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笨拙的父亲如此执着地爱着你(12期学员鄢群——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5-07-16 12:34:45)分类: 亲子关系 |
一位正在读研的女孩打进《今晚我和你》节目的电话,跟亚新老师诉说父母关系尤其是父亲对她的影响,她说她在感恩父母的同时不认可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尤其是对爸爸,甚至因此抗拒婚姻,对男性不满。
父亲是女儿人生中的第一位异性,对女儿一生尤其是和异性关系的影响之巨大之深远,不言自明。但是每一位父母又何尝不是来自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父母,父母成为怎样的父母又很大程度上受到自己的父母和亲子关系的深刻影响。
所以我们要承认并接受一个真相——我们越是认识和强调父母如何深刻的影响到孩子,我们就越要认识和接受父母的局限性,在成为怎样的父母这件事上,每一位父母的自由度其实非常有限,并非想做好就能做好的,常常都会知道却做不到。这也正是每个人都需要进行生命成长和蜕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否则我们就在一代代的代际传承中被动地活,被“复印”却难以创造性地活出自己。
明白了这一点,回到这个个案上来,既然是女儿参加节目寻找出路,那么说再多父亲如何影响女儿的亲密关系模式或者父亲如何当一个好父亲都无济于事,可能还会固化我们的外抓模式。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成长自己才是正途。
听着这位女儿的讲述,我想到了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课堂上的一幕幕场景。
在“连接生命源头”的课堂上,来到现场的学员和父母都会做一个心理距离及移动的体验。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模式的呈现,但是无一例外的,孩子都跟父母之间留有很大的空档,距离之大移动之难,每一个孩子都一样。
但是有一次,亚新老师倒过来,做父母跟孩子的心理距离及移动的呈现,也就是孩子站着,父母移动,结果在场的三位父母都像百米冲刺一样,在眨眼间就到了孩子身边,抱住孩子,孩子们倒是有些错愕和不自然,其实一个女儿直接对健步如飞的父亲抗议:也不管我受不受得了!一位七十高龄的妈妈就像燕子一样兴高采烈地张开双臂将四十岁的女儿直接揽入怀抱,女儿却一脸的嫌弃和无奈。
每个家庭都是一部历史,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书,课堂里的呈现只是截取了一个横断面而已。但每一个画面都让人震撼和感动——在亲子关系中最不合格的父母,跟孩子之间也是没有阻碍的,因为他们一定都拿出了自己可以拿出的百分之百。
课堂里的父亲们总是格外地打动我。在情感连接尤其是与孩子连接这件事情上,先天不足的父亲总是显得那么的笨拙和迟钝,就像一只根本没有后来居上希望的乌龟,跟在两只敏捷灵巧的兔子后面执着地爬着,不管遭到怎样的嫌弃、怨怼和嘲笑,但永不放弃。
我曾经在自己的作业里专门致敬了一位在此起彼伏的善意的笑声中在椅子上站了几十分钟的父亲。
这位穿着白衬衫、戴着眼镜的父亲,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充满了浓浓的书卷气和十足的领导范,作为点缀其间的极少数几个男人之一,与满屋子叽叽喳喳的女性所主导的氛围感格格不入。而且在做家庭雕塑的时候,他作为控制型父亲的代表,高高地站在椅子上伸直手臂指向前方,一动不动地站了至少半个小时,亚新老师问他累不累,他说:人生就是这样!引来满堂笑声;问他要不要下来,他说:一切听老师的!又是一阵哄笑。
这是一个怎样强大且可爱的不失赤子之气的父亲,让人敬佩心疼和喜欢!在我们武汉雅心团队里这样的父亲还不止一个。
有一位父亲,为了儿子,从黄石匆匆忙忙、懵懵懂懂地直接走进39期第二次课的课堂。当时作为孩子代表的一个来自荆州的小丫头被一群着急焦虑的父母围在中间,父母们都想走近孩子却不得要领,这位满头大汗、有些手足无措的转了几圈之后,突然拿起一瓶水,使劲地伸长手臂,试图递一瓶矿泉水给孩子解渴。我不记得那瓶水到底递到了孩子手中没有,那一片嘈杂拥挤中,这位身形巨大的父亲和这个行为形成的巨大反差在那个夏日击中我!
还要一位让我想起就忍不住微笑的可爱的父亲,和儿子之间因为一台淘汰的旧电脑发生了冲突,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儿子连自己不再用的一台旧电脑都不舍得送给亲戚家的孩子呢?亚新老师在现场将这个个案用来呈现头脑固有模式下亲子关系是如何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的。但是一通排列加讲解后,他还是诚实地一脸懵圈的样子,亚新老师还想进一步呈现的更加清晰,突然间他无比真诚地站起来,鞠躬感谢亚新老师的辛苦讲解!他看不到那个在意自己的隐私、珍惜自己的回忆、维护自己的界限的儿子,但是他却能感受感动感恩眼前这个老师的满腔赤诚和辛苦。那一刻,我也被他深深感动了!
这样的父亲代表和感人场景还有很多很多。在红尘世界他们都是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但是为了孩子,愿意脱下华丽的袍子,放弃钓鱼、品茗等社交休闲,在一群动不动就哭动不动就笑的人群里一坐一整天,还要将自己驾轻就熟、训练有素的一身好本事都放下,就像旱鸭子学游泳,蒙上眼睛开车一样,从受人仰慕的精英“沦为”被“嘲笑”的“学渣”。
每次看到团队里的这些父亲代表,看到他们无比真诚又笨拙的样子,被孩子折磨得死去活来,就是无法如孩子期待的那样“开窍”,给出恰如其分的爱,但是依然无怨无悔地折磨着孩子也被孩子折磨着,我都在想,当他们的孩子有一天真的有能力撕下父亲的标签,看到了如他们一样渴望着被看到被肯定的内在受伤小孩的父亲,也看到那个被称为父亲的本质生命,无比笨拙其实已经给出了自己的全部和所有,那就是最好的爱,他们一定会幸福又羞愧地跪在父亲面前,双手顶礼接过认领这一份厚重的恩宠吧!
我也在想,父亲们的笨拙,可能正是因为这一份父爱实在是过于深沉和醇厚,所以需要这一点点极其可爱的不完美来平衡亲子间施与受本就天然的不平衡,作为对孩子的小小考验和亲子间的通关游戏吧?
愿天下父亲都有托举孩子的“爸气”,也有被孩子看到、与孩子连接的福气!也祝福这位女嘉宾能够练就一双穿越标签看到父亲的慧眼,拥有那表面粗糙却深沉绵长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