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你的当下,正在被过去和未来绑架(陈漫初胡慎之)

(2025-07-18 11:07:59)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过去和未来,

是最缥缈的两个词。

然而,我们往往寄存了太多东西在过去和未来中,以致于无法活在当下。


01 过去如何影响着现在


当下是由过去每一个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经历组成的。

无可否认的是,我们总是按照这个熟悉的行为模式去为人处事。因为在潜意识中那才是我们熟悉的相对安全的区域。所以我们在不断地循环一个模式。

小欣(化名)婚姻生活并不顺利。

她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好的妻子,事无巨细,安排妥贴。但她丈夫显然不这么认为。当她每次要嘱咐一些事情的时候,她丈夫总是沉默或者敷衍,而这沉默敷衍让小欣受不了。

她心里有很多很多的委屈和愤怒:我为你做那么多,你为什么还是这样的态度。

所以隔三差五,家里总会吵上一架,其实基本上都是小欣“发起”的争吵。争吵很激烈,有时小欣还会有摔碗摔东西。

每次争吵之后小欣又会觉得很内疚,其实丈夫并没有做什么,只是说,自己挑起的争吵好像都只为了确定被看见而已。所以她对自己无缘无故挑起家里的战争,而且自己在争吵中的不理智行为感觉到很内疚。

而她也越来越不安,害怕丈夫会因此离开她。

在这不安下,又吵了很多次。

如此反复,双方在这段婚姻里,可算是筋疲力尽了。

时间久了,她觉得不对劲了。这样的场景越来越熟悉。

直到有一天,她回家看望父母,她得出了让她震惊的答案:

她跟她丈夫平时相处中一些的行为习惯跟父母的一些行为相似度高达80%

小欣母亲是一个为家里张罗前张罗后的忙碌妈妈,而父亲情绪并不稳定。基本在妻子唠唠叨叨家里的事情时,都是沉默。有时候情绪忍不住了就会脾气大爆发,对妻子大发脾气,有时候也会因为工作不顺心,回来看到孩子不省心,对小欣发脾气,而父亲发脾气的形式只有一种:破口大骂,会摔东西,情绪激烈时会叫对方滚。

当父亲情绪平静下来,又会觉得难以面对妻子孩子,总是低头不敢直视又或者尴尬沉默。

可以说,小欣从一开始谈恋爱就刻意避开跟父亲类似的人,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成了跟父亲相似的人。

但同时,她又是跟母亲在婚姻里的角色类似,操心家中事务。

也因为,小时候因为父亲情绪不稳定时的表现,她始终觉得自己是可以被随意丢弃的,是毫无存在感和价值感的,是不被爱,不值得被爱的。于是,她需要不断地反复确认,她极度需要被看见,特别是被丈夫看见。

这些过去的经历,都深深刻在小欣的潜意识中,从而影响着当下她的婚姻。

不管你有没有察觉到,你的过去正深深影响着你的现在。

不管是你最初接触到的原生家庭,还是你过去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甚至小到一句话,其实都印在你的潜意识中。

所遇到的人和事,你都会有所感受。

这些感受也许是你未曾觉察的,也许是很强烈的情绪反应。

而当下你遇到的人和事,也许会有某部分跟你的过去重合,

这某部分,也许是唤起你相似的情绪反应,也许是你惯用的一套处理方式,又或者,是从原生家庭中传承下来的模式。


02 对未来的焦虑


过去影响着当下,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其实,未来同样影响着当下。

正如小欣,她对未来还未曾发生的“被抛弃”事件是有焦虑的,一方面她害怕这件事的发生,但另一方面,她也在“促使”这件事的发生。这样她就踏实了。毕竟,这件事是否发生还在她的掌控之中。

假如丈夫抛弃她,更印证她潜意识中的【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我就是迟早被抛弃的】这些想法,但其实这件事的发生也是在她的掌控之中。

假如她一直闹丈夫一直在,她会一直惴惴不安,因为潜意识中的想法一直在叫嚣。而这件事一直并没有发生,也许应该换句话说,这件事还没有发生。

现实和潜意识的斗争,以及对未知的恐惧和不安焦虑种种情绪,会让她更受不了。

当吵完架之后,她会觉得更痛苦更内疚,明明自己并不想被抛弃这件事的发生,但好像因为不安和焦虑让她愈加陷入一个泥潭,无法挣脱。

她无法活在当下,她的当下都是被过去和未来束缚着。

未来,就是对未知的焦虑。

未知代表着不能控制,这种无法控制的感觉会让人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无力感,焦虑不安和无力会让一个人处于一种类似于“疯了”的状态,时刻惴惴不安,等待着未知的到来。

这个等待的过程中的众多复杂感受才是让人最无法忍受的。

于是,我们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未知的结果统统掌控着。

因为相对于是未知而产生的炸弹效果,人往往会更接受是自己“已知”“掌控”中的结果。

但是,事实是,

如果一直处于对未知的焦虑和恐惧中,

是没有办法活在当下的。


03  过去 / 未来 ≠当下


过去的每一刻组成了当下,

而当下,成了未来的过去。

总是在循环中完成了当下的生活,

总是在焦虑中让当下变成了未来的过去。

人生就是一个循环。

如果不成长,就会一直困于过去和未来组成的困境中,无法逃脱。

这样的人生就是一个死循环。

如果没有觉察,那过去的模式和对未来的焦虑,这些恐惧就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如此循环反复,直到筋疲力尽。

过去和未来就像两个包袱,被寄存在了当下。

不负重堪,无法真正活在当下。

我们能做的是,觉察成长,丢掉这两个包袱。

当发生一件事情唤起你强烈的负面情绪时,

你可以去看看,当下有哪部分是跟过去相似重合的。

你可以问问自己:

这种感觉是否在哪里遇到过?

这是种怎样的感觉?

这是我惯有的模式吗?

如果我尝试不一样的方式,会怎么样?

......

跳出旧有的固定的模式,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尝试新的方式,用新经验刷新过往不好的体验。

如果一时半会做不到,没关系。

可以多试几次,问自己这些问题,积攒力量去成长。

当你对未知和未发生事件很焦虑时,

你可以问问自己:

我这焦虑从何而来?

我在害怕什么?

我可不可以做点什么?

这种未知,真的可怕吗?

最好的结果和最差的结果是什么?

......

这也是一种把未知变成你认知中的已知过程。当你能看清自己是在焦虑恐惧什么的时候,你就能更好地去接受这些结果。

不管是在过去的模式里,还是在对未来的焦虑恐惧中,

都可以尝试体验一下这种感受,和他们待在一起。

能去体会自己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和对自己的照顾。

写在最后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一段话:

“因为我既不生活在过去,也不生活在未来,我只有现在,它才是我感兴趣的。如果你能永远停留在现在,那你将是最幸福的人。你会发现沙漠里有生命,发现天空中有星星,生活就是一个节目,是一场盛大的庆典。因为生活永远是,也仅仅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刻。”

活在当下,意思是活在当下的每一刻,去体验感受每一刻,好的不好的,这些感受都是你的。

生活也是你的。

         当下也是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