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好自己,就是给孩子减负(33期学员程银霞——雅心原创团)
(2022-08-22 19:21:47)
标签:
情感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最近这些年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小学生的压力负担过重,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针对中小学生的减负政策。由此可见中国的应试教育真的对学生来说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了。国家的减负政策的初心肯定是好的,但是否真的给孩子们减负了还得另说。至少我身边看到的有一部分家长反而是更焦虑了。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家好像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包括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一方面也会心疼孩子不停的刷题写作业很辛苦,一方面又会觉得,不练不行啊,以后还是要面临高考的呀!
有一次在楼道里碰到邻居送孩子回来见了我就说:“早上孩子起不来,送孩子去学校赶死了!”这是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大的上高中,小的刚刚上幼儿园,每次碰到她都是很赶很匆忙的样子。有时候一手提着书包一手牵着小儿子穿着家居服急匆匆的送孩子去小区里的幼儿园。看她头发凌乱就知道赶时间没来得及梳头。很少见到孩子爸爸,听说是开了一家工厂,早出晚归。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这位妈妈身上了。确实一个人要照顾两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很辛苦!而且有时候在电梯里还听见她在打电话帮忙处理工厂里的事情。那天听到她那么说就问:“现在不是都减负了吗?孩子作业还挺多吗?”我的话音一落那个妈妈一脸愁云的说:“是减负了,作业少多了,可是不练不写这样下去以后怎么办呀?!我觉得还是要多练啊!…”我能感受到这位妈妈像火烤一样的焦虑和担心,那身边的孩子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这可能也是很多家长面对学生减负后的真实声音。从这位妈妈身上我也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记得我们家丫头考上孝高的那会儿,老公办公室的同事回家对他们家孩子说:“我们办公室里一个同事家的小妹妹也考上孝高了!”然后她们家孩子说:“有什么好高兴的?!又要开始三年的牢狱生活啦!”当时的我们听到那句话只是当成一个笑点一笑而过,根本都听不到孩子们已经被学习压的喘不过气了,学习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第一篇第一章给了我们这样的信息:孔子的教育关注人、关注人心,孔子的教育以人为本、以人心为本。古人很早就领悟出学习本来是一件很快乐,很愉悦的事情,但我们现在的学习好像已经偏离这些很远了。
现在出问题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倒回几十年前一般出问题的都是那些学习成绩不怎么好调皮捣蛋的孩子,现在出问题的反而都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现在孩子的压力除了来自学习本身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家长传递出来的压力和焦虑。
还有些孩子是为家庭承担了很多重担,做了家庭的超级小英雄。今晚我和你的节目现场一位妈妈百感交集的跟亚新老师报喜,通过整整一年的学习成长,女儿终于全面复课了!这可能在别人那里看起来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经历过孩子辍学的家长都明白这一年他们经历了什么,是有多难多不容易!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经历了非常大的考验。这位妈妈在节目里说到自己去年8月跟孩子爸爸离婚,孩子爸爸现在孩子已经一岁多了,是欲言又止,也说到之前女儿也是一直在操心这些事情。后面还说到其实跟孩子爸爸早就分开了,之前就想着反正我也没找,那我就拖着不离。确实女儿看到母亲过得这么苦,这么不好,出于对母亲本能的心疼也会去仇恨父亲,去对抗父亲,一天到晚心里都惦记着母亲,操心着父母的事情,哪里还有心思学习呢?每个孩子内在都是天然的爱着父亲也爱着母亲的,但现在为了心疼母亲又仇恨父亲,这样内在就会非常的分裂和痛苦。我曾经也是这样一个在原生家庭中的超级小英雄,直到现在四十多岁了才刚刚从原生家庭中分离出来,那种痛苦真的是生不如死,这一路的艰辛也只有我自己才知道,要不是通过节目遇到亚新老师,走进武汉雅心人本心学的课堂我都不敢想象现在会是怎样的。
节目中的妈妈跟我一样幸运的走进了武汉雅心的课堂,经过一年的学习,当她开始客观的面对跟前夫的关系,也看到自己在关系中拿出了不够好的自己,也看到自己跟前夫的关系也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关。当这位妈妈开始去面对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女儿也发生了变化,就开始全面复学了,也开始对妈妈放心了,转身去忙自己的学业了。这位妈妈还是一位很智慧的妈妈,通过学习马上意识到问题不再女儿那里,所以会在节目中感慨的说,活好自己就是在给孩子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