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去世9年,我才看清:我和母亲的不幸,都源于错位的爱(思卓之源)

(2025-03-20 16:10:13)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我们的任务是在这个非我所愿的复杂混沌的时刻,

展示自己最好的品格和行为。

愿我们的智慧和风度同行。”

父亲去世9年后,我才看清:原来母亲的在用另外一种方式,让父亲活着。

父亲离开的这9年,我仿佛是瞬间长大的。

但这种长大的方式,让我接下来的人生,都变得很沉重。

那一年,我17岁,弟弟才11岁。

一场事故,带走了父亲,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同时也带走了母亲的灵魂,也逼着一个孩子瞬间长大成人。

母亲本是一个温柔持家的女人,但父亲去世后,她忽然变得像个孩子。

一个做菜不会关火、洗衣服不会晒的“生活白痴”,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大小孩”。

而我,看着这个失魂落魄的母亲,虽然我内心也很难过,但我只有母亲了。我怎么忍心责怪她......

小佳平静的诉说着当年的经历,但我能看到她眼里深藏的泪水。

她时常安慰受伤的母亲,对她说:“妈妈,别怕,我会替爸爸好好照顾你。”

小佳这么想,也真的这样做。

自父亲走后,家庭的重担小佳很自然地接了过来。

早起给一家人做早餐,然后带着弟弟去上学,晚上回来买菜做饭,收拾完了家务再做功课。

她不敢离母亲太远,所以大学就选了同城的学校,毕业后就在当地工作。即便她如此小心翼翼,还是会时不时收到母亲又“闯祸”了的消息。

每次她急匆匆地从单位赶回家,还没说什么,母亲已经痛哭流涕,抱着她,反复说着“是我耽误你了”、“我还是早点下去陪你爸爸好”······

甚至,每年母亲生日或者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她都会以父亲的名义送母亲礼物。

仿佛父亲从未消失过。

直到有一天,弟弟跟她说:“姐,你要不要去看看医生”?

她觉得莫名其妙,好好的,看什么医生。然后弟弟转身给了她一面镜子,她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泪流满面,而她浑然不知。看着镜子里那个狼狈、冷漠的自己,她吓了一跳。

怎么会这样?我不是挺开心的吗?我在哭什么?

那面镜子如同一次对内心的关照,她好像看见了内心的另一个自己:她在哭诉、在委屈,她让自己看看这9年都是如何度过的?

没有朋友、没有娱乐、没有谈过恋爱,她扮演着一个不会累的超人,入戏极深。以至于内在的自己呐喊了这么多年,她都充耳不闻,沉醉在自我牺牲的成就感里。

直到那面镜子逼她面对真实的自己,她才恍然听见一个声音:

你睁大眼睛看看仔细,母亲真的变好了吗?你真的因此快乐吗?

这时,小佳脑中才突然浮现了那些不和谐的细节。

比如有一次她不小心丢了一件父亲的旧衣服,母亲歇斯底里骂她不孝,一定要她找回来;

比如每次她送的礼物,母亲其实都没有真的用起来;

比如经历这些场景的自己,握紧拳头浑身颤抖也不肯落泪的画面······

这个家根本就没有变好,母亲还“病着”,自己“病了”却不自知。

牺牲了这么多,母亲和她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

意识到这一点的小佳,终于第一次大声哭了出来,这些年,自己到底都做了什么,到底还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个家重新活过来。

其实,当她试图去承担父亲的责任时,一切就都错位了。

我们很多的家庭关系矛盾,皆是源于——家庭序位的混乱。

替去世的父亲爱妈妈、做好爸爸;

替妈妈去爱弟弟妹妹,做个好妈妈;

替早夭的兄弟姐妹承担痛苦,自我折磨;

甚至在你的潜意识里,还想承担祖辈们的不幸;

我们通过承担,来表达对家庭的忠诚。

这种错位、扭曲的爱,放大了自我牺牲的成就感,来压制内在的自己真实的渴望。但爱的作用远没有你想象的强大,当爱无法承担更进一步的索求,家庭关系也将面临崩盘。

家庭关系的真相是:我们并不是以血缘或爱来维持关系的,有一种更原始的动力凌驾于爱之上,操控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推动着家庭能量地流转。这种动力被著名心理学家海灵格称为“秩序”。

而我们之所以会在家庭中受伤,是因为爱跟秩序的冲突是所有悲剧的开始和终结。

通过对秩序的解读,那些你不曾意识到的卡点会清晰地浮现出来,看清家庭到底是如何影响你的。

比如说小佳如今的不快乐,是因为她在家庭序列中站错了位置,她想要去承担父亲的角色,而这是她真实的角色所不具备的能量。强求这样的关系,只会让所有人都感到别扭、不舒服。

反过来说,只要理顺了我们家庭中的秩序,让每个家庭成员呆在舒服的位置,我们就能获得一个稳定、健康的家庭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