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早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大多不快乐(Amantu——尤兰达空间)
(2023-03-27 09:25:21)
标签:
育儿 |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
最近电视剧《小舍得》热播,在剧中,吸引我注意力的并不是被疯狂议论的田雨岚一家,而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天才学霸米桃一家。在米桃一家人身上,我看到了普通人的烟火人生与真实生活。
剧中,米桃爸妈总是教育她要懂事,最经常对米桃说的一句话就是:“桃,咱们全家可就指望你了。”
而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米桃,懂事得简直不像一个五年级的孩子,看着爸妈为高额的培训费发愁,米桃虽然很想去,但还是咬着牙,向爸妈保证:“我可以不上的,我自己努力,总会赶上来的。”
欢欢邀请米桃试裙子,米桃明明心里很喜欢,但嘴上却还是挑着裙子的不好:“它是浅蓝色,不耐脏啊。” 最后,这个懂事的孩子还是摇了摇头,坚决地拒绝:“我不要,我不喜欢穿裙子。”
“懂事”、“听话”,成了压在米桃身上的一座大山。她不敢任性,不敢自私,更不敢诉说委屈……
大人们总是爱用“懂事”这个词来夸孩子。从来没有人问过,那些懂事的孩子是否真的快乐。
在生活中,像米桃这样的孩子从来都不是个例。一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无法化解掉生活压给他们的艰辛,那是和大人一样的艰辛啊。
有朋友分享过,许是因为家里两三个小孩,从有记忆起,就感觉父母总是压力很大的样子,脾气也很暴躁,所以她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察言观色,顺着父母的心愿活。
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带她去商店买玩具手机,站在柜台前面,听到爸爸念叨一句“嚯,还挺贵”,她挑了最便宜的那一款。爸爸笑着摸摸她的头说“懂事了”。
上学后她发现每次考得好,父母都开心得到处炫耀,所以她一点儿也不贪玩,不跳皮筋、编花篮,也不会翻杠子、弹弹珠、打游戏,只是拼了命学习,努力……
也从没开口对父母说过“我要”。
小学时她想去学架子鼓的时候,没说过;新年没零花钱回赠同学礼物的时候,没说过;鞋子小了挤脚,也没说过……
一开始是开不了口,后来变成了“无欲无求”。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她懂事得没有童年。
儿时的懂事,是会在长大留下后遗症的。
很多懂事的孩子,长大后与人相处大多是讨好模式,很怕麻烦别人。
小时候被大人们的喜怒哀乐掌控,长大了被周围人的喜怒哀乐左右。因为太在乎别人的情绪,总是委屈压抑自己。受伤了不会哭,累了不会叫苦,甚至崩溃都是沉默的。
朋友们聚会的时候,会细心观察周围朋友的表情,如果朋友没有主动买单的迹象,Ta就会偷偷把单买掉,回来和朋友说,这次我请,下次你再请。
工作中一旦有大家不愿意做的工作,Ta就会主动承担,尽量给别人带来方便。
别人有困难让Ta帮忙永远一口答应,一旦自己遇到了困难却绝不轻易找人帮忙,因为害怕麻烦别人。
事实上,小时候有多懂事,长大后就有多痛苦。原因就在于,他们压抑了心中太多真实的需求,为了所谓的“懂事”,他们一步步让出自己的利益,压抑自己的情绪,默默承受内心的委屈和无助。
写到这里,愿所有的孩子,只懂该懂的事就好。而那些过早懂事的成年人,你们也可以慢慢从“懂事”中跳脱出来。
不要期待自己的优点能让对方多看自己一眼,学会单纯地为自己的贡献感到喜悦。不再刻意地留给对方好印象,因为真正让人感到亲切的,是一个人真实的为人与性格。不再讨好别人,并且懂得遵循真实自我和认同自己的价值。
最后,希望每一个懂事的人,都能学会爱自己,有勇气做个不懂事的孩子。接受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喜欢上自己,勇敢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