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30802:亲子问题的钥匙不在孩子那里而在父母身上
(2023-09-19 18:13:14)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想想可以和亚新老师聊天可以上节目,又开心又想逃离,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面临着要去做一件重要的事,真正到了要去做的就想逃离,想临阵逃脱。
今天想借此机会谈谈我的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各种关系:主要想说说我和父亲,老公,儿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入团队后我家发生的变化。16岁之前,我和妈妈姐姐生活在一起,过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初中毕业以后我和妈妈来到了爸爸的城市一起生活,爸爸是个很严肃,脾气不太好,生活很节俭的人。自从来到这个城市,我家开始鸡犬不宁。爸妈之间的矛盾大部分是为钱而起,而我和爸爸之间的矛盾全是鸡毛蒜皮的事,那时候还一心想多读点书,可爸爸想让我早点赚钱养活自己,为此我对爸爸有些怨恨。虽然后来通过自学拿了大专文凭,或多或少留下了很多遗憾。以至于有了儿子后我一个劲的逼儿子读书。
父亲对我很严苛,天天象个探测仪似的随时观察我:哪个房间的灯没关呀,被子没叠成豆腐块呀等等各种控制和不允许,各种指责打骂,甚至赶出家门。
我常常想逃离父亲,逃离这个家。我家姐妹三个,大姐在老家上班,小妹从出生起就送给舅舅抚养,只有我留在爸妈身边。姐姐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好,父亲也是非打即骂,好在姐姐不在父母身边。
带着原生家庭的满身伤痕和对老公的各种期待结婚了,结婚头几年过得很幸福,公婆待我视如己出,可是好景不长,儿子五岁那年,公公因病离开了人世,家里的担子一下大部分落在我身上,老公因失去父亲很悲伤,除了上班就去打球,通过运动来化解他的哀伤。慢慢的我就开始有了怨言,对老公各种指责,有事也不沟通,一直是我在说,没人回应。我对老公很失望。本来是想找个随时可以说话的人,没想到找了一个随时都说不了话的人。慢慢的我就将关注点转移到了儿子身上了。
我对儿子很严苛,我没上大学的那份遗憾希望儿子来帮我完成。好在儿子从小到大,成绩优秀,听话懂事。高中时由于成绩下滑,跟我们发生了很大的冲突。高三那年躺平在家,从此,我们全家坠入了痛苦的深渊。
在我们最痛苦无助的时候,我和老公有幸遇见了老师,加入了团队。以前的我:看到老公儿子就各种嫌弃,指责挑剔,看不到他们的优点。现在的我:慢慢学会了看到人,看到老公儿子家人的优点,慢慢学会自己与自己相处,不抓取别人,向内求了。老公变得有力量了,沟通也顺畅了,关系也好了很多。儿子从躺平摆烂的状态到拿起书本学习。我们全家真的收获满满啊!感恩亚新老师!感恩团队!
现在我最大的卡点就是亲子关系,也知道要搞好夫妻关系,要把关注放在自己身上,带着爱去为对方服务。多分享多陪伴。真正要做起来真的不容易。
索引条目:
1、有毒素的父母,不过滤,就会“污染”孩子,孩子不面对转化,就会继续往下“污染”,家族中生命源头如有人苏醒过来,面对和转化自己,就是家族之福。
2、在对抗中习得对抗,在指责中习得指责,在抱怨中习得抱怨,父母的亲密关系模式,就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给下一代。
3、严肃的生命需要的是松弛,而松弛之所以难得,是因为生命得到自由、安全、尊重、被爱的滋养才可以呈现出松弛的状态。
4、家庭中父母就像两头巨兽,而孩子常常就其间是一个东张西望的小动物,巨兽之间的互动,深刻影响着着小动物的喜怒哀乐。
5、每一个争吵的父母旁边,都站着一个惶恐不安、紧张兮兮的孩子。
6、在脾气暴躁的父亲身边长大的女儿,要么吸引同样脾气火爆的男孩,要么自己就是火爆脾气,吸引温和的男孩,然后常常不动声色激怒对方,让对方失控---就此不断呈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没有和解的关系就会复制在自己的婚姻和关系日常里。
7、备受控制痛苦的孩子,长大后,也常常会复制控制的模式,无意识中把自己的孩子变成过去的自己。
8、躺平在家的孩子,就是把家庭问题,关系问题直接放在父母跟前,逼着父母去反省、觉察和改变。
9、所有关系都是生命之间的关系,生命是怎样的,关系就怎样。
10、夫妻关系不和谐,焦点就会从夫妻那里移向孩子,孩子就会成为替代品,于是夫妻关系疏远,亲子关系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11、想要解决亲子关系的问题,必须回到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之中,焦点从孩子那里重新回到夫妻关系之中,亲子关系就回到正轨。
12、在关系中,每个人的成长远比其他更重要。
13、亲子问题的钥匙,从来不在孩子那里而在父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