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只是需要一个拥抱,你却非要和我讲道理”(洛红尘——心灵面包)

(2023-08-07 14:16:08)
标签:

育儿

分类: 亲子关系


1

 

你有没有被孩子气得肝儿颤的时候?

 

有一对父母就被自己的孩子气昏了头,并做出了冲动的事情。

 

不久前,高速交警在巡查中发现,有个半大孩子在高速上一边走一边哭。

 

天色已晚,还下着雨,真是太危险了。

 

小伙子姓魏,才16岁。

 

一问才知道,他是被自己爸妈丢在半路上的,而原因竟是因为一桶泡面。

 

原来,当天小魏和父母一起,父母开着大货车跑长途

 

途经某服务区时,一家人准备买点泡面当晚餐,但是小魏不想吃泡面。妈妈说不吃不行,两人就吵了起来,最后父母一生气,竟把他丢在了服务区,径直开车走了。

 

等交警联系上他的父母时,两人已经开车走到80公里之外了。

 

不得不说,这两人气性可真够大的啊,万一孩子出个什么事,难道就真的不后悔?

 

后来小魏妈妈说,当时儿子态度非常差,一直叫他,头都不扭,她心一横扭头就走了,自己也是气昏了头。

 

有意思的是,不少网友觉得儿子的确不懂事,活该。

 

“爸妈挣个钱容易吗,都16了,还这么任性!”

 

“吃个泡面又咋了?你爸妈还不是天天吃?要是我,早一巴掌打过去了。”

 

不过在我看来,小魏倒未必是真的不懂事

 

他肯定也知道爸妈的辛苦,但也是真的不想吃泡面,服务区又不是只有泡面。

 

可爸妈上来就批评指责,所以他才会生气、对抗、犯拧巴。

 

父母能半路丢下孩子直接开出80公里路,不用说,他们平时做事风格也是比较简单直接、喜欢硬碰硬的。

 

16岁的孩子,原本就容易性格叛逆,如果父母再不注意沟通方式,结果可想而知。

 

有时候,伤害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处理事情的态度;

 

孩子和父母对抗,原因只是不喜欢父母说话的方式。

 

2

 

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可惜换来的却是无情的打击。

 

《少年说》有期节目中,一个女生吐槽自己的妈妈。

 

妈妈总喜欢打击她,还动不动就拿别人家的孩子跟她比,偏偏这个比较对象不是别人,是她的闺蜜。

 

妈妈甚至说:

 

“你闺蜜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会和你做朋友呢?”

 

这也太伤自尊了啊,难怪小姑娘一脸委屈地说:

 

“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可妈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你也很棒,然后话锋一转,就开始认认真真给她讲道理。

 

女孩已经开始哭了。她是多么渴望被看到、被认可、被尊重啊。

 

“真的,我不适合激将法,你们老是打击我,我就会觉得自己很差。”

 

妈妈却依然在翻来覆去地跟她掰扯道理:

 

“我要不打击你,你就会飘。”

 

“妈妈承诺你的都做到了,你呢,承诺妈妈的都做到了吗?”

 

那个画面看得好心酸,仿佛一颗滚烫的心被泼了一瓢凉水,发出嗞啦的一声响。

 

女孩满心的期待都化成委屈和失望,最后一句话也不想多说,哭着跑下了台。

 

好吧,都是你对,你说的都对,可我不想听。

 

相信很多家长都和这名妈妈一样,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希望她越来越好,有个光明的未来,却因为过于焦虑和急迫,而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对于孩子来说,虽然我不够完美,可我已经很努力很努力了,请你多多看到我的优点,多多给我鼓励,只有这样我才能蓄积力量,元气满满地面对生活。

 

如果孩子感受到的

 

总是父母的怀疑、不信任,

 

无论怎样努力也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那他很可能会因为失望

 

而干脆放弃努力。

 

这是很可怕的!

 

玉米是我的一位读者,她是一位单亲妈妈,她曾给我讲过自己女儿的事。

 

有个周末,她带着上高一的女儿回老家参加亲戚的婚礼。中间出来上厕所,却无意中看见女儿正躲在院子后面的角落里抽烟.

 

那一刻,玉米懵了!她没想到一向文静、乖巧的女儿,竟然学会了抽烟?!

 

震惊、愤怒、羞耻,她恨不能冲上去一把夺过她的烟,大声质问她。

 

但残留的一丝理智止住了她,她压下满腔的火气,只说了一句:外面冷,赶快回房间吧。

 

女儿原本吓得脸都白了,却见妈妈并没有批评她,她有些意外。

 

离开后,玉米想了很多。

 

首先的一点是,愤怒归愤怒,但也不能把抽烟和变坏划等号。她了解女儿的品性。

 

那么,很可能女儿遇到了什么烦恼或压力,无法排解。

 

到底是什么事呢?是恋爱,还是学习?

 

不管什么样,一定心里很痛苦吧。

 

想到这里,玉米的怒火已经消失,开始心疼起自己的女儿。

 

回去后,她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坦白承认了自己的心情,最后写到:宝贝,妈妈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不要怕,还有妈妈,妈妈永远爱你。

 

女儿看到信忍不住哭了,她找到妈妈,主动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原来,她喜欢很久了的一个男孩跟别人好上了。外人看来似乎也不算什么大事,但女儿陷得有点深,有时站在学校的楼顶上,甚至会想,如果跳下去会怎么样。

 

玉米不由心惊肉跳,暗叫好险。

 

问她为什么不早说,女儿说,你总是说早恋有多不好,早告诉你,你还不得打死我。

 

还好,现在女儿的状态已经好了很多,烟自然是早就不抽了,母女俩的感情也更好了。

 

不得不说,玉米在女儿抽烟这件事上做得还是很到位的——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多讲爱,少讲道理。

 

有时看似天大的问题,只需一个亲人的拥抱就能化解。

 

心理电影《黑天鹅》里有一句台词:

 

“Perfection is not just about control. It's also about letting go. ”

 

“完美并不是都来源于控制,它也来自放手。”

 

对孩子其实也是这样。

 

少一点掌控和管教,

 

多一点关心与爱,

 

少一点批评与打压,

 

多一点体谅与包容。

 

当孩子的生命活力和内在动力被激发,

 

自会向着阳光生长,

 

活出明亮、美好的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