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中爱的序位——带着爱全然地接受父母所给与的生命并将它传递下去(海灵格)
(2023-04-03 11:32:14)
标签:
教育 |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
父母与孩子
……
亲子之间爱的序位的主要原则是:父母给予而孩子接受。父母将他们从自己的父母那里以及伴侣之间所得到的传递给他们的孩子。第一步是孩子接受他们的父母;第二步是孩子接受他们父母所有的给予;接下来,孩子再将他们所得到的传递下去,特别是他们的下一代。
人们有能力给予是因为过去曾得到父母所付出的;孩子能够接受是因为未来他们也将给予他们的孩子。先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人,在未来必须要为下一代付出更多。下一代也许会有获得大于付出的情形,但是一旦有足够的获得,他会为随之而来的人付出更多。如此,不论是接受者或付出者,都将遵循着相同的序位和法则。
这样施与受的序位也同样适用于手足关系。兄姊都必须为弟妹付出,而弟妹都必须要接受来自于兄姊的给予。这代表着老大必须照顾老二和老三;老二则接受来自于老大的照顾并且为老三付出较多;而老三则接受来自老大和老二的照顾。老大付出最多,老幺则得到最多;而老幺常常以照顾年迈的父母作为回报。
荣耀
……
在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中,爱的序位要求每一个获得他人给予的成员以给予者及所得到的礼物为荣。以这样的精神来珍惜另一方的付出,最终将使得这样的付出得到彰显与荣耀。虽然付出的受益者是另一位成员,但同时给予者也将同样受益。在家庭中,爱的序位的第三层意义是,这是一个有优先级的序位,比如施与受是从上层流向下层,在此以时间上的先来后到,由长者付出,幼者获得。因此,父母在家庭中有较高的序位,而手足间老大的序位也高于第二个孩子。
施与受的流动,在空间上从高层移向低层,在时间上从年长者移向年幼者,这样的流动无法停止,也不能逆转方向。在序位上,孩子从属于父母,事件的发生也有先来后到的时间顺序。施与受和时间都不断前行,永不回头。
生命的礼物
……
我们在此所关心的,是父母的付出以及孩子的接受,这样的施与受并非一般的形式,而是生命的给予与接受。父母毫无保留地给予孩子生命并付出他们自己。当父母给予孩子生命时,他们只能如当初他们自己的父母给予他们生命的方式一般,忠实地以同样方式将生命传递下去,而无法有任何的增加、减损或者保留。如此,孩子不只拥有父母,他同时也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爱的序位要求孩子全然的接受承袭自父母的生命,毫无抗拒和恐惧地全然地接受父母如是的样貌,而不期待他们有任何不同。这样的全然接受是一种谦卑的过程,它使我们臣服于生命法则和个人命运,透过父母所给予我们的一切臣服于我们生命中所遭遇的限制、所得到的机会,也臣服于家庭命运所带来的纠葛、罪恶、负担、喜悦和任何所有的一切。
拒绝
……
有些人害怕一旦以上述的方式接受自己的父母,就意味着他们也必须接受父母的恶行和令人恐惧之处,比如某些人格特质、身体的残缺或是某些罪行。他们以抗拒接受父母的“好”,来抵抗父母的恶行或是残缺,因此,他们无法完整地接受生命。
为了弥补自己的缺憾,许多人拒绝全然的接受他们的父母,他们试着追寻所谓的“开悟”或是“自我实现”。此时,所谓的开悟和自我实现只是一种寻找理想父亲或是理想母亲的一种替代性行为。一旦我们拒绝了父母,我们同时也拒绝了自己,而我们也将因此感到缺憾、盲目和空虚。
父母所给予我们的
……
父母不单单给予我们生命,它们同时抚养、教育、保护、关心我们,也给我们一个家。我们可以将父母所做的一切当成是他们所给予的礼物。所以我们可以跟父母说:“我带着爱接受你们所给予的一切。”带着爱和感谢的接受也是一种平衡的形式,因为父母将因此感受到我们的感激和荣耀。如此一来,他们将带着更大的喜悦付出。
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接受父母的付出时,我们通常会觉得满足。当然如我们所知,可能期待仍在,虽然事实通常并不如我们预期,但以这样的方式我们将感到满足。
当孩子成年后对父母说:“我从你们那里得到了许多,而那已经足够了。我会一辈子带着你们所给予的礼物。”这将为他带来丰盛和满足的感觉,并且他能够说:“其他我所需要的,我将自己创造。”这也是会带来极大益处的语句。这会使这个孩子独立。也许他可以再试着说:“现在我将你们留在平静里。”然后这个孩子就能够和父母分离,但仍然维持着良好的亲子关系。然而,如果孩子告诉父母:“你亏欠我,你该给我更多。”这将使父母紧闭心扉,从此父母将无法自由快乐的为孩子付出,他们所做的将是出于孩子的要求。如此一来,在孩子放弃他的要求之前,他也将无法接受父母的给予。如果孩子坚持向父母要求更多,这将使他仍与父母紧密联结而无法独立,当他无法离开父母时,父母也将失去他们的孩子。
归属于我们的父母
……
此外,父母的样貌和他们的付出,无论得失好坏,都是他们从生命中努力而来,而这归属于他们。孩子将分享父母的生命,但无法直接从父母的生命中拿取任何的荣耀或责任。这是我们的命运,但我们常常背离这样的原则。当一个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笔财富或是头衔,而不是付出自己的努力、经验或是痛苦得来时,他的权力或是要求将没有根基。
在家庭中,当孩子继承了父母生命早期的经历、疾病、罪行或不公义之事等不属于孩子个人的生命经历时,施与受的法则将出现逆转。孩子承受不属于他的遭遇,这样的罪行、疾病、义务或是不公义是属于另一个长辈的,这是另一个人的责任或命运,是另一个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当这个长辈能够接受属于他的责任和命运时,他就同时拥有他自己的尊严,因此发展出力量并且受益,他可以将这种好的特质而非行为代价传递给他的后代。
当一个人出生之后。即使出于爱而承继了前人的苦难,他也干预了前人的命运,同时剥夺了前人面对自己命运的力量和尊严。如此一来,留下的只有牵连、纠葛,而两者为之付出的代价将超乎想象。
傲慢
……
当家庭中的后辈试图要为前人付出,仿佛这位后辈的地位与前人平等,甚至高过于他,而不是接受前人的给予并尊重他时,施与受的法则将出现逆转。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父母从孩子身上得到他们在自己父母或是伴侣身上所无法得到的,而孩子也愿意为父母付出。此时,父母就变成孩子,而孩子就变成父母。爱的流动就不是自然地由高处移向低处,施与受的流动将必须对抗地心引力由低处向高处流。但就如水无法往高处流动一般,这样的付出也将永远无法到达它真正的目的地。
当孩子轻视施与受的序位时,他也会为此得到严厉的惩罚,即使不了解这种错误或是原因,他也会感觉到无力或失败。当他措置了施与受的对象和序位时,尽管出于爱,他仍然忽视了序位法则。他无法了解这样做并不合宜,而只是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序位无法因爱淹没,序位的阶层高于爱而存在,心灵中存在着一股力量,即使以生命及个人福祉为代价,爱的流动仍要依照序位及平衡法则运行。因此,盲目地出自爱而不顾序位法则的行为是悲剧的开始。唯一的出路是:带着爱了解并接受序位法则。对序位法则的了解是一种智慧,而带着爱的臣服则是一种谦卑。
命运共同体
……
父母和孩子一起构成了命运共同体,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依赖。每一个人都根据他的能力为别人的福祉作出贡献,每一个人都有所付出也有所获得。父母年老时孩子照顾父母即是一个例子。在此,父母有权利要求并接受孩子的照顾。这就是我所想要讨论的亲子关系中爱的序位。
透过以下练习,我们能够经验到接受生命的态度所带来的影响:想象我们在父母面前下跪,将双手伸直手心向上,对他们深深地磕头,并告诉他们:“我以你们做我的父亲、母亲为荣。”然后站起来,看着他们的眼睛,谢谢他们赐予你的生命。此时,我们可以这样说:
生命感恩辞
“亲爱的妈妈
我从你那里得到了生命
为了将我带到这个世界
你所必须承担的
还有你为此付出的代价
我将回报
我将好好利用我的生命为你带来喜悦
你的付出不会白费
我将丰富并荣耀我的生命
而且如果可以
我会将你所给予我的生命传递下去
一如你所做的
我全然的接受你作为我的母亲
也请你接受我作为做你的孩子
对我而言
你是最适合我的母亲
而我也是最适合你的孩子
你是大的
我是小的
我接受你对我所付出的一切
亲爱的妈妈
我很高兴你选择了爸爸
你们是我最适合的父母
只有你们”
“亲爱的爸爸
透过你我得到了生命
为了将我带到这个世界
你所必须承担的
还有你为此付出的代价
我将回报
为了带给你喜悦
我将好好利用我的生命
这一切将不会白费
我会好好活着并珍惜我的生命
如果可以,我也会将生命传递下去
一如你所做的
我全然的接受你做我的爸爸
也请你接受我做你的孩子
对我而言
你是最适合我的父亲
而我也是最适合你的孩子
你是大的
我是小的
我接受你对我所付出的一切
亲爱的爸爸
我很高兴你选择了妈妈
你们是我最适合的父母
只有你们
当人们可以在心中对父母这样说是,他们将得到平静,感觉到处在正确的轨道上并且再次变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