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是一个技术活(39期学员中中——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3-05-08 14:54:10)
标签:
育儿 |
分类: 亲子关系 |
常常听到很多父母说:几乎所有职业都需要学习或者培训考试才能上岗,唯独父母这个职业不需要资格证就上岗了。是的,人们结婚生子,很自然的就当了爸爸当了妈妈,而且自认为很爱孩子,因为很多人知道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爱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高尔基在这句话后面紧跟着另外一句话:但要善于教育他们,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自古以来,爱孩子这件事确实没有专门的教育。怎么爱孩子,从未进过学校课堂,主要靠的是传承,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家族,传承的方法是言传身教。我们熟知的“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家族,从梁启超的爷爷开始就有良好的家风,父辈以身作则,同时给到子女充分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帮助,因此成就了所有的孩子。还有一个爱孩子的传承载体是文学作品,比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比如《爱的教育》《无声告白》等小说。然而,祖上家风“慈而有度、严而有格”的少有,愿意研究文学作品中爱的教育的父母不多。于是,爱孩子渐渐成了人人都晓得、却少有人精通的事情。我也属于大多数不精通爱孩子的母亲之一,但通过在武汉雅心的学习,我深知:爱孩子是个技术活。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爱。“爱”这个词我们说的多、听的多、写的也多,父母对孩子说,夫妻情侣之间说,老师对学生说,网上聊天更会说,似乎到处都是爱。可是您可曾细想过,爱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有的父母说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爱,有的说对孩子严格管教才是爱,还有的说无为而治才是爱,夫妻情侣之间的关于爱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美国杰出心理医生派克博士给爱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是不是有点生涩难懂?
后来美国的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博士夫妇将这个定义用更加明晰易懂的两句话展开:(1)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2)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我用一个例子来说说自己的理解:比如我爱儿子,首先我爱他的行为是既能让我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得到成长,同时也能让儿子的情感和精神得到成长,不是我单方面的满足,也不是儿子单方面的满足。其次我对他的爱有助于他的责任感建立,当然是与他自身的年龄能力相匹配的责任感,就像他到了七八岁,我就应该教他做一些简单家务,让他开始承担一些家庭建设的责任。
接下来我们说说爱孩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亚新老师在亲子关系课上告诉我们父母爱孩子主要有四大任务:一是在物质层面养好孩子。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促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身体基础。二是支持孩子习得可以养活自己的专业和本事。就是供孩子读书学习毕业然后工作,或者支持孩子学习某种可以养活自己的技能,培养孩子独立活下去的能力。三是给孩子爱、懂得、陪伴、接纳、支持等精神营养。就是在情感和精神层面滋养孩子,给孩子提供独立活好的力量。四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就是只做孩子的托底,绝不做孩子的天花板,支持孩子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并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说实话,在没加入武汉雅心以前,我只知道前两项任务,当然啰这也说明我是爱孩子的,只是爱的不够全面,爱的不够完整,爱的不够清明。
前面说了爱的定义、爱孩子的四大任务,接下来探讨怎么爱孩子。这像不像我们学习某项技能呢?先搞清楚定义,再明确主要任务,接下来说具体做法。在这里我结合昨晚节目里的案例谈三个具体技能。
第一, 尊重孩子。昨晚节目嘉宾说老公在2020年疫情期间跟孩子发生一次较大冲突,当时家里有客人,孩子想出门买东西,被老公粗暴制止,孩子回到房间,老公踢门,孩子也生气的在房间里摔东西。对照爱的定义,老公的行为是不是真正爱孩子呢?在这件事情里,老公对孩子很生气,他暴躁的脾气和粗鲁的行为不仅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层面得到成长,也给孩子带来痛苦体验,更没有让孩子从这件事情中提升责任感。所以,即使老公说担心孩子疫情期间外出不安全,他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言行都不是真正爱孩子。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在孩子想出门买东西的时候,温和的问孩子有什么需求,然后跟孩子讲明外面潜在的风险,再告诉孩子爸爸对你外出买东西有担心。
那么孩子会是什么反应呢?如果孩子坚持要外出,爸爸跟她一起讨论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这样孩子是不是可以从这件事情中提升责任感呢?我们知道,孩子从两岁左右就开始发展自我意识,他们一系列的所谓的叛逆行为就是在彰显“我是独立的,我不是任何人的附庸”。当我们把孩子当做独立个体来尊重时,孩子的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成长就会迅速发展。《爱的教育》里安利柯的父亲发现儿子不大愿意上学时,就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以朋友的口吻对儿子表示了理解,也同儿子探讨了不上学的枯燥和上学的乐趣以及上学的远大目标。读着这封信,就能感觉到安利柯的父亲是多么的尊重孩子,他是怎样的在给到孩子爱、懂得和支持啊!
第二, 聆听孩子。昨晚节目嘉宾说到孩子不借东西给同学,老公很生气,对孩子一次又一次讲道理,抱怨孩子不给他面子,这么一点小事都不帮忙。孩子那里很委屈,崩溃的哭,撕心裂肺的哭,还质问爸爸:你为什么这样对我?我还是你的亲生女儿!从这件事情来看,大家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爸爸对女儿也不是真正的爱,因为他的眼里只有借东西这个问题,没听懂女儿在表达什么,而且他并没打算来聆听女儿。如果没有聆听,就不可能有懂得、理解和支持,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武汉雅心初级班,亚新老师教的第一个技术就是聆听。有许多新学员自信满满的想,听人说话还不容易吗,结果当复述对方的话语时,要不是忘记了,要不就是把对方的意思曲解了,还有的直接把对方的话给裁剪了。可见聆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聆听孩子呢?真正的聆听,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以孩子为焦点,父母把自己的想法暂时放在一边,尽量体会孩子的感受。如此,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在父母这里是被重视的,单单是专注聆听就能给孩子带来力量。父母不带任何评判的倾听,可以让孩子敞开表达,而不是有所防备有所隐藏,孩子的情绪通过表达得以梳理和宣泄,有助于心理健康。父母通过倾听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给到孩子有针对性的建议。
第三, 活出榜样。昨晚节目嘉宾讲述自己跟老公的关系不怎么好,两人常常相互指责抱怨,老公对孩子的优秀成绩从不表扬肯定,对孩子的教育常常是讲道理,甚至加上责骂、踢门等情绪化表达。想必这对父母从小很少得到肯定表扬和赞美,他们没有这样美好的体验,自然也很难给到孩子。是的,他们也许会承认自己确实没有被父母很好的对待,怎么办?为什么说爱孩子是一个技术活呢,因为爱孩子需要学习!面对不愿意上学的孩子,父母要开始学习,学习爱自己,先满足那个没被父母好好对待的自己,让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得到滋养,慢慢积蓄爱的能量。
当父母内在拥有了足够多的爱的能量,夫妻和睦,家庭氛围积极有爱,爱就可以输送给孩子了。当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懂得、理解、接纳和支持,自然就有力量面对上学的困难,面对人生的挑战了。亚新老师常常问:你拿出了怎样的自己陪孩子?意思是你的生命状态如何决定着孩子的精神状态。一对在生活中自信阳光、对工作踏实勤奋的父母,孩子自然性格活泼、学业专注;一对回家就相互指责抱怨、工作也不精进的父母,孩子大多不快乐、学习也会有困难......诸如此类,还可以列出许多。
最后,我想说真正爱孩子,就把爱孩子当作一个技术活,像学习开车那样、像考职业资格证那样,拿出行动,认真学习,反复训练,从而不断促进自己和孩子的心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