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主播亚新
主播亚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43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拯救者还是拖累症患者(12期学员鄢群——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5-04-15 21:48:47)
分类: 婚恋关系


已经是第二次在《今晚我和你》节目里听到这位男嘉宾的故事,原本是英雄救美没想到是救了一个“渣女”的故事,故事狗血到可以拍两季都市情感剧,第一季的结尾是英雄男主创业失败,债务缠身,为了保护妻儿,跟妻子办理了“假离婚”,没想到妻子又有了第N个出轨对象,并将他扫地出门。心灰意冷的他在楼下望着家里的灯火,怆然泪下,打通了亚新老师的电话。

这个女子够心狠的吧!而且还忘恩负义,听听男主自己怎么说的吧:07年我弟去世,我放弃了考研,第一时间想到年迈的双亲要赡养,我毅然烧掉了书籍,烧掉了所谓的理想,迎来人生的一个转折。早年的读书生涯,我知道了士农工商,商为行贾者,早年不齿的行当,毕业后成了我的职业,我觉得来钱快,赡养父母容易。老妈在我毕业的第二年,走了,带着痛苦,带着遗憾,带着她对这个世界所有的理解。操持完丧事,我回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上海,那个著名的世界繁华之地。我无心工作,心里全是思念,我选择了上网,认识了前妻。前妻正在闹离婚,带着一个儿子,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这个世界最平凡最伟大的爱,想起了一下刚刚失去的归途,我说我来帮你吧,在前妻离婚后,带着她的儿子,我来到了广东,空降成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家庭的顶梁柱,那时候,觉得生活好难,还好我顶住了。后来,我们的孩子出生,她的孩子因为抚养权问题,被前夫抱回去了。和我生活了两年,事情发生后,圈子里才风风雨雨,才知道孩子和我的关系。前妻因为这个事差不多疯了,我向公司商量,我每天提前半小时下班,陪伴,调整,半年后,对方正常了。

至于这二十年间的男主多次被绿、自己也出轨报复等诸多狗血剧情就不多说了,总之这位男主是有情有义有担当,女主则不懂珍惜无底线。典型的好男配渣女的剧情,第一季的结尾对于男主也算是一种放过和解脱吧?但是人家偏偏不愿剧终,重振旗鼓赚钱,每个月万元生活费养家,这次打进电话是因为:回去看孩子,孩子叫我爸爸,高兴地说,爸爸,在我家吃饭吧…,我泪流满面。半生沉浮,为了幸福而来,为什么这么对我?

第二次再听他的故事,我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农夫与蛇的故事总是有的,但是十年被蛇咬,依然不转身,这个农夫到底是太好还是有病呢?

确实有一种好人病,在心理学上叫做“拖累症”,这种病往往就是在关系中有一个不可救药的“坏人”和一个非要拯救这个“坏人”的“好人”,也就是一个人对某种“坏”东西上瘾,而一个人呢,就对这个“坏人”上瘾,看上去是一个“好人”被一个“坏人”拖累,总是抱怨,但是又总是放不下离不开。是不是像极了这位男主?

《爱是一种选择》这本书非常详细地讲解了拖累症。拖累症是一种潜意识的“对人、行为、事物的沉溺”。当一个拖累症患者的沉溺对象是另一个人时,他们之间就形成一种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拖累症问题首次引起注意是在心理咨询人员帮助酗酒者和他们的家人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酗酒者在成功戒酒之后,他们的家庭却在一年内相继破裂。也就是说酗酒者的家人已经完成适应了酗酒者酗酒的生活,甚至连对生活的认知方式也完全迁就酗酒者,虽然他们看起来对于酗酒行为深恶痛绝,想尽一切办法让酗酒者戒酒,但是当他们的期待实现后,他们反而适应不良导致家庭解体。

酗酒者依赖酒精,其家人则依赖酗酒者酗酒的生活。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观察一下,这种现象司空见惯,比如一个父亲是酒鬼的女人发誓不会嫁给酒鬼,但是她又一次次被类似的人吸引,即便不是酒鬼,也会是家暴男或者工作狂。研究拖累症的团队认为拖累症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每个人有1/4的机会遭遇拖累症带来的问题——离婚、人际关系障碍、滥用药物、强迫行为、情绪问题等等。最糟糕的是,拖累症患者会代际遗传。

在此书的第二章列举了拖累症的十个特征,一是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强迫行为,除了酗酒、吸毒、性瘾这些负面行为之外,过度沉溺于工作,对金钱、名誉、权利的过度追求,都属于此列;二是受缚于原生家庭而倍感痛苦;三是自我评价和成熟度通常较低;四是认定自己的快乐取决于他人;五是对他人有过度的责任感;六是处理依赖和独立的关系时表现得不稳定、缺乏平衡;七是善于否认和压抑;八是对于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忧心忡忡,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改变它;九是拖累症患者的生活非常极端,在关系里忽冷忽热,情绪化严重;十是无法放弃不断寻找生命中欠缺或失去的东西的愿望,也就是处于一种极度的饥渴和外抓的状态。

从这位男嘉宾两次节目所提供的有限信息中,除了第三和第七点无法确定之外,其它八点几乎全中,尤其是为他人负责的拯救者情结。他人生第一个转折是07年弟弟去世,他放弃考研,选择从商,因为他觉得从商赚钱快,赡养父母容易。这其中的逻辑实在经不起推敲,那这么多的独生子女都不能读研也不能选择经商之外的职业,否则就无法赡养父母了吗?但是头脑灵活且受过高等教育的男嘉宾为什么要用这种放弃理想放弃追求的自我牺牲的方式去孝顺父母呢?

事实是,他定居在广东,鳏居的父亲因为翁媳关系不和一直在湖北老家独自生活。

他的第二个重大人生选择又“甩锅”给了母亲,08年母亲去世,他在网上认识了正在跟前夫争夺抚养权的女网友,于是将对母亲的心疼和怀念投射到了网友身上,从上海空降广东同时做了丈夫和父亲。十几年后他每每说起依然会为自己的壮举感动,也确实挺令人感动的,但是“英雄救美”的壮举暴露出他的内在人格依然停留在一个小男孩的阶段,因为一个孩子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对母亲的情感完全认同又能力不足,只能以“献身”这种极端的自我牺牲的方式妄图满足和拯救母亲。这是一种极不成熟和健康的爱的表现。

一个成熟健康的男性寻觅配偶一定被“美人”而不是“病人”所吸引,一段健康美好的亲密关系一定是始于彼此相爱的双向奔赴,而不是出于单方拯救的紧急空降。

当然,我没有任何指责和批判这位男嘉宾的意思,更不是要否定他十几年的承担和付出。我只是想给出另外一个视角,希望他能从受害者之外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好”,问问自己,真的需要借助前妻不可理喻的“坏”来衬托自己匪夷所思的“好”吗?所有的牺牲和忍受所为何来?

他困在这个困局里已经太久了,他们夫妻还有两个孩子,孩子一天天在长大,父母之间的这种纠缠和闹剧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不难想象吧?父母没有面对和转化的功课一定会由孩子来继承和承担。

荣格说:你未觉察的潜意识决定着你的人生,你却将其称之为“命运”。这位嘉宾的前半生已经掉了一个大坑,衷心祝福这位嘉宾能进行自我探索和成长,真正开始人生新篇章。最后跟这位嘉宾分享一首诗《人生五章》:

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掉了进去。

我迷失了……我绝望了。

这不是我的错,

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来。

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假装没看到,

还是掉了进去。

我不能相信我居然掉在同样的地方。

但这不是我的错,

我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出来。

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儿,

但还是掉了进去……

这是一种习气。

我的眼睛张开着,

我知道我在哪,

这是我的错。

我立刻爬了出来。

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绕道而过。

我走上另一条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