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面对一个“不靠谱”的老公(12期学员如烟——雅心原创团)

(2022-06-27 16:38:56)
标签:

情感

分类: 雅心原创团


如何面对一个不靠谱的老公?这是一位妻子参与《今晚我和你》节目提出的问题,我将不靠谱三个字打上了引号。因为这只是不靠她的谱,也就是按照她个人的标准条件来衡量,判定为老公为不达标。

 

她主要说到的是老公醉酒的事情,节目中她说到她能在节目里来说这件事本身就是她学习成长的一个结果,换做之前她会觉得这是很丢人很丑的事情,家丑不可外扬,只会自己忍受,是绝不会为外人道的,更不用说到电台节目里来说了。

 

在她这里的丑事,在我这里却是寻常事,因为我家有一个经常喝得人事不省、记忆断片的老公,每次被朋友同事架回家中,总是会再三确认:这是我的家吗?我说:是!接着再确认:你是我老婆吗?我说:是!然后就放心地瘫倒,我还来不及准备盆子,就吐得一塌糊涂。

 

  被担架直接从酒桌抬到医院,也不是新鲜事。第一次打120,我发现不管是酒店的服务员还是120的医务人员都见怪不怪,业务纯熟,第二天他酒醒了成了我们的谈资,还一起笑着感慨,原来醉酒急救的人这么多!

 

小叔子也爱饮酒,弟媳妇深恶痛绝,看我对待醉酒的态度如此安之若素,她很是吃惊!问我怎么如此纵容。其实我倒是对她的过度反应颇为诧异和不安——每次小叔子醉酒就连同送小叔子回家的朋友一起破口大骂,拒不开门,半夜打电话给公公婆婆,喊他们去处理。真的是闹得举家不宁。于是婆家即便是吃年饭都禁止饮酒,谈酒色变,但小叔子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酒瘾患者,数次被送进医院强制戒酒。

 

   老公每每在家自己独自一人浅斟慢饮之时,就会想起这个令人头疼的小弟,就会感慨,幸好是遇到了我,要是我如同弟媳一样对他饮酒绝对禁止,不留情面,要么我们会因此分道扬镳,要么他也会和小弟一样变成借酒消愁的瘾君子。

 

   我说,这要感谢我妈。我从小看着我妈照顾醉酒的爸爸。每次爸爸喝得醉醺醺的回来,我妈听到他格外沉重的脚步声就能分辨出爸爸喝醉了,然后一边要我准备盆子,一边急忙去开门扶我爸爸。我熟练地把盆子放在爸爸妈妈的床边,看妈妈把爸爸扶上床,妈妈笑着对我说:你爸爸今天又要“下猪娃”了!

 

所以醉酒在我们家就是一件寻常事。我们看着平时严肃正的爸爸醉得东倒西歪,口齿不清,看妈妈一边拿热毛巾给爸爸擦脸,一边又好气又好笑地跟爸爸打趣:今天要下几头猪娃啊?就捂着嘴巴偷偷地笑。

 

而弟媳妇之所以对喝酒深恶痛绝,是因为她爸爸也是一个“酒鬼”,她妈妈跟她爸爸为喝酒吵了一辈子。

 

同样都饮酒也醉酒,为什么弟媳妇的父亲和丈夫成了“酒鬼”,而我的爸爸和老公却被人称作“酒神”呢?学习心理学之后,我知道问题出自哪,就是越控制越失控,越抗拒越持续。

 

喝酒和偶尔醉酒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至少在我妈看来是这样的,喝酒就有可能喝多,喝多了就会醉,醉酒了就会呕吐,吐了她就用盆子接着,然后给爸爸倒水漱口,给爸爸擦脸,然后冲洗,拖地……第二天爸爸酒醒了,没胃口,给爸爸熬粥,做清淡的菜……

 

在妈妈这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醉酒了就照顾,没有对醉酒的行为进行任何道德批判,也没有因此产生任何焦虑担忧,没有对爸爸进行任何指责打击,也没有打着醉酒伤身的名义去劝爸爸戒酒。爸爸也没有因为妈妈的“纵容”就得寸进尺,还是该应酬的时候就应酬,该多喝还是得多喝。平时在家也偶尔小酌两杯,从不馋酒好酒。

 

于是我在妈妈身上也习得了她对醉酒的态度还有她的应对和处理。我不会觉得醉酒失态是丢人的事情,也不会对醉酒之人产生厌恶之心。

 

你看,至少在醉酒这件事情上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谱。这位参加节目的女嘉宾觉得醉酒的老公不靠谱,而我妈妈从来没有觉得我爸不靠谱,我也不会觉得老公醉酒就成了一个不靠谱的人。虽然他醉酒不如李白斗酒诗百篇,也没能像武松沽饮十八碗之后景阳冈上打死老虎,但是每每看他醉的不省人事还不忘反复确认这是不是我家、你是不是我老婆之后才彻底躺平,我心里都会有一股暖流涌动。

 

所以当我们觉得对方不靠谱,不是要如何面对一个“不靠谱”的老公的问题,而是要借助难以面对和接纳一个不靠我们的谱的老公,来审视一下我们自己的“谱”靠不靠谱,抱着自己的“谱”,丢掉如是的人,这种做法靠不靠谱?

 

非常让人感动和欣喜的是,这位嘉宾从之前的嫌弃隔离,到现在开始主动地想听听男人的声音,试图从男性世界的视角来看看男人醉酒的事。

 

但这次是醉酒,下次可能是投资失败,再下次可能是开车和人发生口角……

 

走出自己的封闭和狭隘,看到更大的整体和真相,这自然是一条必须和正确的路。只是,如果我们始终抱着自己的“谱”,自己的评分标准去给另一半的各种言行打分,我们就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评判者和考官的位置,于是就像嘉宾说的,老公就总像一个拿着不及格的考卷回家的儿子,而她就成了养了一个不争气儿子的妈,而且这个老公“儿子”比孩子还要让她操心。能不累吗?

 

我们到底是要另一半靠谱,还是允许他如其所是呢?要知道,如果我们总是拿着自己的谱去跟对方互动,妻子有对一个男人的谱,老公那里也有对一个女人的谱。这样彼此量来量去,调整来调整去,就这样谱就我们的余生,会是何景象呢?

 

在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的初级班,讲头脑固有模式下的互动模式,亚新老师常常会让夫妻或者父子直接讲因为一件事情所产生的冲突,然后用垫子来代表经亚新老师拆解出来的冲突产生过程中各自所秉持的观点、原则、标准(谱)以及各自逻辑下产生的判断及其情绪等等,于是双方手中抱着的垫子越来越多,两个人就越隔越远。清晰呈现出头脑固有模式下我们是怎样坚守自己的原则、标准然后产生问题再盯着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入问题的海洋做困兽斗,与我们的初心越来越远,南辕北辙。

 

就像这位女嘉宾,是那么想把生活过好,但是老公一次酩酊大醉就可以让她失望透顶,她说:老公的不靠谱的事情,经常在会在生活中发生,每每都会让我感到对生活很绝望。对老公,感觉就像一个永远玩不醒的孩子,永远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刻,给你一个惊吓。就像一个时不时拿着一张糟糕的试卷回家的孩子。

 

面对这样的老公,我很无奈,很想帮助他,改掉我认为不好的毛病,但是,他很顽固,我无法改变他,也无法预知他,何时何地会出什么状况。

 

虽然,他酒醒后,告诉我他会戒酒,但是,我虽然有些高兴,但更多的是依然不敢相信他的话。一方面,高兴他能自己意识到问题,能够愿意去调整,一方面也打个大大的问号,不相信他能做到。

 

幸好在团队里学习过,现在面对这样的老公,我尽量去理解,去包容,但是,感觉这个功课依然很难,我很难改变他,也很难去改变自己降低生活的标准。

 

如果她和老公之间一直隔着她自己的“谱”,她继续当着摆“谱”评分的考官,这样的生活一定会继续。真的就是望不到头的绝望——无法改造老公,自己改变也难。因为我们的“谱”都来自我们各自的原生家庭和原始家族,真可谓源远流长。

 

我们是要继续抱着自己的“谱”,继续聚焦在“谱”上做文章,还是放下各自的“谱”,直接去靠近和拥抱对方那个活生生的人呢?

 

在亚新老师的陪伴下,这位女嘉宾也意识到可能需要放下对老公的内在标准,接纳“不及格”的老公,然后靠自己的能力去把生活过好,但是又出现了问题,她会发现自己也能力不足,无法弥补老公所不能满足她的那一部分匮乏和渴望,于是还是会意难平啊——你要是做好了我不就可以吃现成的吗?

 

男人如果抱有这样期待会被耻笑为“吃软饭”,但是女人的这种期待和要而不得的抱怨却是这么的理所当然,可见我们的“谱”有多大有多深,除了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原生家庭、原始家族的影响传承,还是民族、文化、社会乃至人类、人性等等早就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深植的部分。

 

嘉宾的困境是因为她依然是抱持着自己对于“生活过好”的“谱”,并继续按照自己的“谱”解决“好生活”的问题,那么你不行我来,但是我也不行,于是就卡住。

 

亚新老师给出的建议是从过去被动的等,到现在的恨不得主动“代”他去完成自己的期待,还有另外一条路,就是“陪”。

 

怎么陪呢?首先承认和拥有对方的按自己的谱所打的59分,虽然按照自己的标准这59分无足轻重,但是这59分也是这个男人殚精竭虑、鼻青脸肿,拿出了自己的百分之百、拼了老命奋斗来的。

 

然后通过看到自己在职场上的不容易去看到那个也是伤痕累累不得不铩羽而归的老公,那个拿着不及格的卷子垂头丧气走进家门的老公也是那个在职场上总是不能坚持的自己啊!女人坚持不了可以回家期待老公去开疆辟土、建功立业,撕掉性别的标签,我们要怎样对待另外的自己呢?还要继续高高在上、理所当然吗?

 

“陪”才是面对“不靠谱”的老公的正确姿势,当我们真的用生命去感受生命,用生命去陪伴生命,我们抱着不放的关于“好生活”的谱也会不知不觉地放下的,因为我们会真切感受到,相互陪伴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当我们有能力看到当下已经是最好的生活,之前“谱”里的那些附加的房子、车子也会作为顺带的礼物接踵而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