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一位11岁的小女孩学习看到人(3期学员陈茗——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4-03-01 16:01:15)
分类: 亲子关系

 


这期节目的嘉宾是一位11岁的小女孩,口齿伶俐,表达清晰,让人很感动的是她对家庭成员的看到和懂得,真的如她自己所说,她有一双火眼金睛。

火眼金睛是怎么来的?来自她是一双心灵的眼睛在看世界。在这位小女孩的眼中,她的家是西游记。外婆是唐僧,因为爱唠叨念经,让她头疼;妈妈是白龙马,驮着她和外婆,上有老下有小,操心很多辛苦很多;爷爷像猪八戒,大肚子光光头,自在,也很关心她;她自己则像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可以看透别人的想法,但看破不说破,而且性格活泼开朗热情,性格好,招人喜欢,也真实爱开玩笑,让别人哈哈大笑,但也不会太过火。

因为这位小女孩的妈妈是我们武汉雅心的同学,所以我认识这位小女孩,也了解她的家庭她的妈妈,听到她的形容,真的是要拍案叫绝——太形象了!形容得入木三分!这就是她们家人的意象化写照!

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小女孩在形容这些时,一点儿评判的声音也没有,都是那种白描式的勾勒,生动的呈现出了她的家庭和生活状态。就算是说到外婆让她有点不舒服的地方,她说,“外婆爱在她耳边说不写作业怎么行呢,也不爱笑,就算跟她开玩笑时笑几声,也不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接着又说,“我知道外婆是很操心我,我也很感动”。

说到外婆在外面玩忘记接她放学了,她是这样说的“外婆爱出去逛,有时就接不到我,我一个人回家,自己煮饭吃”;说到外婆进她的房间不会先敲门,突然就进来了,让她和小伙伴视频时感到被打扰,怕小伙伴因此对她印象不太好时,她说,“我跟外婆说了,她有时会改,但又会忘记了,我希望她能把这个习惯改一下。”

听节目嘉宾小女孩的话,就像一股清泉,咚咚咚的流进我的心里。设想如果是一个成年人打进电话,会怎样形容?外婆没有界限,总是打扰我,说了也不改!外婆出去玩会忘了接我,害我一个人在家,没有人做饭我吃,也没人陪我!外婆总在我耳边嚼我,让我很大压力,心里烦!

感受一下,这两种语言有何差别?我们总说要学会沟通,沟通是学说话吗?我们如何说,来自于我们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啊!

整个节目中,小嘉宾都是这样娓娓道来她的家庭,她的生活,她的困难。比如,她说她的生活很冷清,“我感到很孤单,很失落,我需要人陪,这是我不喜欢的,我喜欢热闹的家庭,有说有笑”,但她接着又说,“不过冷清也好,我可以做点自己的事,没有人打扰”。她说“我自己会煮饭吃,会西红柿炒鸡蛋,会煮面,煮饺子,炒年糕”,说到自己的学习困难,她说我也不太清楚压力是什么,就是心里很累,作业不太顺利,莫名其妙的有压力,但学习我能跟上,也会问同学学到哪,但在学校呆着我会感到压力向潮水向我涌来,我会咬指甲”,当亚新老师让她体会一下压力具体的来自哪里时,她说“外婆可能有点,因为她总是说我,让我有压力,我成绩下降了就更想赶上去,但我完不成就想请假,躲在家里,她越念我越有压力,越不想学习”。

说到辛苦的妈妈,小女孩说,“妈妈是销冠,上班要站好久,我坐着都觉得累,她站十多个小时就更累了,她很辛苦,我很佩服她,很心疼她。所以我会跟她按摩,她也会跟我按摩。她休息很少,有时一个月都没几次休。我很爱我的家,所以我自力更生,很少过早,早上我不需要妈妈喊我,让妈妈多睡会。因为我很爱妈妈和外婆,所以我感觉有点亏欠她们的,因为我又做不了什么,我懂妈妈的辛苦,也懂外婆的用心。”

怎么说,来自于我们怎么看。我们是一双评判的肉眼,还是一双呈现的心眼。孩子天然与神性连接,小嘉宾的语言中,都是呈现而没有评判,都带着清澈而少有污浊。亚新老师在他的原创文章《你看到另一半了吗》里面写道什么是“看到”——看到是看到一个生命在那里,她呈现出来的难过和伤心,就那么出现在你眼前,出现在你心里,于是你这个生命对那个生命做出最自然最本然的回应,而不是来自你的头脑做出的分析和判断。

亚新老师写道,看到不是评判,那只是眼睛观察和头脑结合出来的结果,那只是习惯性对眼睛看到的事情加上头脑的分析判断和要求,然后在判断的基础上的情绪包裹——这是头脑固有模式的产物。真正的看到是让自己处在一个敞开连接的生命状态,用心灵的眼睛去看见,用心灵去感受对方整个生命的整个状态,启动感受的力量,全方位雷达式不走样的扫描,于是在我们的心灵空间里,产生对于对方最本然最直接最纯真的反应,这就是最完整最整体的看到。

是的,这就是我们武汉雅心所说的看到。通过这期节目的嘉宾,对照亚新老师的文字,让我对这个我们团队耳熟能详的这个词产生了领悟。我们成年人的看到,是用头脑习惯性的评判,或者解释或者分析,而我们武汉雅心所说的看到,是通过眼睛的观察,向下向内到心灵里,去感受,是清明的而不浑浊,是整体的而不片面,是灵动的而不僵化,是丰富的而不刻板,最关键的是,这种看到是带着爱的,关注的焦点是人。

带着爱去关注人,你就不会口出判断,带着爱去关注人,你就能看到表面言行背后的心意,就像小嘉宾很自然的说,“我好爱好爱她们,好爱好爱我的家”,这种爱里没有那种情绪的包裹和夹带,而是发自内心的流淌。

感谢这位小嘉宾,用具体的示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看到人,如何去看到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