉,经常失眠,因为他每天晚上睡前都要找我闹。
爸爸对孩子的态度,最开始的几年他一直不愿意接受的,一直说是我的问题,每次孩子一闹他就指责我,我是腹背受敌,特别的无助和孤独。
这1-2年爸爸的态度稍微有改变,不会那么频繁地指责我了。但是孩子还是主要是我在管。
索引条目:
1、ADHD的孩子自身的情绪化,社交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生活困难四个方面导致孩子内在脆弱多变。并不是孩子本身不想好,而是因为神经系统地质分泌紊乱、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导致孩子遭遇到的挑战太大。
2、有些多动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和环境改善,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跟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等重要。
3、每个ADHD的孩子家庭中往往是母亲陪伴更多,导致母亲个人耗费更多,苦不堪言,要谨防妈妈因过度透支导致的家庭失衡和个人身体状况。
4、每个ADHD的孩子家庭中往往是母亲陪伴更多,父亲在外打拼,压力在于赚钱为孩子后路做准备,所以父亲的压力体现在工作上,往往不易被人察觉。
5、每个ADHD的孩子家庭中父母系统,延伸到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这一层面的系统,两个系统彼此深度支持---生活,工作,精神,心理各层面的支持系统,尤为很关键。
6、陪伴孩子每个ADHD孩子的母亲(父亲),是隐形的需要被关爱者和支持者,因为母亲或者父亲身份角色,导致人们误以为父母付出多少都是理所应当,而忽视她们的辛苦疲累,日积月累下她们的问题更值得关注。
7、教育和学校层面还需要细分,应细化到对每个特殊孩子的特殊教育,有相对合理化的特殊学校或班级分类管理和教育教学,而不是把类似ADHD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都混杂在一起办学,这实际上是极其懒惰的不作为,而痛苦都由家长、学校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在分担。
8、每个红尘生命的内在空间是有限的,需要身边支持系统持续有效的支持和托举,这对于每个ADHD的孩子家庭务必重要。
9、早发现早治疗,积极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对于每个ADHD的孩子特别关键,愿父母、社会和教育工作者能多多关注特殊生命状态的小生命们。
10、陪伴每个ADHD的孩子的父母,要主动向身边人敞开,清理,其他人的聆听、懂得和托举对于她们极其重要和迫切、
11、每个ADHD的孩子家庭中往父母的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始终是面对一起困难的压舱石。
12、并不是只有表扬赞美才是安抚ADHD的唯一良药,而是在情绪有苗头的时候,对孩子的聆听和懂得特别关键,特别是情绪化表达后面的渴望,需要,期待,心情……能被抻开,看到,然后表达和互动,这是父母都需要提升的能力。
13、让每个特殊状态的孩子及其家庭有尊严,有保障系统支持下的生活,是所有人都要一起努力的事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