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我为什么无趣且无活力

(2020-12-29 20:08:20)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昨天参与节目的听友,工作也还可以,但是每天按部就班,现在工作有点闲;想做点改变,面试了五次,第一关就铩羽而归,本来蛮好的专业能力,表达总是出问题;想考证,努力学习,可是差几分,也放下了;30岁了,感情一片空白,之前没在意不放在心上,28岁后才重视起来,相亲后吸引的也是和自己一样,对生活没有多大激情和热情,对人对事不那么主动,相当封闭和被动,和自己一样;最大的爱好是睡觉,觉得一觉消千愁。

 

我调侃她的生活状态就是一个字“丧”!

 

她大笑:确实很丧!

 

葛优躺,还有李诞的“人间不值得,都是丧的直接表达,也想起了美剧《马男波杰克》的男主角波杰克抑郁颓废,对生活的无力感,在各种情景下的挣扎和颓丧,又极为坦率,引起承受了越来越大压力的很多年轻人的共鸣。

 

看看周围,确实很有一些工作按部就班没有激情,生活没有波澜,感情没有着落的生命,没有目标,封闭着自己,被动互动,过着渴望改变却不知道改变何时到来的日子。

 

昨晚参与者朋友就说到自己无趣且无活力。

 

为什么生命会无趣且无活力?

 

有很多的因素值得去说,我今天就从生命要成为自己这个角度来跟大家分享一些个案、体验和感悟。

 

一说成为自己,大家可能想起马斯洛老先生的需求层次论,其中最高层阶就是自我实现,在满足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之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每个生命的内在需要,无论是丧,还是充满活力,想成为自己,完成自我实现,就是红尘层面生命的渴望!

 

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有个妈妈学员,说到自己的还在读小学的孩子,对其他的东西不感兴趣,可是对于各种大小动物特别感兴趣,她的目标就是成为动物治疗师,每天关注一些动物的照片和介绍,对小动物特别的感兴趣,研究起来兴致盎然,眼睛放光,持久的专注力更是特别明显,这位妈妈就有点苦恼:这孩子怎么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为什么总是口味独特?就不能正常一点吗?

 

很多人成人对此不屑一顾:小屁孩的理想,一天一个样!不要当真。

 

于是很多父母对类似孩子的想法常常并不在意,也不会很认真和孩子去讨论交流,其实这里面蕴藏着孩子想成为怎样的她自己的萌芽和设想。

 

大部分的父母只是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在物质层面特别努力,可是对于孩子的精神层面的发育成长并不关注,也确实很多父母并不知道怎么关注,如何关注,在精神层面的陪伴和指引,更是无所适从。

 

比如这个丫头的想法里面透露着自己想成为任何动物之间的桥梁,是人类渴望亲近动物的直接行动者,并且愿意为此去投注热情和专注度,比如这个丫头暑假期间和妈妈以及同伴去神龙架旅游,来到一个动物园,她能第一时间分辨出哪个动物很活泼,哪个动物很不开心,即使是同类的动物,这丫头能很快看出哪个动物性格比较内向,哪个动物性格温和,哪个动物性子暴烈,这个丫头还拥有着很多孩子早已消失的对动物的感受力,这份感受力,和她对于动物的天然亲近感,让这个孩子如此独特,在人类和动物之间,缺少不了这一类不起的生命存在,这是一个孩子丝毫不逊色于任何成人的理想,她就是想成为人类亲近动物的一座桥梁,这是多么独特了不起的孩子!

 

在这里面,你会发现孩子的生命力是呈现非常活跃的状态,而且跟同伴和妈妈介绍起动物来眉飞色舞,整个生命散发出异乎寻常的魅力!

 

这就是马斯洛先生说到的自我实现的美好开端。

 

这就需要父母拥有这样的敏锐度和清明度,能准确辨识出一个生命的想成为自己的火苗,在你和孩子的对话中会忽闪忽闪的跳动,然后就需要您认真对待,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在我看来是远超物质层面,是孩子学业和专业之外非常重要的内在层面的精神完成,很多生命成人后的发展都由此决定着,不可忽视和小觑!

 

当一个人,哪怕是个孩子,一旦找到了想成为的哪个自己,哪怕中途可能会变换兴趣点,也都是走在自我实现的路上的生命,因为自我实现的过程和心理学上的人的同一性成熟理论是有相当重合的部分,不管怎么变化,一旦TA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她因为掌握了自己感兴趣的某个东西,进入到了某个让自己着迷的领域,这个生命一定是有着独特魅力,而且有着旺盛的精力投注在感兴趣的领域和方向,于是整个生命就会很可爱很有趣,而且生命力旺盛,对关注的领域格外有热情和激情,那么这样的生命无论老幼,都会在外在的生活中呈现出可爱又生命力旺盛熊熊燃烧的状态!

 

这就是我想要说的,很多生命因为在成长过程里因为没有这个过程,比如父母不在意,个性偏内向的孩子,成为自己的火苗就自生自灭,甚至孩子自己都不曾记得,也无人告诉TA这里面其实包含着一个幼小生命的自我探索!

 

还有的孩子即使告诉父母,也会被父母一笑而过,甚至有些父母嘲笑孩子不自量力异想天开,于是孩子即使难过痛苦,也会慢慢就接受了父母的态度和立场,每每自己的内在冒出很多美好的愿望理想,都是关于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可是也会摇摇头,不要让自己多想,甚至也会笑自己胡思乱想,于是想要自我实现,想要成为自己,火苗就慢慢变小,直至熄灭,甚至都感觉不到这有什么大不了,直到自己长大成人之后,即使有了还不错的工作,也仅仅只是个工作,没有激情,对日常工作没有热情;即使长大成人,对爱情也没什么特别的热情,很被动,就是很丧地在自己的圈子里活着;或者即使有恋爱想法,也不知道自己要找的另一半是怎样特质的才是符合自己的,往往要么别人喜欢自己,被动接受,要么觉得都还不错,难以选择;对于前途,总是看上去有些想法,但是行动力不够,或者不持久,难以坚持……

 

被动往往是生命受阻的呈现。

 

内向往往是生命力冰冻,不能顺畅表达自己

 

没有目标,实际上是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没有探索,也没有答案。

 

生活无趣,是生命没有活力的表达,没有找到生命真正所喜欢的生活载体,找到它们,就能让活力投射散发出来。

 

所以生命伊始不能只有智能开发和技能教育,而是均衡的生命成长,特别是要成为怎样的人,和如何去成为那样的生命,在红尘层面太重要。

 

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真的可以做一些由浅入深的自我探索,就会慢慢看到自己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样的一个没有目标没有热情那么被动按部就班无趣且没有生活力的自己是怎样么出现的。

 

“一个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个画家必须画画,一个诗人必须写诗,这样他才能最终做到心平气和。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

 

就只是轻声读一读马斯洛老先生的这几句话,你会不会和我一样,内在会涌起对自己生命的看重,对生活的热情和想要在生活里活出自己的冲动呢?如果有,那么就多靠近自己,多了解自己,然后慢慢在工作中,在爱情里,在日常生活中去成为你自己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