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20621:你是父母,就做父母,别做孩子的课外老师
(2022-08-15 17:33:52)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老师,您好!
非常感恩生命中有您这样的一位良师益友,总是在我失意的时候支持我,鼓励着我成长,
想跟您聊聊最近自己的一些感触,就是觉得自己有时候有些方面感觉很无力的。
今年因为重新回到职场工作,更多的精力都是用来自己学习和适应的新工作,很想努力提升自己能力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所以对孩子的学习,我以前还检查作业签个字,这个学期老师没有强调非要家长签字,我基本上就没怎么管了。
他爸爸在工地上负责人,比较忙,工地也有点远,所以也不是每天都回家。
看到孩子以前放寒假的时候早上都睡到十点起床,可这个学期开学都不需要我们去叫,早上他自己就能起来,很多时候比我还起得早,自己在外面过早,自己上学,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他很好,空气锅自己做吃的,都蛮会弄,自理能力很好,所以看到这些我也把他呈现出来的变化描述出来表扬他,每天早上他出门上学,出门时还抱抱他,他也感到蛮幸福,感觉我们各忙各的还蛮好的。
一方面是自己精力有限很多方面顾及不过来,另一方面我发现学习这一块其实也不擅长,也想让他自己学会管理自己,并且看到他的作业都按时完成,老师在群里发的没有交作业的名单里都没有他,我觉得自己不操心,孩子能这样就可以,我本来就属于那种佛系的妈妈,学习方面没有对他很严苛,也没想因为学习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
最近有一个感触就是第一次当妈还真是没有经验,正好在新公司我做的是培训工作,给我们的家庭早教师讲一些关于心理学的课,比如说如何适应新生儿出生后给家庭带来的变化,婴幼儿常见疾病的护理,安全常识以及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等等,也听了我们公司其他同事讲育婴早教的课程。就会把自己生孩子养育孩子的经历回顾一遍,比如说产后抑郁,其实我情绪方面当时也有的一些症状,并且回看觉得在养育孩子方面也会觉得有一些遗憾:
比如说还没有临产我就提前住进医院选择了剖腹产,医生说我条件这么好,完全可以等到发作了自己生,但我娘家当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以至于我父母都特别担心我和孩子的安全,怕我发作了一个人在家出什么意外,我知道他们不能再受什么打击了,所以也是为了让他们安心,我就坚持提前去剖腹产了。比如母乳喂养,剖腹产后第二天医生要我给孩子哺乳,自己伤口也疼,都不会正确姿势去给孩子喂奶,再加上没有奶水,孩子吸得大哭,我自己也特别的烦燥,所以就没有坚持给孩子喂,等过二天产奶了,但孩子吃奶瓶习惯了,他就不吃乳头了,也试了几次,孩子一哭我就急,就选择吸奶器吸出来冷藏,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温热喂给孩子,也蛮麻烦的,那个时候蛮辛苦的,我记得有一次晚上我把孩子给奶奶睡,我晚上没有起来挤奶结果就发生了乳腺炎。后来婆婆帮我们把家里孩子和家务都料理得非常好,我就想与其闲在家,那还不如多赚点钱,所以产假都没休完就主动提出返回工作岗位,工作之后特别忙挤奶也不方便,没有坚持多久就断奶了,孩子一岁不到我就主动申请倒班了。
当时这样的选择确实能多赚一点钱,可是现在想想也是有得有失,后来孩子从小就体弱多病也有一部分的原因。
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我还记得我和他爸当时背去医院检查,他爸背得很吃力,眼看着背直起来孩子要摔下来,所以我就接过去,我也背得很吃力,但也想办法撑着尽可能把自己上半身弯得更低,不让孩子掉下来,我记得一口气背到CT室,我坐在CT室的门口喘了半天气缓过气来。
现在想想孩子受了蛮多罪,自己累点都不算什么。
因为这份工作我也看到自己陪伴孩子成长还有很多方面是没有做好的,比如亲子绘本阅读,这一方面我是缺失的,虽然我也给孩子买绘本,也买了很多他感兴趣的书,比如他小时候喜欢车,我蛮舍得给他买书,买车,但可惜都没有静下来好好去陪伴孩子体验那种很美好的亲子阅读体验。
上周发现孩子数学三单元测试没有及格,我当时还是很焦虑,我就想110分的卷子,连60分都考不到,那就相当于数学三单元大部分的知识点他都没有掌握,我当时还蛮焦虑和无力的,因为小时候学数学我就很头疼,因为不会所以觉得很难。孩子数学不好这个学期开始我还在外面给孩子报了一个数学补习班,那天我跟补习班的老师沟通了一下,当时头疼也跟老公吐槽了一下,他也安慰我说辛苦了,我家庭关系还不错,婆婆也关心在生活上支持,小叔子也很乐意让孩子放学过去吃晚饭写作业,不会的题目他可以给孩子指导,所以无力的地方,我就不是用力退出来让其他的力量进来。我自己的工作上面适应得还蛮好,同事领导都对我都非常好,也很信任我,我也想用心做好,一方面很清楚可能我以后会往心理学,往家庭教育方面发展,但前些天因为孩子学习感觉特别无力的时候,我还自嘲连自己的孩子都感觉到无力,怎么能做好呢?但通过分享自己也看到那么想去帮孩子搞懂知识点,是以前小时候我面对那些学习的知识点不会不懂也没有教我没有理解我帮我,是我自己小时候的内在的渴望和需要。
索引条目:
1、父母不是科任老师,孩子学知识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在学校完成----父母是父母,老师是老师。可惜的是父母希望老师当父母,比如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当甩手掌柜,陪伴孩子精神心理健康等事指望老师;老师希望家长当老师,比如让家长改作业等,这是位置和次序的错乱,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和混乱。
2、很多家长辅导孩子学习,常见三种状态:事无巨细当保姆;摇身一变为各科老师指导孩子知识点学习;全方位管理当监工。这三种最糟糕的方式,很多家长都乐此不疲在毁掉孩子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3、归根结底父母和老师是分工明确的合作关系,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和智能成长: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做好专业的训练和教授;父母孩子成长物质的提供者,精神心理上的观察者和陪伴者,心灵世界的连接者和促动繁盛者。千万不要混为一谈,而是各负其责,孩子的人生和前途都错不了的。
4、孩子十年寒窗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止于985或211之类的一纸录取通知书,而是借助于学习,将一个个孩子美好的生命锻造出来:坚韧,坚持,不断提升自己,面对困难积极应对,面对荣耀坦然拥有,找到最符合自己生命心性的事物去投入钻研,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一个生命以及想要活出来的自己是怎样,也就是说,学习只是一叶扁舟,将我们的生命送达到何处才是最终的目的,而不是一纸文凭是哪所学校的,因为学校也是一叶扁舟,不是彼岸---这本身就是学习过程里呈现出来的意义和价值,只是很多家长、老师和社会都看不到而已。
5、父母只需要做好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工作,情感上连接孩子提供内在的情感支持为要务,各科学习的事情交由学校老师和孩子去共同完成,做父母反而是清明轻松又自在。
6、很多父母既当父母又当老师,职责不明,界限不清,结果什么都没做好,反而疲惫不堪焦虑难安,只因没有明白父母的位置和职责。
7、在日常孩子会呈现很多独特而美好的部分,父母要善于捕捉并且拎出来给孩子看到,让孩子一次次看清楚自己的独特和优势,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并且善于运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去面对外界的风雨。比如有的父母总是说孩子脆弱,可是实际情况是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坚强和承担,也不会将之清晰和具体化,于是孩子晕头晕脑,父母也混乱焦虑。
8、每个孩子那里都有着无比丰富的生命资源和优势,足以应对很多日常的挑战,只是我们父母不知道怎么陪伴孩子做好这件美好的事情,因为做父母的也没有体验过。
9、孩子学业优秀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是孩子生命优秀才是最终要去的彼岸。
10、很多孩子学业上可能不拔尖,但是生命优秀这一块却早就出类拔萃,可惜的是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鲜少提及,为之提供发展繁茂的空间更是寥寥无几!
11、没有谁是完美父母,伤害孩子是不可避免,往事不可追,当下尤可为!陪伴孩子走好生命优秀这条路,父母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不可犹犹豫豫浪费光阴!
12、孩子生命优秀的基本保证是孩子身边有生命优秀的父母,或者其他生命优秀的重要他人。
13、生命优秀的孩子,在红尘生活,也会鹤立鸡群,这反而才是孩子一生“长治久安”的保障。
14、父母真的要学习和提升自己,做一个生命优秀的父母,对于孩子和自身,都是美好无比的事情。
15、当我们没有面对自己的功课,孩子那里出现同样的状况之时,我们就会再次陷入痛苦无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