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师像老师,学生才能像学生(沐白教师E家)
(2022-08-18 18:05:18)分类: 亲子关系 |
01
当父母不像父母
老师还能安心从教?
多少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成了甩手掌柜:
老师们一定听过家长说这样的话:
“老师,我家孩子不听我的话,我现在把他交到你手里,一定要替我好好管他!”
“老师,我没文化,平常没时间管教孩子,我现在把他交给你管了。”
“老师,我交了那么多学费,你就要把我的孩子教育好。”
……
现在越来越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就当了甩手掌柜,或许是迫于无奈,或许是不想花太多精力在家庭教育上。
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无形的压力,会导致有些人直接跳过了父母的责任。
很多父母因为工作忙碌等原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家庭教育上转移到赚钱养家上。
有些父母甚至认为只要买了好的学位房,上了好的学校,就可以把一切问题交给老师了。
然而家长们忽视了一个问题,良好的学校教育也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基础上的。
因为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最后开花结果!
多少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地篡夺老师的权利:
现在越来越多家长不像家长了,动辄投诉、要求更换老师。
曾看到一则报道,一名老师让破坏课堂纪律的孩子罚站,家长就跑到学校向老师兴师问罪,不依不饶,结果老师被停课检讨。
去年也有一名小学女教师因罚站迟到学生,被家长报警后带到派出所关押起来调查了7个小时。
河南一名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把默写古诗的成绩发到班群里,引发了部分家长的不满,被告到教育局里去,逼得老师主动写下辞职信。
类似于以上这样的新闻,我们经常能够看到。
一旦孩子在学校里受了委屈,家长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就跑到学校里面质疑老师、投诉老师。
而老师最怕的就是家长这种行为,因为不管对与错,老师一旦被投诉,学校就会着手调查。
老师最后不是被批评,就是受处罚,严重时甚至会丢了工作。
很多小事情,都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而家长一旦来学校闹,结果对家长、老师和孩子都没好处。
孩子换一个班级或者换一个班主任,又要磨合一段时间,多少都会有些不适应,甚至耽误学习。
希望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不要当甩手掌柜,也不要过分苛责老师,要相信老师,与老师并肩,让老师安心从教。
02
当老师不像老师
教育还有希望吗?
多少老师成了学生的贴身保姆:
有老师在我们公众号留言说:
“我是一名班主任,带的是乡村中学的初中寄宿生。
每天要查寝,查寝时提醒男生刷牙、洗脸、洗脚、换袜子,鞋子放寝室外晾晒。提醒女生刷牙洗脸、洗脚、洗屁屁,换内裤。
放假时,提醒被单要全员带回家里洗,鞋子带回家洗,天热准备蚊帐,天冷加被子。
我一直没闹明白,这些事不是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吗?
尤其是我们班有孩子大夏天的不洗澡,家长给我电话:老师,我家孩子不洗澡,你帮我说说他咯,醉了!”
作为一名初中的班主任,她需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教书,还要负责学生们的衣食住行等等。
可是老师也是人,每天要管理那么多学生,她又怎么能面面俱到呢?
多少老师在学生面前丢失了尊严:
曾看到一则新闻,某中学的某老师上课时,发现有学生在其背后贴了张“我是乌龟,我怕谁”的字条,还在上面配有乌龟形象。
这位老师觉得受到侮辱,与贴纸条的学生扭打起来,因为这件事这位老师被开除了。
还看到一则新闻说,一名老师未及时回复家长的消息被家长在群里辱骂,并且冲到学校,闯进老师的办公室对她边骂边打,还口出狂言说:“我能打老师,老师不能打我。”
这位老师是刚刚毕业的新老师,带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从事了老师这个职业,可她却因为没及时回复家长遭受打骂。
老师就算对学生一片赤诚之心,也会慢慢被这样的家长弄得消磨殆尽。
当老师丧失了应有的权威和地位,祖国的下一代将陷入无序的野蛮生长。
如果从教者没有尊严便失去了精神支撑,必将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教书匠”!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人拜师时,要在孔圣人画像前三叩九拜以示隆重。先生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哪怕太子不尊师也会受到责罚。
以前的学生怕老师、敬老师,现在的学生别说敬老师了,对老师直呼其名的也有不少,甚至还有一些同学给老师起外号。
如今,教师行业慢慢演变成“服务行业”,学生更多像上帝一样,打不得,骂不得,批评不得。
如果老师在学生面前没了一点尊严,那么他又如何树立威信?
有老师直言,现在的学生,老师是不敢教,不能教,也教不了啦。
学生和家长如果如此不尊师重道,那我们的教育还有希望吗?
03
最好的教育是
父母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
教育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同时也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学校教育,需要的是家庭教育的助力,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一名当了十年班主任的女老师说,她对教育的最大感慨是:
“许多家长拒绝主动与学校接触沟通,他们只想利用家长会了解一切,但是他们不明白,家长与学校的配合来源于日常,彼此之间协调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能自然地健康成长。”
在教育中,父母和老师其实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父母不能以老师的思维对待孩子,也不能轻易干涉老师的教育方式。
当然老师也不可能像父母一样,事无巨细管着学生,何况老师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这样管学生。
所以,父母和老师都应该明白自己应该负责什么,分清界限,两者之间配合好才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加出色。
家长需要多站在老师的教育去理解老师,有问题多跟老师沟通,不能一遇到问题就一味指责老师。
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唯一希望孩子学习好,以后能出人头地的就是老师。
所以,请家长要相信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要懂得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的形象,不要总说老师的不是。
老师和父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而老师在孩子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起到的教育作用必不可少。
父母和老师,都应该积极和孩子参与到学习的世界中,跟孩子一起成长。
最好的教育关系应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
家长懂得主动靠近学校教育,老师懂得全心配合家长,这样老师与家长之间才能形成一道友爱墙,共同陪伴孩子和熏陶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支持老师,就是间接支持孩子。
永远不要低估家长和老师并肩“作战”的力量,那不是简单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十倍的力量。
家长对老师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老师也自然会对孩子多些包容和耐心,最终受益的就是孩子。
要知道学校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天堂,家长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代替老师,所以家长一定要支持老师。
家校合作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就会越成功。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师像老师,学生才能像学生,教育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