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母女之间命运的轮回要怎么破

(2021-02-01 20:22:35)
分类: 亲子关系


昨晚参与者是位母亲,说到女儿的婚事,几度哽咽。

 

男孩家境优渥,无论长相能力等她和老公都很满意,男孩非常喜欢她女儿,男孩家长对女孩也很满意,非常想早点让孩子结婚。可是女儿没感觉:长相她不喜欢,没眼缘,交流起来,常常牛头不对马嘴,非常困难。

 

于是妈妈跟女儿彻夜长谈,女儿态度松动,答应跟男孩再处处,后来男孩家里帮助她家里把房子尾款付清,也把一个项目许诺给她家里去做,两个孩子后来就订婚拿了结婚证。

 

可是后来女儿哭着对爸妈说很恨父母,觉得爸妈为了钱把她卖了!

 

女儿的痛苦一下子让妈妈泪流满面:当初她也是被自己的父母这样架着,嫁给了她的老公!自己当初对老公也是不喜欢,不满意,离也离不了,过又过不好,直到今年才放下跟老公的纠缠,内在开始稳定,和老公才有相对平静安稳的日子。

 

所以看到痛苦的女儿,就像看到曾经一样花样年华痛苦的自己!

 

看到女儿即将和当初年幼的自己一样不情不愿进入婚姻,要花几十年的光阴去降伏自己,跟一个没有感觉交流困难的人过一辈子,虽然自己最终和老公关系变好,可是其中漫长的痛苦,让妈妈对此过程心有余悸,更是对女儿要经历的痛苦心知肚明却又不知所措!

 

所以妈妈在节目现场失声痛哭!

 

可是妈妈和女儿又知道此时退婚,难度太大,虽说女儿哭着说爸妈逼自己莫名其妙成为二婚,意思是过不下去肯定会离婚的,可是女儿也在努力调整自己去适应老公,可是她还是感受到老公(男孩)不懂她的痛苦!不知道怎么走下去!

 

如果是我年轻时候我会建议妈妈想办法推迟举办婚礼,甚至取消婚礼,现在的我深知事情走到这一步,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很复杂。

 

简单是因为可以从心而动,复杂就在于要去承担现实的重负,简单就在于也可以去接受发生的一切,复杂就在于这一路就要降妖伏魔,自己和自己讲和!

 

做选择,相比较去承担选择的后果,一般要简单得多。

 

母女在婚姻上走着相同的路,体验相同的苦,如果不悔婚的话,那么接下来要怎么走呢?

 

是重复走妈妈几十年的痛苦纠缠对抗的老路,还是能走出不一样的新路?

   

    第一、女儿要承认一个事实:

   

    不管外界的力量如何裹挟我们前行,只要不是明确坚持且坚定说不的,哪怕外在呈现出来的是半推半就,也都是自己的决定,不能让外界背锅,这才是如是的真相。

 

一般而言,表面上父母代替我们做了决定,我们被动接受,于是被动就成了武器——自己过的好,相安无事,过得不好,甩锅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就是因为你们!!如果不是你们当初强压我,我就不会痛苦!

 

父母常常被怼得无话可说。

 

所以反抗到底的孩子,其实是父母的救赎,听话的孩子有时候是控制性父母的魔咒。

 

因为没多少听话的孩子能从受害者角色里出来,都无法看到一个事实: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一旦你接受,那就是你自己的决定!外界的力量能在你那里起作用,归根结底也是你允许和接受的,其实和父母,和外界都没有关系了。

 

这个是亲密关系里的黏连状态,子女和父母常常无法剥离。

 

于是借助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解决。

 

父母可以强迫,也可以控制,这是父母的无意识,子女哪怕被动接受,这就是自己的选择,跟父母无关,完成课题分离,不能接受,坚决反抗说不,这同样是自己的课题,也同样跟父母无关,只跟自己有关,就能完成课题分离。

 

反过来,父母如果强迫孩子接受,孩子到头来责怪自己,接受,承受其指责,因为控制的后果依然在,那是自己的课题,需要去接受。如果孩子一直反抗说不,父母需要去接受孩子对自己说不,或者不能接受,都是父母的课题,如此也能在父母层面完成课题分离。

 

如此,在如是基础上,各自承担自己的课题,就能在具体事情上完成课题分离,而不是一团浆糊的黏连。

 

否则,被周围人架着往前走入婚姻的子女,如果自己不能承认即使如此,也是自己的责任,那么无论是和父母的关系,和另一半的关系,都会要变成一场灾难。

 

第二、这件事浮现出来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有太多人会认为里面有父母的意见和力量,甚至是强迫性的力量,才是孩子痛苦的根源,其实并不只是如此,这只是一个结果。

 

最关键的根源在哪里——恐怕从小到大,父母常常会习惯性强加自己的意愿到孩子那里,孩子无力反抗已久,孩子即使有想法,也无法做自己,总是在委屈,反抗,接受自己委屈的循环里生活,一直没有突破,这也是子女和父母之间一直存在的功课,也是子女和父母亲子关系里固定的模式。这是关键,不过是被女儿婚姻选择得事情再次浮现出来。

 

所以我想这样的亲子互动模式造成的痛苦,不止一次出现,而且重复了多年了。

 

如何解决?

 

控制和强迫,在亲密关系里常常出于保护和爱,干涉性的爱,外在是爱别人,最终是消除自己内在的焦虑害怕担心恐惧,所以是出自焦虑担心害怕,并非出自生命纯然的爱,所以即使是爱的言行,可是它的本质是担心害怕恐惧焦虑,所以最后对方呼应出来的,本质一定是焦虑担心恐惧害怕的能量,比如女儿对昨晚参与者的回应是恨、难过和痛苦,背后是对未来的担心焦虑害怕。

 

这就是更深的真相和规律,你怎么化妆,都改不了的真容。

 

最直接的路就是去陪伴那个焦虑担心害怕恐惧的内在自己。

 

这个多少父母有能力去做到呢?

 

所以常常只能看着很多人受苦却无能为力,这不是自大和优越感,而是真的哀伤和心疼。

 

女儿需要去看到多年的亲子关系模式下,那个很想做自己,却常常被动接受安排的矛盾委屈又无力的自己,一方面享受着父母安排,一方面又带着受害者角色生活可以不面对不承担的自己,这样的自己,一旦不能去看到和陪伴这样的自己,那么就会在外在的关系里反复出现,再好的亲密也会被折腾到千疮百孔。

 

第三、女儿怎么办?

 

只要一天还在关系里,可以去做三件事:

 

1、带着在第一点的如是真相基础上,去真正承担自己的责任。

 

这是站位问题---是站在受害者角色位置,还是承担责任的角色位置。

 

和一个人走入婚姻,意味着和一个人要建立持久,不断深入,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所以自己真的在关系里,就为关系去负责,而不是一不顺利就甩锅。

 

真的让一个新鲜负责的自己,而不是甩锅的自己,进入到关系里,这个很关键。

 

就是要弯沉给课题分离后,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都自己得情感开始负责的生命,进入到关系里去,事实上女儿也在这么努力,这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

 

2、真正进入到亲密关系去。

 

这是一个甩锅问题还是真正进入关系的问题。

 

女儿需要成人一个事实:这个男孩得综合评分一定是在自己挑选另一半的及格线以上,否则在如此婚姻自由追求个人幸福的当下,没有谁可以强迫谁跟谁结婚!

 

所以真的要知道这个婚姻就是自己的选择,虽然有父母的意见和经济因素掺杂其中,可是谁的爱情和婚姻里,没有父母得影子和经济的因素呢?

 

所以暂且放下这两个因素,既然在婚姻关系里,那么就进入到关系里去

 

3、带着一双新鲜的眼睛看老公

 

这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还是习惯性评判的问题。

 

如果不再逃避责任,如果不再是受害者角色,而是一个承担自己责任的人,和父母有关系了,我接受,和经济因素有关联,我也接受,同时更适合我自己有关系,我需要放下其他因素的干扰,可是简单直接纯粹去感受一个人,就是自己身边的老公。

 

沟通是夫妻之间最常用的,能力上的高低才是最关键,而不是一觉得沟通不畅,就是父母做主的婚姻自己是受害者,也不是觉得他不懂我,那么我就不想继续!

 

事实上有爱没爱,沟通能力的提升存在于所有的爱情婚姻和家庭里。

 

事实上能否过得幸福,和真正进入生命层面有着直接的关联,多少有爱的夫妻最后劳燕分飞,多少看起来别扭的爱情最终却又修成正果?!

 

这里面很多的区别就在于能否遵循爱的规律去活出爱。

 

而这个能力是不管你和谁生活都要去修炼的能力。

 

这三件事情是女儿可以沉下心去开始做的事情。

 

盯着外在的因素影响,却无法理清和承担自己的责任,更无法简单纯粹去经营亲密关系,只会让情况雪上加霜。

 

而一切真的努力了,那么面对任何结果,就真的可以坦然。

 

以上看起来是在各种的分析和应对,其实最核心最想说的其实是你活在哪个层级,决定你给出怎样的应对,所以引用一个禅宗故事,狗尾续貂:

 

一位武士来到寺院,向白隐禅师恭敬顶礼后,表明来意:“究竟有没有天堂和地狱,请大师您指点。”

 

白隐禅师看了他一眼,很快地回答:“凭你这副德性,有资格问这个问题吗?”   

 

武士一听,顿时怒火冲天,立刻抽出腰间的长刀,要向禅师砍过去。   

 

白隐不为所动,微笑说:“你现在就在地狱里。”   

 

武士仿佛受到当头棒喝,立刻把刀子放下,跪在禅师面前忏悔。   

 

于是,白隐又对他说:“你现在就在天堂里啦!”   

 

受害者角色,即为地狱,承担者和用心爱着,至少还是个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