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闭症的孩子更需要父母最深最纯的爱(3期学员陈茗——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3-12-14 16:43:36)
分类: 亲子关系


听到这期节目的时候,我刚刚第二天要参与法院一起离婚案件的家庭教育令的工作。和这期节目里的孩子一样,这对要离婚的小夫妻,也有一个患自闭症的孩子,出生的时间也差不多,都是生在疫情前长在疫情中的孩子。

可不同的是什么呢?这期节目里的小女儿,有一位伟大坚韧付出的妈妈,而我参与的离婚案件里的小主人翁,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所以两个孩子差不多的年龄和情况,呈现出的现状就差距很远。

节目里的这位妈妈真的很让人感动。丈夫在外地工作,她一个人先带大大女儿,发现小女儿有自闭症后,又带着小女儿走上治疗之路。虽然后来有奶奶过来帮忙做饭,但主力还是她。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大的上初中,小的需要每天早上八点半赶到康复机构进行治疗,中午回家吃饭后再到另一家机构进行治疗,晚上再带着孩子去街上玩加强与人的接触,不说孩子配合不配合,光是这一天的行程下来,都会累得半死。而她坚持的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几年,而且从来没有人可以换换手。

所以节目里的小主人翁的康复比较好,也肉眼可见的在加快融入正常孩子的序列之中,诊断也从重度孤独症到了疑似孤独症。而我参与的那对离婚夫妻案件中的小男孩,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这位小男孩我在进行诉中调查时见过,一个特别帅气、个子很高的男孩。这个家庭其实特别有钱,父亲那边家族是做房产生意的,母亲家庭也有殷实的家底,有房产有门面,但这个男孩却可以说是不幸的。离婚案件的当事人,这对九五后的小夫妻,正忙着彼此的攻击和算计,男孩早年在几个保姆频繁换手中长大,父母分居后主要由外婆照顾。外婆和外公是一对还蛮有爱心的老人,疫情三年都是两老带着孩子去各种康复,三年来恢复还算是可以的。但小夫妻一扯皮闹离婚,女方就把孩子给送到男方那里去了,原因是想着凭什么要让男方舒服?凭什么男方家庭不照顾孩子?男方那边父母早就离婚,父亲中风还要人照顾,男方自己也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就请了一个保姆照顾这个孩子。小夫妻扯来扯去,在外婆身边长大的男孩,本来已经到了可以上半天幼儿园的程度,准备下半年上小学的,现在已经退步到无法正常与人交流了,连外婆叫他他也不回应了。

那天开完庭,只有外婆一个人在不断的抹眼泪,手上没有纸巾,老人用口罩不断的擦着泪。我走过去握着老人的手,老人哭得更厉害了。老人说着对外甥的挂念和担心,也有后悔和纠结——一方面是心疼外甥,另一方面又想着要为女儿出气,左右为难。

当我建议女方放下矛盾、以孩子为重,告诉她们孩子需要稳定的爱和环境时,女方挡在外婆前面说——是需要爱,但更需要钱!女方一脸愤慨,外婆一脸不知所措。没有办法,这就是这个孩子的命运吧!所以当我听了这期节目时,打心里为这个孩子感到高兴,也为这位妈妈大大的点赞。

我想起一部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这是一部描写自闭症孩子成长过程的电影。影片中的妈妈田桂芳独自带大有自闭症的儿子修直,当孩子的父亲十七年后接有数学天赋的修直出国读书时,对她说,你真不容易!田桂芳淡淡的说,不容易?就这三个字?

电影里的儿子说妈妈,田桂芳不像个大人,她总能理解我,总能找到我。片中的田桂芳始终能站在儿子修直这边,去理解他的感受,去懂他的世界,在她眼里,儿子修直不是一个怪物,只是有点皮的小孩,她从来都是把自己的儿子当作正常人来看待。为了儿子,她可以停薪留职到幼儿园当保洁员,可以陪着儿子做扁桃体手术时一起躲在柜子里来躲过医生,可以为了儿子和学校老师理论,当第二任男友想把她儿子送到外地好过两人世界时坚定的拒绝;也可以当十七年后儿子呈现出了明显的数学天赋时让当年抛弃了她们的孩子父亲带儿子出国……这一切,在妈妈田桂芳那里都没有挣扎,也没有苦情戏,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好像本来就应该这样,她始终理解着儿子的需要,自自然然的把儿子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位来考虑。

特殊的孩子更需要父母最深最纯的爱,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懂得,正因为他们的特殊,最深最纯的爱就像一条通道,让他们可以顺利的回到人群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