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221130:妈妈,女儿活得像极了你

(2023-03-03 21:56:03)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本来是有很多东西要说的,但是最近发生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对我的影响都很大,而且是一件比一件大,一件比一件跟我的关系更紧密。到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从怀孕生孩子的这几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当时以为很大的事情,随着更多事情的发生,忽然发现有些事情可以不必发生,有些人需要更加珍惜,有些人没有交集就是没有交集。

 

似乎从怀孕之后的这几年,关系成了我比较多的问题,各方面的关系,亲近的,疏远的,不熟的,都会出现问题。但我发现,这些关系在我心里会有远近,轻重。每次发生的事情就会离我越来越近,在我心里越来越重。最想说的好像还是和父母的关系。

 

妈妈对我的影响很大,对爸爸和整个家的影响都很大。妈妈是很嚼得的人,隔三差五不是嚼这个就是嚼那个,身边人都被妈妈嚼过不止一次,妈妈很难让人亲近和接近,因为好了没几天就要被嚼,持续时间也很长。妈妈和身边所有人的关系都不太好。但是当我最近知道妈妈年轻时的处境的时候觉得妈妈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对于妈妈我很矛盾,一方面觉得妈妈非常不容易非常难,一方面又觉得妈妈如果能把身边人的关系处理的稍微好一些,对我和爸爸也会好一些。现在就是身边的亲戚都算是没有了。

 

爸爸跟妈妈相反,爸爸对关系是差不多就行了,不会去计较,宁愿吃亏。爸爸比较爱享受,也很受同事朋友的欢迎。爸爸在外面很勤快,任劳任怨,在家里几乎不怎么做事。所以常常被妈妈嚼。

 

在带孩子的时候,是和爸妈发生冲突最多的时候,我和爸妈的关系很奇怪,爸妈吵架的时候,就是他们跟我的关系最好的时候,爸妈关系好的时候,就会一起说我,是和我关系最不好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关系都很好的时候是很少的,也很短暂。反正就是不停的反反复复,很少有大家都很安然,舒服,和谐的时候。

 

 

 

 

索引条目:

 

 

 

 

1 因为小婴儿的到来,导致夫妻各自的原生家庭会进入新生家庭,于是两个家庭搅和在一起的纠缠争斗,就成为常态。

 

2 当新生家庭遇到和原生家庭纠缠不清的时候,最好的解套途径就是新生家庭的小两口各自归位,连接在一起,各自的原生家庭也就慢慢会偃旗息鼓。

 

3 产后抑郁并不是世界末日,可怕的反而是身陷其中的年轻妈妈,身边无人能重视其心理和精神需求,能懂能连接到妈妈的内在世界。

 

4 妻子产后抑郁,老公的重视、呵护和体贴,以及必要时候专业人士的陪伴就显得尤为重要。

 

5 在婴幼儿的照顾过程中,当妻子和老公常常会第一时间选择去站队各自的原生家庭,为自己的父母背书,对夫妻关系的伤害就会不可避免产生,这是让父母和年轻夫妻特别头疼的社会现象。

 

6 原生家庭的父母主宰新生家庭的发展,夫妻互相指责对方及其原生家庭,这是新生儿降临后,新生家庭和原生家庭混战的两个原因。

 

7 确立新生家庭的核心位置,年轻夫妻需要牢牢站在新生家庭的中心位置,继而再去各自面对各自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和问题,而不是让父母来主宰新生家庭,夫妻互相指责对方及其父母,就特别的关键且重要。

 

8 子女是父母的孩子,子女的生命经由父母的生命通道而来,再经由多年在一起生活的融合,我们需要臣服如此:每天累积在一起的影响;父母对我们生命深深浅浅的印染。

 

9 全然接受父母以及原生家庭所发生的一切,包括与此同时呈现的时代背景,每个生命那里因为抗拒而产生的内耗就会安静----我承认我“在”,我“在”红尘世界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里,我“在”跟父母一起,没有这一切的存在,红尘我也就不“在”。

 

10 只要全然接纳了我“在”,不抗拒,不逃离,反而我“是”才有了真实不虚的土壤----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时代背景下的我,我的生命中充溢着原生家庭和时代背景的味道,也是红尘自己的土壤,生命就像一粒独特的种子,种子的外壳和土壤紧紧相连,而不是排异,种子和土壤安然一体,即使土壤潮湿阴暗,于是那颗种子带着如实的“它”的信息,才会破土而出,呈现我“是”的样子。

 

11子女都会发现自己和父母很多特质很像,可很多子女很不喜欢也不接纳父母的特质,那么内外在的对抗就会出现---种子和土壤的排异成了持续性的对抗,到头来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种子没有发芽,土壤没有收获。

 

12总有一类父母会以内在受伤小孩而不是成熟社会人的面貌在各种关系中生活,这就给了子女和另一半非常大的挑战---我们有没有能力给予父母足够的爱和理解以及懂得去陪伴父母。

 

13情绪化的父母,常常只是在给身边发出求助信号:我这里出现了险情,请帮帮我!但父母常常被设定为帮助子女的超人,所以对于子女和身边人而言,常常就会否定父母的求助,继而愤怒于自己父母的幼儿化言行。

 

14接受而不是反抗父母,以及子女自己这里和父母类似的特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战斗才会停止。

 

15面对父母,只是借由父母的存在,走向自己和自己和解之路。

 

16、 把注意力放在新生家庭的成长、发展和壮大上,放在夫妻关系的不断深入连接上,再去做接受原生家庭以及父母的如是的功课,这个主次要分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