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30619:三站考研受挫,该何去何从?
(2023-06-27 21:36:36)分类: 雅心心语 |
倾诉者说:
我是一个三战考研失败的人,前两次考北大,第三次考武大,家人老师朋友最开始对我信心满满,然后经历一次一次的失望,大家都劝我不要太执着,目标放低点。我也妥协一点点了,我第三次改了报考学校。可是这样我还是失败了。
其实这三次考研,我的分数都足够上一个还不错的普通学校。
尤其是第一次考研,其实我考的还可以,如果我当时直接报的是武大,我可能早就上岸了。
但是我这三年反复问自己我为什么考研,我的答案是我希望能在我的专业领域有所造诣。我是一名医学生,对于医学生考研几乎是必须的。
我也很想读研甚至读博士。
但是这3次考研一次比一次考的差,我几乎失去了我所有的自信。
我是一名专升本的学生,专科读了三年,本科又读了三年,考研又考了三年,我还是脱产考研。再加上我还是一名孤儿,其实我的情况几乎不允许我考研失败。但是即使这样,我还是想为了梦想冲一冲,因为我热爱我的专业。因为我知道我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我曾经坚信,只要我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我一定会做成我想做的事,我也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可是经过3次考研,我反而不太相信了,我变得有些消沉,觉得做什么都没意义。但是我内心还是不甘心,还是渴望去一个更好的平台。但是我的家人亲戚老师都劝我有调剂一定要走,只要有书读就行。我以为到了第三次,我心态上会好一些,但是最近看到很多一起复习备考的同学都陆陆续续考上了,我还一直在坚持,我同龄的同学研究生都快毕业了我还没有上,这让我很痛苦很难受。
索引条目:
1、考研选择寄予了一个生命深层的需要、期待、渴望,想做怎样的人,往往不是表层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2、每个选择都在彰显自己是怎样的生命心性,只是我们常常看不到这一点。
3、家人或身边人的意见和看法都是在考验学生。
4、考研还是不考研,都不是单纯的现实考量的结果,有人会选择a,有人会选择b,说明什么样的生命,才会有相匹配的选择。
5、从每个生命独特心性如何,是自己和身边人做选择的基础,脱离生命本身去做的决定,都只是单纯的头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变化多端,而不能稳定和坚持。
6、现实因素是红尘世界不可避免的因素,只是除了外在现实因素,每个生命是怎样的,也是最不可或缺的考量要素。
7、坚持或者放弃,都从尊重自己和爱自己的角度去考量。
8、每个选择很容易赋予了太多的得失好坏优劣的考量,结果每个选择就变得无比艰难。
9、考研,是工作,是接受调剂,还是永葆初心目标不变?会成为很多学子的“哈姆雷特之问”。
10、对自己的理解懂得不到位,继而导致外在定位不准,或者对自己内在的匮乏,期待通过一次选择就完美避开,这是常见的陷阱。
11、很难有人能突破“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限制,毕竟人的精力时间投入度等都有限,通过考研清楚了想得到什么或改变什么,就好选择,想一石二鸟或者一石三鸟,附加的东西越多,越难满足,就越难选择。
12、一个机会消失,往往意味着另一个机会出现,难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来了,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13、备考考研的过程中心理压力的面对和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4、背叛自己式的妥协,和坚定自己目标的同时灵活做选择,本质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步不能到位就抛弃自己,后者是一步不能到位就两步到位,依然是忠实于自己。
15、表面上是选择问题,其实是要不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凸显自己独特心性的问题。
16、在选择中不断看到自己的热情、爱、精力和时间愿意投注在哪里,就坚持往哪个方向走,这绝对错不了,因为这就是你的生命深层所爱所选,而非头脑基于现实的表层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