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确实很重要但是父亲决定不了我们的人生(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2-07-26 18:39:59)
标签:
情感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19世纪中的一个星期六,雅各布弗洛伊德这位布匹商人走在弗莱贝格市的街道上。这是奥匈帝国的一个小城镇,位于现在捷克布儒诺市的南边,如今改名为普利伯。
那一天雅各布穿着整齐,还戴着一顶新的绅士帽。他走在街道上,拐进一个转角,忽然发现前面有位男士挡住去路。
那个时代的马路是马车奔驰的泥泞道路,旁边仅有窄窄的人行道。雅各布犹豫了,他不知是否要坚持自己的尊严而要求优先。在那一剎那,那个男子比他还快速,还更自认有尊严和优越性,举手一挥就将雅各布的新帽子挥到烂泥巴里,大吼骂着:“滚下人行道,你这个犹太人。”
日后,当雅各布向儿子重述这件事时,他总是在这里停下来。但小西格蒙希望听到更多,总是问:“那你怎么办?”
雅各布十分平静地回答他的小儿子说:“我走下人行道,然后捡起帽子。”
这个儿子,小西格蒙,也就是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这个故事出现在他的重要弟子恩斯特.琼斯的书里,也就是弗洛伊德去世后的第一本重要传记里。
在琼斯看来,这无疑是弗洛伊德性格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当雅各布回答小西格蒙说他只是捡起帽子时,那个他心目中理想的父亲,从此就消失了。在这之前,他的父亲在他心目中一直绝对完美的男人。如今,忽然出现了一个巨大裂痕。小弗洛伊德的内心深处,彷如是一棒沉甸甸的铁棍击落下来,从此决定性地改变了他的路。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理想父亲在儿子心目中消失了,而一个心理学大师在这个世界降临了,平庸的父亲却无意中创造了一个伟人。再来说说一个伟人父亲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李白,杜甫说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但是他的诗千首里面鲜有提及他的父母兄妹原生家庭的,其实他四川家中兄弟姐妹一大堆,他排行十一,他几乎是只字不提,李白还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个夫人就是湖北安陆许氏,所以他“隐居”安陆十年之久,许氏为他生了两个孩子,他把许家的家产败光了,许氏也死了之后,就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山东,又娶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宗氏,宗氏为他带孩子,他继续浪迹天涯,寻仙问道。和陶渊明、杜甫不同的是,他的诗歌里面很少有亲情的表达和家庭生活的记载,他对神仙和朋友比对妻子儿女有兴趣得多。如果从为夫为父的角度来看,李白简直就是一个妥妥的酒鬼、浪子和渣男。
可见,伟人也不一定有个好父亲,伟人更不一定是一个好父亲,就连身为心理学家的弗洛伊德在自己的女儿眼里也不是一个好父亲。
一位人到中年、已为人父的男嘉宾打进《今晚我和你》节目的电话,说到父亲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他的深刻影响,在他心里父亲就是让他有隔离、有对抗、有愤怒又不敢表达的狮子,而他则是一只害怕的小白兔。这个狮子的意像是关于理想父亲的绝佳隐喻,明眼人都能看到,一个狮子父亲怎么会有一个小白兔的儿子呢?而小白兔又怎么可能走近狮子呢?小白兔儿子要走近父亲,唯有让自己也成长为狮子,或者让那个理想的父亲碎掉,看到并接纳那个真实的小白兔父亲。
想起一部风靡全球的动画片《狮子王》,小狮子辛巴有一个真正的狮子王父亲木法沙,而且狮子王木法沙绝对是一位理想甚至是完美的父亲,他既威严且充满力量,又慈爱且充满柔情;给予辛巴足够的尊重和自由,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跟他分享关于做国王的责任和忠告;贵为万兽之王,也花时间陪伴辛巴玩耍,进行温馨又亲密的亲子互动;当辛巴遇到危险的时候,不顾一切地去营救,哪怕牺牲自己都在所不辞。
但是,即便辛巴有这样一位完美的父亲,有如此完美的温暖又有边界的父子关系,有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但他成长路上的挫折苦难一点也不少,一样要穿越重重障碍才能真正连接和拥有父亲。
说这么多,我绝非要否认父亲对于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的重要性。恰恰相反,在每个人的生命里,父母都是最重要的他人,正如亚新老师所说:困扰我们的诸多问题都和原生家庭中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和父亲的关系、和父母关系质量有关。而是想说,父母对我们的生命成长再重要,也是重要的“他人”,他们会对我们的生命成长产生深刻且长远的影响,但也只是影响,而非决定作用。决定我们成为怎样的自己的,只有自己,而非任何重要他人,哪怕是父亲,或者母亲。
令人遗憾的是,像狮子王木法沙这样的理想父亲在现实生活中简直是凤毛麟角,美好的父子关系亦是可遇而不可求,幸运者的父亲就成了照亮自己人生旅途的一束光,而不幸者的父亲就成了自己生命中爬不出来的马里亚纳海沟、翻不过去的喜马拉雅雪山。
在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浸淫十年之久,见证了太多与父母连接和解的奇迹,包括我自己在内,但是我也越来越警惕头脑固有模式下的一种“疗愈逻辑”——只有和父母和解了,我的人生才会好起来——这种单向直线的思维模式是巨大的陷阱,使我们的外抓越来越厉害,执念越来越深。
将规律性的总结观念化,然后继续用升级的观念去主导生活,这依然是头脑固有模式的老路。我们还自以为是在掌握了规律,遵循规律在生活。
在跟父母和解之前我们能不能过好自己?当然是可以的!而且当我们有能力将自己过好,自然不必再找父母背锅,关键是在将自己的生活过好的过程中,深深体验到承担起生活的种种责任和重压是多么的不容易,从而深深理解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所谓和解就已经在发生。在电视剧《都挺好》里面,最终是最不受待见的女儿苏明玉选择放弃事业,留在家照顾父亲,看起来多么不公平,但苏明玉却说:这挺好!为什么?因为在苏家三个子女中,她是被生活捶打摩擦最厉害的一个,也是经过历练之后在社会化方面最成功也是心智水平最成熟的一个,她最有资格来完成和解,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安宁!因为和解是主动的放下,而非被动的赐予!
而更深层次的内在的和解,需要借助父母这个生命中最初始也最重要的媒介和桥梁,去勇敢探索自己,对自己敞开和接纳,回到原始场景和人物那里去面对和转化。很多人卡在这一步,其实是因为缺乏一个稳定的、清明的、慈悲的、空性的自己作为看到的主体和接纳的容器。如果你连一个正常的独立的承担的成年人的心智化程度都没达到,又谈何连接生命本源自己呢?就像你穿都没有穿好衣服你拿什么脱呢?
所以,在《今晚我和你》节目中和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里,亚新老师一直强调两条腿走路,借助专业力量回归内在去面对转化和在每一天的红尘日子中扎根工作和生活,在汗水中成长,在烟火中淬炼,二者缺一不可。唯有如此,我们终有一天会发现,父母给予我们的不论多寡好坏,都是包装不同的礼物,所有的幸福与苦难,都需要一颗通透澄澈的心才能真正去连接和拥有,那一刻,涌动的都是一样的感恩的泪水!你会看到,就像在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课堂的与父母连接的支持团队里,亚新老师通过一个体验环节向我们揭示的父亲身上的那个1一样,这世上真的只有一个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