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决定了他将来会爱上谁,和谁结婚(许小猫)

(2025-03-12 15:32:31)
分类: 亲子关系

 

网上有人提问:一个母亲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

下面的答案五花八门。

其中一个引发大量赞同:

母亲是家庭的灵魂,影响孩子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孩子的情感观和幸福指数。

深以为然。

孩子依托母亲而来,自十月怀胎,母亲就和孩子的命运紧紧相连。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孩子受母亲的影响更是无可估量。

母亲是孩子看世界的第一扇窗,也是孩子的人生底色。

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模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认知,未来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走向。

01

好的依恋关系

让孩子更自信自得

重温美剧《生活大爆炸》时,我对谢尔顿和莱纳德的性格很有感触。

谢尔顿是智商高达187的物理天才,有严重的洁癖和强迫症,不喜欢改变,也不能理解他人的幽默感。

儿时的玩伴和后来的同事都无法忍受他的性格,觉得他吹毛求疵、难以相处。

但他却活得非常自洽,从不精神内耗,身边也围绕着几个真心朋友,比如莱纳德、霍华德。

对感情他从不强求,十分享受一个人的精彩。

后来遇到艾米,两个人相处得十分融洽,组建了幸福的婚姻。

与谢尔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莱纳德。

他性格温顺,不够自信,有些讨好地对待身边人,和女友佩妮的感情经历了多次分分合合,才修成正果。

造成谢尔顿和莱纳德巨大反差的,是他们和母亲的相处模式完全不同。

谢尔顿母亲的学历不高,根本不理解儿子的研究,但她尊重儿子,夸赞儿子“你是我的骄傲”。

她会在其他人说儿子是“怪胎”的时候,坚定不移地维护他。

也会引导儿子和朋友和睦相处,当谢尔顿和佩妮吵架,母亲提醒他这样做不对,谢尔顿马上向佩妮道歉。

反观莱纳德的母亲,她是博士,成就高,但对儿子十分冷漠。

从不给儿子一个拥抱,疯狂打击儿子的自尊,漠视儿子的一切情绪,甚至用做实验的方法来养育儿子。

以至于莱纳德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玩偶,就是为了专门体验拥抱的感觉。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

孩子在3岁之前会和固定抚养者建立第一个安全依恋关系,因为通常是母亲照顾孩子,所以,母亲如何和孩子相处,会让孩子形成不同的依恋类型。

总的来说,孩子的依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安全型依恋。

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和照顾,内心有充分的安全感,所以,他们不会因为妈妈的离开而沮丧,而是能独立地玩玩具、勇敢地探索外在,不排斥和陌生人交往。

这种类型的孩子,拥有爱的能力,在亲密关系中能和伴侣相处融洽,并积极调适自己的情绪,获得安稳的幸福。

第二种,回避型依恋。

孩子对妈妈的态度比较冷淡,不会因为妈妈的到来而开心,也不会因为妈妈的离开而难过,他们更不会主动寻求妈妈的拥抱和认可,在他们心里,妈妈和陌生人没有什么不同。

这种类型的孩子往往表现得过分独立和疏离,在亲密关系里很难敞开内心,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自己和伴侣都很压抑。

第三种,焦虑矛盾型依恋。

这类孩子对妈妈的态度很矛盾,希望时刻黏在妈妈身边,当妈妈离开,他们会情绪失控,非常痛苦,而当妈妈回来,他们又会表现出排斥和抗拒。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呈现矛盾性格,让对方捉摸不透,感觉心累,久而久之,很难建立亲密关系,和让自己真正感觉放松。

02

依恋关系的缺口

会伴随孩子漫长岁月

综艺节目《是女儿是妈妈》中,饰演安陵容的陶昕然,说起自己和母亲的关系。

母亲性格强势,对女儿的要求非常高,一旦陶昕然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迎来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

有一次,她考了98分,自己觉得还不错,母亲没有夸奖,而是质疑她“那两分怎么丢的”,和给了她一顿暴打。

她疼得直哭,母亲却用更严厉的话语制止她:“不许哭!”

提到往事,陶昕然依然无法释怀,她和母亲的关系很疏离,以至于后来凭借《甄嬛传》里的安陵容爆火,面对采访,她说的也是隔断母女关系的话:

我的成功是因为我自己,不是因为母亲的教育。

她流着眼泪控诉自己童年时期的缺失,让很多观众也红了眼睛。

大家蓦然发现,她饰演的角色那么动容,原来是投射了自己的经历啊。

我身边有个朋友,也被不安全型的依恋模式捆绑了一生。

从小,她就被母亲放在姥姥家,好不容易见面,母亲就对她百般挑剔:成绩不好、个子不好、皮肤不好、怎么一点都不会说话。

她不相信自己是被爱的,长大后的她,周旋在一段又一段糟糕关系中,明明知道应该及时止损,但对方说了一句好听的话便又陷入,让自己痛苦辗转。

有次她遇到一个很合适的人,男方体贴周到,细腻温暖,能感受并接纳她的情绪。

然而,她潜意识中依然认为自己不配拥有这样的爱。

总是通过各种试探去刁难和伤害对方,最终,对方忍无可忍地离开了。

母亲作为影响孩子最长远的人,理应给孩子遮风挡雨,带来力量。

当她们忽略孩子的感受,给孩子的生活带来绵绵阴雨,就会让孩子变得胆怯而自卑,失去追求幸福的底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