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221025:我们在渐行渐远的夫妻关系里各自受苦

(2023-01-05 16:49:51)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亚新老师您好,十年前很喜欢听您的节目但没敢参加

 

十年过去了您依然在支持节目,我终于鼓起了勇气,我做事总是缺乏那一份果断和勇气。两年前我生了孩子,开始与公公婆婆同住,生活进入了另一个阶段,问题也开始出现。参加节目我想通过讲我这两年经历的一些事让老师帮忙整理一下自己的内在。

 

两年前生完孩子后我出现了产后抑郁,大概有快两年的时间生活中只有上班,带小孩这两事,老公长期出差,我回家到也不和婆婆公公讲话,自己对生活也没什么热情。觉得融不进婆家的生活,特别是当小姑子一家来家里,他们一家人欢声笑语的时候觉得特别落寞。

 

和老公之间的关系从亲密到冷淡,婆媳关系等问题我都没能力解决好,这期间有几件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事我在节目里具体讲一讲。

 

今年年初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精神已经在崩溃边缘,我开始努力寻找拯救自己的方式。我听节目,看文章,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健身减肥,学习唱歌,大半年下来,外在的我变好了,和老公的关系也从冰冷的状态变成了开始正常沟通。

 

但是我仍然做不到婆婆他们正常讲话,就是话在心里不说,或者话就在嘴边就开不了口的那种。仍然觉得融不进这个家。

 

和老公的关系虽然有了改善,但是我对他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

 

没生孩子之前经常对他撒娇,全心全意想对他好,想到他觉得很幸福甜蜜。但是现在就想着该怎么做才让他觉得我在这个家是有价值的。

 

其实我特别希望能活出热烈的生命,希望能有个幸福甜蜜,欢声笑语的家庭,但是我不知道内在的自己到底是被什么压制住了,导致这些对我来说遥不可及。

 

在节目中里您总是耐心倾听,慢慢引导参与者看到自己的内在,虽然有点紧张但我真的很期待与您的聊天。

 

 

 

 

索引条目:

 

 

 

 

1 我们日常的表达总是带有强烈的负面评判,于是在负面评判下长大的生命,总是容易被评判牵动。

 

2 TA就是这样的人”其实是一句评判的话,里面包含着符合对方如是的部分,也可能包含着自己对评价人的投射,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也是一面镜子,但有哈哈镜活平滑明亮的镜子之别。

 

3 我们从小习惯了借助别人的话语来定义自己,所以别人的一句话就会让自己欢呼雀跃,抑或伤心难过一辈子。

 

4 在关系中,懂得自己理解自己明白自己是最重要的基础,然后身边人的回馈也是重要的明镜,可以正己衣冠。

 

5 身边的爱人是寄托了我们所有幻想、期待和渴望的生命,这份厚重,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两人才可以负担得起,所以美好的婚姻就是促使两个生命彼此成长互相成全的圣杯。

 

6 我们总是在亲密中要,因为我们在红尘层面整体上常常呈现出爱的匮乏。

 

7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只要进入深层,内在受伤小孩就会在关系中出现,需要我们来陪伴、面对和转化。

 

8我们总会在某个生命比如自己的另一半那里,把自己全然投射出去,渴望那个人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这不丢人,关键在于你是否认得你把什么投射出去了,你要认得且要认领那样的自己,只因最终不是他渡,而是自渡。

 

9 自渡为主,他渡为辅,于是渡自己才有可能达成。

 

10 妻子渴望被夫家全然认可和接纳,是源自非常美好的融合渴望,更是来自妻子深沉的爱,丈夫就要做好家人和妻子之间的桥梁。

 

11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就给了我们一生美好的探索之旅---我们怎样在带着一身的伤点痛点泪点卡点局限性点狭隘点去走近自己和爱的人。

 

12勇敢说爱,大胆去做,敞开去表达,义无反顾付出,婚姻之树反而会野蛮生长。

 

13面对误解,最好的路径是敞开自己去澄清。

 

14我们总是渴望另一半把自己放到置顶的位置来爱,这要么是重复过去的体验,要么是重复过去要而不得的匮乏。

 

15我们常常在关系里重复着敞开受伤关闭崩溃----远离的模式,可内心却又极度渴望亲密和融合,于是我们需要看清楚自己的习惯模式,而遵循爱的指引去突破习惯模式,就能创造新鲜活泼连接有爱的夫妻关系。

 

16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于关系,一生持续性自我成长无比重要。

 

17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坚持做好自己的同时,且能跟对方诚实敞开连接,关系才能过关斩将,隔离冷战对抗不会让关系起死回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