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在小孩不是需要被疗愈的病人,而是连接红尘自己和生命本源的天使(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2-11-24 12:14:56)
标签:

情感

分类: 雅心原创团


为《今晚我和你》节目写原创文章有一段时间了。每次选题都颇费思量,因为可以切入的点不止一个。

 

比如一个女嘉宾打进电话说她的害怕紧张。约客户一起外出学习,从出发那一刻就开始害怕,害怕自己把谁漏掉了没有招呼到,害怕自己考虑不周全……等到达了目的地,主办方没有安排就餐,她就很纠结该怎么办才好、外卖到底要怎么点,于是很无措,不知道怎么办。其实客户根本不在意,常常还帮她安排好。

 

平时她的紧张和害怕还藏得住,但遇到一些重大场合就藏都藏不住了。比如大型会议尽管开了很多次,但是她依然紧张;虽然安排妥当了,依然无措和担心,深怕出纰漏。

 

从头脑层面她很清楚自己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即使发生了也无所谓,客户也不会责怪,自己也兜得住。但是内在就是有一个很严苛的声音不放过自己,哪怕细微的做不好都不行,务求周全完美。

 

她说:我很讨厌自己如此的害怕和紧张,我羡慕别人的轻松和从容。这些我这里好像很少出现,甚至没有出现过,总是战战兢兢,谨小慎微。

 

我好想探个究竟,我的那些害怕、那些紧张到底从何而来。

 

其实她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内在那个很严苛的声音,无时不刻不在盯着她。在节目中,在亚新老师的陪伴下呈现的更加清楚。她从小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声音,她不假思索就说出了六个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和婶婶。有六双盯着她不断找她的问题的眼睛,有六张对她耳提面命、喋喋不休的嘴。想想都恐怖!

 

这个为什么似乎是源头,从这个角度去写,去教父母和抚养人该怎样去陪伴孩子对待孩子,把孩子当孩子,不要严厉苛刻要宽容允许,似乎很好写。这样的文章也很多。可是多少父母,包括这位嘉宾自己,知道了很多育儿的正确道理和方式,却依然会给孩子一个需要一生去疗愈的童年!因为“臣妾做不到啊!”

 

法律上讲“谁主张谁举证”,你证明清楚了为什么,于是冤有头债有主,你胜诉,败诉的一方来承担责任。法槌落下,简单直接!但是心理学讲的是“谁痛苦谁改变”,尤其是当我们业已成年,权威人物的声音早已内化为升级版的内在父母,跟权威人物互动的模式早已固化为我们的自动反应,即便判定了是非对错又当如何?

 

所以我还是选择对参与节目的嘉宾说话。这世上从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想活得轻松、从容、自在、喜乐,只能靠自己。自由从来不是被赐予的,而是你发现你本自由!

 

在节目中,亚新老师陪着嘉宾,首先让被要求的自己和内在严苛的自己对话,然后让从小就过度承担的内在小孩对妈妈进行了表达。这是一个口齿伶俐很会表达的孩子,她说:越是盯着我,要求我,指责我,我就偏偏对着来!太烦了!我不想做提线木偶,不想听你们成天叨叨叨!你们只会安排我做一个孩子根本做不了的事情,又不教我怎么做,事后还呱呱呱!每天被你们盯着让我高度紧张害怕。所以从高中我就开始跟你们对抗,我就开始拖延和迟到。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请你们每天给我两个小时的自由!其它的时间我都在努力,但是我需要两个小时来爱自己。

 

短短一个小时的节目时间,亚新老师就陪伴嘉宾通过工作中的害怕恐惧紧张的情绪呈现出内在的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模式,然后回溯到了小时候和原生家庭权威人物的关系及互动模式,并且进入妈妈安排自己做事的原始场景里,让内在小孩直接对原型人物进行舒展的表达。

 

在武汉雅心的内在小孩陪伴中,进入原始场景,让内在小孩直接对原型人物进行表达,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进入内在进行面对和转化的开始。

 

这里进行表达的需要是我们所说的“内在受伤小孩”,而不是红尘自己代言。内在小孩之所以会呈现出“受伤”的状态,就是在过往的经历和事件中,很多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需求没有得到表达和舒展,导致内在能量卡阻和冻结的状态。回到原始场景让内在小孩直接面对原型人物,把未曾表达的情绪感受和需求渴望都舒展地表达出来,本身就是在“修通”和疗愈。

 

这种回到原始场景的直接表达需要进行多次,会一次比一次更加舒展,更加深入。这个不断舒展和深入的过程不仅是内在卡阻的精神实体复苏和能量重新流动的过程,也是呈现越来越丰富真实整体灵动的内在受伤精神实体的过程,更是红尘自己开始连接到内在受伤精神实体并进一步连接到生命本源的过程。

 

所以说对原型人物的表达仅仅只是开始。对于具体事件中的内在小孩,很可能只是通过这样的空椅子技术去跟原型人物进行对话,一方面卡阻的部分得到了舒展,冻结的能量得以流动;另一方面原型人物也会表达出自己的初心和心意情爱的部分,之前的局限点、狭隘点、盲点、伤点、泪点、痛点通过彼此的坦诚相见,可以进行突破和修复,双方握手言和。

 

但是如果仅仅是在这个层面,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内在至少有三千个碎片,有三千个内在小孩,我们一个个地去面对去陪伴,就算是都修复了都疗愈了,还有集体潜意识的家族之伤、民族之伤、人类之伤。把内在小孩当作伤员去一一解救和疗愈,其实是没有尽头的。我们这辈子都在疗伤中度过,永远都无法出院,想想都绝望。

 

局限于修复和疗愈,依然是在头脑固有模式的窠臼里面,依然是把内在小孩当成问题和病人在对待的“愚公移山”模式,虽然感人,但是我们依然在子子孙孙无穷尽的痛苦中不得解脱,谈何真解脱、大自在?

 

就拿这位参与节目的女嘉宾来说,内在小孩已经表达了,我就是要用对抗的方式,跟你们对着来的方式来获取两个小时的自由。事实上她也一直在这么做啊!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对抗,一直拖延,一直迟到,甚至接孩子都能迟到半小时。她也弄清楚了自己紧张害怕无措的根源就是这个内在小孩对严苛的父母的抗议、对自己的爱、想要做自己的呐喊。

 

然后呢?可能会爽一段时间,也可能那个严苛的自己会良心发现,不再盯着自己,每时每刻都挥着鞭子。她就能得大自在和真解脱了吗?

 

固有模式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别说是严苛的自己放下了鞭子,就是真的遇见了无条件的爱、真正的看到和允许、慈悲的懂得和关照,又待如何呢?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学员在团队里,在亚新老师这里都得到了全然的信任和允许,但是呈现出来的生命状态如何呢?前不久有一次线上督导课,亚新老师提前两周就发了通知,并且发了群公告和群待办,只有一个人显示完成了群待办,几乎无人回应。到了收集问题倒计时结束,还有好几个组都没有上交也没有回应。亚新老师要求没有交的小组需要在督导课上派一个人做代表做十分钟的发言,于是又有几个组延时进行了提交,没有进行任何迟交的说明。还有三个组非常诚实地在督导课上进行了发言。

 

当我们习惯了严苛的对待,习惯了被鞭子抽打的方式,如果我们不能真正的觉醒和觉察,我们就只会对鞭子有感觉和做反应的。外界的爱和允许等等并不能直接“疗愈”我们,反而会成为豢养小我的温床。所有的拖延和倦怠、公开或者隐形对抗的背后都有一个伤痕累累、奄奄一息的内在小孩,即使没有了鞭子,但是对抗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有个著名的跳蚤实验:把一只跳蚤放在一个玻璃杯里,玻璃杯的高度对于跳蚤而言不过是小case,它轻而易举就跳了出来。但是实验者在玻璃杯上加了一个透明的盖子,跳蚤经过多次尝试都没有办法跳出;慢慢地跳蚤就开始调整自己的跳跃高度。等到实验者拿走玻璃杯上的盖子后,他们发现,这只跳蚤已经再也跳不出来玻璃杯了。

 

我们所有的限制和桎梏都来自我们自己。“对着干”的对抗模式一旦形成,要彻底瓦解和消除,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真正的系铃人并非内在受伤小孩和原型人物,而是头脑固有模式。内在受伤小孩背锅很久了,更准确的说,内在受伤小孩之伤(殇)并非TA所遭受的对待,而是在头脑固有模式下所产生并且固化的防御机制的反应。

 

我们如果止步在内在受伤小孩这里,就像是那只玻璃杯中的跳蚤,即便移去了玻璃罩,也再也跳不出那个囚禁它的玻璃杯。跳蚤要跳出玻璃杯,就要回归到那个最高能跳1.5米高的本来的跳蚤那里,它知道自己就是能跳1.5米高的跳蚤,不再对玻璃罩做反应。而内在小孩跟原型人物进行表达和互动的阶段,依然是在对限制自己的“玻璃罩”做反应的阶段,从不敢表达到真实表达。

 

这个表达看似是对原型人物的,是对限制自己的玻璃罩的,其实是借助原型人物和玻璃罩来呈现真实的自己的。原型人物如何对待这个勇敢表达真实自己的内在小孩也不是重点,有的会道歉内疚自责,有的会非常生气愤怒,有的会沉默不语……完全看你的投胎技术,红尘父母都不完美,但是不完美的程度不一。

 

舒展深入的表达以及原型人物的回应等等都是为自己去看望和感受内在小孩自己做准备的,这个看望的自己一开始一般都是红尘自己。红尘自己对待内在小孩的态度也各有不同,这也还不是重点,心疼难过的未见得就很厉害,嫌弃讨厌的也不一定就很LOW。红尘自己对待内在小孩的态度和方式只是在呈现自己和自己的关系的起点。

 

既然是呈现,就需要有一个去看呈现的自己出来,就需要一个跳脱出来的内在小孩和红尘自己之外的觉察的自己出来,在武汉雅心的内在小孩课程里我们将这个自己称作咨询师自己。这时重点人物才出场了。

 

也就是说,进入原始场景让内在小孩对原型人物表达的阶段你可以借助亚新老师和其他的咨询师去完成,可以进行得很舒展很深入,可以陪你进去多次,清理得很明亮很干净。借助亚新老师和其他咨询师的陪伴,你的内在小孩可以呈现出非常有爱非常神性的一面,还内在小孩一个整体面目。

 

但是固有模式的转化和固定反应的拆除才刚刚开始,内在小孩作为内在精神实体的对应伤点、痛点、卡点、泪点、盲点、狭隘点、局限点甚至暗黑点的一部分,包括与红尘自己相对应的内在精神实体,本身都是我们跟自己的内在生命本源失去连接之后的产物,同时也是红尘自己回归连接到生命本源的桥梁。

 

如果说内在受伤小孩是“伤员”,那么TA需要的是一个聆听、看到、懂得、允许、尊重、信任、包容、清明、慈悲、智慧、无条件爱TA的“医生”。内在受伤小孩的价值和意义是倒逼着我们去淬炼这样一个“医生”出来。这个医生是谁呢?其实就是生命本源自己啊!连接和皈依到生命本源自己才是咨询师自己要去的方向,当我们活出了生命本源自己,还存在“伤员”吗?那时候我们将体验到我本无病、天下无病。哪有医生,哪有伤员?

 

内在受伤小孩是让我们重新连接生命本源的天使,而武汉雅心的内在小孩支持团队的训练则是一条清晰可见的通过练习空性和唤醒慈悲回归生命本源的路径。愿这位嘉宾和我们都能将这条路走出来,从头脑固有模式突围,回归到生命本源,活出生命本自具足的神性高贵、自在喜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