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230103:懂那么多道理,我为何还是做不到“知行合一”?

(2024-03-20 15:32:29)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男性听友

倾诉者说:

亚新老师您好!这次参加节目,我主要想跟老师沟通交流在家庭和事业奋斗过程中,有关个人的感悟和困惑。

我学历不高,经朋友介绍在一家合资企业从事电梯售后维修服务行业,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容易和一些客户发生争执,毕竟做服务行业,对客户服务态度有要求,当时不明白,事后又总在反思自己,当时不应该去和客户争执,为什么当时意识不到?为什么自己知道不能跟客户争执,但是又总是做不到,尽管总在总结反思自己,尽管自己明白很多的逻辑道理,但总是做不到,不能忘我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不能突破自己。

在家庭生活里,尽管自己很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总告诉自己爱一个人要行动起来,要落地,但在行为上总感觉自己就是做不到,因为跟妻子教育孩子的观念不一致,或其他问题而产生分歧矛盾,过后跟妻子解释,妻子也总能理解我,体谅我,但是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总是建立在妻子的隐忍,理解,体谅上,我觉得长久的婚姻应该建立在自己对她的感情,落地到自己的行动上,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完整,健康的家庭,因此自己也总在不停的反思自己,为什么总也做不到知行合一?

然后还有就是自己想去做的可是却一直没去做,明明知道要怎么选择,就是下不定决心,选择的时候总是左顾右盼,思前想后,不够果敢,导致很多机会就那样一次一次从身边过去!

从自身经历中,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自己明明知道,却总是做不到知行合一?  

问过身边的领导,同事,朋友,兄弟,但是他们的答案也都不一样,所以自己也非常困惑,我很喜欢王阳明先生的一句话,“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你如果知道了,就一定是行动的开始,在行动里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经常觉得是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深度不够,导致自己执行力不够,希望自己能够从这个道理中去看到解决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成长上的困惑,同时能让自己成长,滋养自己,能让自己的家庭更和睦,心里更踏实,生活得更幸福一些!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一直都没有办法解决,为什么总是知道道理,却总是做不到?突破不了自己?


索引条目:


1糟糕的情绪,用道理去开解,一次两次可以,多了,就没多大作用。

 

2把负面情绪当问题解决,必然的结果就是:问题只会反复出现,而不会终结。

 

3把负面情绪看做问题,那么多的负面情绪:哀伤,无力,愤怒,伤心,难过,害怕等……就成了那么多的问题,那你得准备多少种方法?显然把情绪当问题去解决,在思维层面都能分析推断出这里面的坑有多少!

 

4很多人认为自己行动力不够,是因为对“知行合一”理解不够透彻深刻导致的,并非如此!事实上很多人思维的理解很到位了,但就是做不到---因为思维的理解并不能产生直接且持续行动的力量。

 

5在对道理观念的理解,一级行动之间,站着一个个生命在---这一个个的生命才是知行合一的执行者,而非其他。

 

6道理并不是过好一生的保障,它只是高低优劣好坏对错的框架性存在,过好一生的决定性因素是那一个个的生命处在怎样的层级在,亦即生命的材质等级。

 

7每个人有一件非常重要且神圣的事情要做---把自己内在的心灯点亮!心灯亮,则“我心光明,亦复何求”;心灯亮,则“大千世界,光明澄澈”。

 

8理性的力量,总是被无形中夸大-----唯有如此,头脑固有模式就可以一直稳如泰山,无休无止运作和操控一切。

 

9只有理性的力量,却无心灵的力量,对于红尘生命而言就只是一条孱弱细小的腿在奔跑。

 

10对于生命本身的奥妙,我们知之甚少,思维,道理等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11情绪常常失控,是在表达理性力量的边界-----理性只能掌管一部分的领域,超出那一部分,则无能为力。

 

12负面情绪的出现,是二元对立的必然结果,是头脑固有模式制造出来的副产品。

 

13知行合一,之所以很多人做不到,不是理解不到位,而是忽视了对于“知行合一”的执行者---红尘生命深刻的理解和关爱,而能顺利完成知行合一的核心力量是生命本源自己。

 

14红尘生命里面的伤点、痛点、泪点、卡点、局限点、狭隘点等会极大影响“知行合一”的达成。

 

15每个糟糕的情绪下面都会找到对应的那个受伤小孩------一个伤员去完成外在红尘生活大大小小且接连不断的任务,迟早会有心无力或力不从心,没有预期效果也是必然的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