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是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南风)
(2023-06-27 12:00:0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即将离开校园的时候才开始找工作,而且当时对未来想去哪个城市,从事什么工作,考事业编还是进企业都是模糊的。每个人都是被周围的环境推动着去写简历、跑面试、然后选一份自己觉得综合还不错的工作干着。有时工作两三年后仍然是刚毕业时的这种状态。
生活在信息技术时代,我们对外界各行各业的信息多少都了解一些,可能就会围绕当今社会的变化和需求来选择最有发展最有前(钱)途的行业或工作。比如觉得金融行业赚钱就挤进去,但后来发现没有强大的客户资源很难翻盘,又觉得做程序员工资高,结果发现加班强度根本吃不消。那就选一个公司名气大点的,这样在里面工作也体面,家人那边也好交代,就算内心有些不如意也被表面的光鲜给掩盖了。我们很少或者从来就不关注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以及想要什么。
自我认知不足不仅会让我们在选择工作时走很多弯路,也会因为缺少热情和天赋而失去竞争力。尤其在既没有赚到多少钱,年龄也大了这个阶段,感受会更深刻。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见多识广,还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资讯供我们参考或者直接为我们谋划出一条发展路径。再或者能遇上一位好的导师,也可以帮我们传道解惑。但我们往往没有那么幸运,更多的还是要依靠自己来撬动人生的杠杆。
也许有人会说谈喜欢什么对普通人来说很奢侈啊,毕竟一旦工作就开始要自力更生,要挣钱买房、要还房贷车贷、还要养娃等等,真的身心俱疲,哪有心思谈这些。有人还会说瞎琢磨这些干什么,不就是上个班吗,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何必入戏太深。但如果总是迫于生活压力或不知为何去工作,我们本能的会排斥会麻木。最终工作就变成了机械化地重复,为了那些所谓的成功定义而把自己限制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内。
我们总标榜自己努力工作是为了给孩子给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所以觉得孩子若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自己之类,但从来没有想过生命影响生命,生命唤醒生命,最直接的就是我们自己要先活出生命的力量感。
我观察那些很热爱自己工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他们总是能量充沛,勇敢坚定,始终保持好奇心和自我创新能力,这样的人才能谈好项目、写好方案、做好产品。这种状态也格外迷人和鼓舞他人。所以我相信只有内在主动生出很多动力和渴望,我们才会更愿意在工作中使用技能,才更愿意专注提升本领来攻克难关,激情和竞争力才是最好的职业保障。
每一次求职的过程都是从自我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如今也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工作,我们总会经历一次次的跳槽和再择业。跳槽不是为了逃离,而应是提升自己适应竞争的手段。所以一定要做好跳槽期的自我管理。这个期间可以通过与认知高于我们的人交流,查阅相关的书籍,或学习体系化的课程等等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行业和职业。从而找到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将个人特长与职业相结合,然后再去写简历,并主动选择能给我们提供平台的公司。身边所有的资源都是为我调动,而不是让我被动去适应,这种心态上更积极,掌控感更强,没有因为是求职者身份而把自己放在弱势一方。
职业的选择及发展,其实也是人生成长的一个缩影。苏格拉底说,“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过”。找工作的过程就是让我们不断复盘、不断探索自我,然后带着这些认知,再去寻找职业。每一次的职业选择又再次激发出我们的热情、潜能和欲望,让我们更好地与自己、与企业、与时代共舞,如此正向循环,最终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