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新宇20240325:面对死亡,我在害怕和恐惧中渴求宁静
(2024-06-24 12:39:24)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您好!
这是我第4次参加节目了。
其实我内心最想说的是关于如何面对死亡,自从报名参加节目,我就在想说这个问题。
先说自己的疾病吧,从最先开始的害怕—不能接受—想治好,经过了12年,到现在开始接纳真的治不好了,身体也折腾不起了,只能顺其自然,一天一天往前走了。然后就是开始学习接纳面对死亡。
说到面对死亡,心有不甘,不舍,也会害怕。不甘的是,孙女还没长大,还有我才刚刚退休。不舍的是我的儿子,特别心疼儿子。儿子11岁,他爸爸就没了,将来有一天我也没了,儿子在这世界上就成了没有父母心疼的孩子。我知道,这些不甘不舍,是我人生的遗憾,没有办法去改变,只能在活着的每一天,尽力去爱,尽力去做。我也在尽力做。
今天我主要想说的是我的害怕,对死亡本身的害怕,对进入一个未知世界的害怕,还有茫然。我想为自己找到平静,我也在寻找。
最近两年出门散步,我时常会关注路边树上掉下来的落叶。看到金黄金红的树叶,会忍不住拾起来,爱不释手,会带回家。我看到,树叶刚落下来时,叶子是柔软的,颜色鲜艳,有光泽。接下来,第二天,第三天……颜色越来越暗,叶子也越来越硬,直到枯萎,一捏就碎。我也会把枯萎的树叶捏碎,撒入泥土,感受叶子从树上 落下来归入泥土的过程,就像感受一个生命从逝去然后回归大自然的过程。过程中,有欣喜,有失落,有无奈,也有哀伤,也让我感受到生命回归自然的宁静。
我喜欢这种宁静,我想找到这种宁静,可是,面对我自己,我似乎又不知道如何找到这种宁静,所以我想求助老师。
索引条目:
1、很多人走着走着,就会碰触死亡这个重大命题:从小我们是看到别人死亡,特别是身边老年人的离世,那是老天爷给我们的预习试卷,只是死亡试卷上写着别人的名字,迟早某一天属于自己名字的死亡试卷也会出现。
2、重病病人一般都会经历大的三个阶段:治疗,抗争,接纳病情,乃至关于死亡的接纳。
3、任何事情,包括生老病死,到最后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无一例外,所以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如何才是最根本的关键。
4、面对死亡,最浓的情感是舍不得---舍不得活着的一切,舍不得最爱的人。
5、父母都走了,孩子就成了无父母疼爱的人,这是做父母最心疼、最不舍和最难过的地方。
5、所以每天尽力去爱吧,即使父母离世,那些存在性的爱一直都在,会成为每个孩子内在不灭的一道光。
6、每个面对死亡的生命,都会对未知的死亡害怕恐惧,很想找到内在的平静,这是每个生命走向死亡必经的一个重要关口。
7、很多生命面对死亡,特别渴望找到宁静,真正去做的时候,不是假装自己看不到死亡的临近,就是默默想办法消灭死亡及其带来的内在害怕和恐惧,这样做不仅找不到宁静,反而会制造更多的害怕和恐惧。
8、很多重病患者特别关注落叶,枯燥,裸露的河床,光秃秃的树干,这是心理上在开始靠近死亡和失去,这也是生命勇敢的呈现。
9、“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在日常能够如秋叶般静美离世,前提就是让夏花如其所是的绽放和灿烂
10、不抗拒一切的到来,这份接纳和自然,就是宁静。
11、找到心路,走上心路,心安之处,便是我家,每个生命到家了,安静就来了。
12、面对死亡的时候,有别人给予不离不弃的支持和陪伴,是非常奢侈和难得的事情。
13、真的能面对自己,反而安静且有力量,外抓别人,死路一条,还徒增烦恼。
14、死亡来临,很多人顾忌亲人和身边人的感受,不想打扰自己深爱之人的日常生活,忍着不能说,憋着不会说,闷着也不知跟谁说,那份凄凉和孤独,是很多身患重病的生命最难消解的。
15、面对死亡,不舍和害怕是重病患者两种主要的情感。
16面对发生的一切,最终都会走向接纳这一步,接纳的深度和宽度,决定克安静和宁静的深度和宽度。
17、临终关怀,是中国现在特别欠缺的生命关爱部分,我们总是注重死亡仪式,而不注重生命的陪伴。
18、肉体会衰老,但灵魂不死,能量不灭,进入道的循环,这才是所谓死亡的真相。
19、死亡和失去,其实早就是生命和人生活的一部分,从来都存在着,一直是整体存在的一部分,一呼一吸之间,其实都有短暂的无呼无吸,那一瞬其实就是死亡的临在,只不过每人在意,当我们打小都懂得死亡只是我们日常生命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时候,死亡就没有那么可怕,它其实就跟呼吸一样的自然而然。
20、二元对立的世界,总会制造敌人, 比如死亡,死亡一旦成了敌人,我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