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现实,是对你生命能量的极大浪费(meiyayibu—meiya)
(2023-03-03 21:28:39)
标签:
教育 |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这周做的几个咨询,都是有关怎么去接受的议题——接受现实。
你希望自己的出身是官二代,富二代,能从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教导和资源,现实却是自己独自挣扎着长大,
你希望自己月入5万,但是现实是自己目前月入1万多的工作做起来都压力很大;
你期待老公像一棵大树,给你遮风挡雨,给你强有力的依靠,现实是遇到一点事情,他比你还怕,更需要你为他出马献策;
你期待自己可以更有能力,更聪明,游刃有余地处理人际关系,现实是自己只是个普通的人,在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都有笨拙的不足;
你期待自己能把握生活与育儿的平衡,每一天可以从容不迫,光鲜亮丽,母慈子笑,现实是每一天你都感觉急躁上火,一地鸡毛,精疲力竭。
你期待完美的生活,现实却是如此不完美……
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每一天都在发生,我们需要承受住现实对自恋和理想化的打击,承受期待和理想的失落,并为这种失落哀悼。
想生活过好,需要锻炼一颗强大的内心,承接住现实对自恋的损伤,学习摆脱那种我想怎样就能怎样的神仙自恋,学习面对和接受现实,才能更好的应对生活的不如意和挫折。
我从自己的产后抑郁中学到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接受现实。
5年前,我生了女儿,在孩子出月子之后,出现睡眠问题,经常一两个小时一醒,需要抱着睡,不然就一直哭,从此夜晚变得焦灼而疲惫,我努力学习各种婴幼儿睡眠引导的知识,也没有什么帮助。整个人陷入很痛苦的崩溃状态。
当时我还有一个痛苦——婆婆做饭不好吃。婆婆从老家来上海帮忙照顾我和孩子,但她是个不怎么看重“吃”的北方人,也不怎么会做饭,我是南方人,对“吃”特别看重,可婆婆做的饭不合我的胃口。
我每天要照顾晚上频繁醒来的孩子,疲惫不堪,吃饭也吃不好,那个时候我患上了焦虑和抑郁,心里老想着无解的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睡不好?为什么我的婆婆不会做饭?为什么我会这么痛苦?
我一直处在对抗和挣扎之中,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个月,我的产后抑郁一度严重到想自杀的程度。后来我决心放下对抗,试着去接纳现实,告诉自己:我的孩子就是睡不好,我的婆婆就是做饭不好吃。我也去接纳自己痛苦的想法和感受。
接纳自己的现实和体验之后,孩子还是睡不好,婆婆也依然做饭不好吃,但是我内心的感受没有那么痛苦了。
在接纳的基础上,我开始做一些调整,比如让家里人帮忙多看看孩子,我有时间出门散散步;给婆婆写菜单,和老公两个人教婆婆做饭……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睡得越来越好,婆婆也越来越会做饭,而我也走出了产后抑郁。
这段经历让我看到,接纳真的是一剂良药。接纳头脑中的想法、情感,接纳我们的现实,改变可以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可以大大减少我们的内耗,减少自我斗争,让我们更有能量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为什么我们要接纳现实?
因为现实比你大,去否定现实,是一种防御,更是一种徒劳。
不接受现实,和现实较劲的人,是在否定现实,就像《大话西游》的电影中穿越回去,想要一遍遍改写过去的至尊宝,是被时空卡住的人,对自我生命能量是极大的损耗。
接受现实,臣服命运,并不代表无力和软弱,恰恰是释放出更多被卡住的能量。
然后有机会和空间去思考应对现实的策略,积极的行动,从而真正改变现实。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惨淡。
我们的内心需要被安抚,同时,也需要去学习,去创造。
学习去接受现实,去创造更美好的现实。
佛家说,人生即苦。一个人,想要的很多,却得不到,这是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又担心会失去,这也是苦。
因为我们的心总是没法活在当下,不是在过去,就是在未来。
愿你更加积极地活在当下,拥有勇气,面对现实,改变可以改变,接受不可改变的,并有智慧分辨这两者的不同,创造更自在和富有生命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