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心的撕扯,最终导致了孩子的辍学(研究儿童心理的俞老师)

(2020-08-06 23:27:14)
标签:

教育

分类: 亲子关系


在多数人的心目当中,辍学好像已经离我们非常遥远了。是的,我们心目当中的辍学——交不起学费、觉得读书没用等原因导致的辍学基本没有了。但由于心理原因导致的辍学却与日俱增。辍学的孩子中,仅在我这里做过心理咨询的,就几乎遍布周边县市所有初高中的每一个年级!

 

孩子辍学是一户家庭撕心裂肺的痛,而且这种痛,外人很难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辍学?表面上原因有很多,什么网瘾啦,成绩下滑啦,同学关系不好……但我们发现网瘾同样有不辍学的,成绩差照样有坚持学习的……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的辍学呢?抛开那些被性侵之类的极端个案,我们发现,孩子辍学的主要原因就是内心的撕扯,内心无休止的撕扯耗竭了孩子的心理能量,使得孩子再没有心力去应付学校带来的挑战。

 

孩子内心的撕扯会导致心力的耗竭。

 

A是一个活泼外向的女孩,在一所名校读初三,父母都知识分子,在体制内有很好的工作和地位。小A小学成绩一直都不错,父母对她的期望也挺高。初中升入当地最好的公办名校,父母托关系给挑了一个最好的班。看起来一切都往很好的方向发展:良好的小学基础、最好的公办初中名校、最好的班级、父母有文化有地位、经济基础足够负担所有额外的学习费用,可在初三的某一天,小A辍学了。

 

导致小A辍学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初二下学期开始,她迷上了手机。具体来说,是追星,一天到晚抱着手机追星。小A给我展示了她手机上数千张这位明星的照片及小视频。一边展示一边和我说,这位明星和其他的流量明星有什么不同,说他怎么怎么努力,怎么一个人到韩国打拼,怎么从默默无闻到三流配角,再到一流明星的奋斗史。小A告诉我,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现场看他,能和他说说话。我告诉她,我虽然不能马上让你在现实里看到他,但可以让你在想象中看到他,和他说话。

 

于是,我们进入的潜意识,她在潜意识里和他对话,那明星在想象的世界里告诉她说:“你要努力!希望你也能一起站在这个舞台上!”小A流着泪说:“我会的,我会的。”

 

经由这个想象,我们看到了小A的内心世界,她还是非常上进的,或者说她还是非常想上进的。可为什么一个非常想上进的女孩子会走到辍学的地步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她的心路历程。

 

上初中后,小A非常想取得好成绩,想考到班上前几名。但是,我们知道名校好班,集中了大量的优秀生源,要想在这样的班级里考进前几名非常难。小A非常想考好,她觉得我应该优秀,应该考进前几名。现实是,她考不进前几名。

 

过往的教育、父母的期望及自己的愿望都不允许这样,于是,她每天都在“我一定要优秀,一定要考进前几名”与“我考不进的,怎么努力都考不进,我太差了”这两个矛盾的思想中撕扯,在这场漫长的拉锯战中,小A的心理能量慢慢地耗竭了,她心力憔悴,无力再去面对学校的挑战。而这时候,由于父母工作非常忙碌,又无暇顾及到她。于是,她日渐耗竭的心理能量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补充。成绩也就日渐下滑。

 

成绩下滑到中下水平,她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她只愿意接受优秀的自己。那到哪里寻找这样的寄托呢?于是,她找到了那名明星,一位人设很努力很上进的明星,把自己未实现的优秀投射给他,通过崇拜他,幻想自己就像他一样优秀。于是,伤痕累累的心就受到了安慰,仿佛自己也优秀了起来。最后,在明星身上时间花得越多,现实的成绩就越差,心就越受伤;心越受伤,就越需要安慰,就越需要去追明星来安慰,于是形成一个负面的循环,然后就越来越脱离现实,最后,只愿意离开现实,离开学校,躲在追星中安慰支离破碎的心。

 

环境的变迁会导致内心的撕扯。

 

B是一位高高瘦瘦的高二男生,很有礼貌,很文气。考进高中时,没有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时了一所还算不错的高中。高一的时候,他学习认真,成绩进步很快。由于成绩进步快,于是学校决定把他升到重点班。这是好事,他也愉快地答应了,他父母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可到重点班之后,问题来了。在普通班的时候,他学习认真,成绩从中下慢慢进步到优等,他内心是非常满足的,同学也非常认可他,觉得他很厉害,也喜欢和他一起玩。到重点班后,“重点班的学生更认真,下课玩的人几乎没有,下课都埋头学习”他说,“我感到孤独,感到没意思,觉得还是普通班好。下课大家说说笑笑,玩一下,然后上课能更认真。”这样,学习状态下降得非常厉害,他也非常想回普通班。父母没办法,只能找学校,让学校同意他回普通班。可回普通班后,他又觉得还是重点班好,重点班学习气氛好,普通班太吵。于是,又换回到重点班。回重点班,还是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慢慢发展成自虐、旷课……

 

我们也来分析一下,他的心路历程。小B还是挺上进的,否则他也不可能从普通班的中下生慢慢成为优等生。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内心是满足的,他得到“我是优秀的,我挺厉害”的不断的环境确认。到了重点班后,“我是优秀的”这个信念就受到了打击,表面上看是因为下课没同学玩,事实是重点班竞争激烈,他在重点班里找不到普通班里“我是优秀的”这种优越感,在重点班里他也一次次尝试努力,可成绩排名还是靠后,在重点班的现实不断打击他“我是优秀的”这一信念,让他感到非常挫败。

 

于是,他受不了这种挫败,回到普通班。可回到普通班就会好了吗?不会,他的自信心已经受到了打击,他的“我是优秀的”信念已经被打得支离破碎,觉得“我不优秀”。回到普通班后,他感受到普通班较差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又激发了“我不优秀”的自我意象,因为优秀的人怎么可能在普通班呢,怎么可能在下课这么吵,不学习的班呢?于是,他又回到重点班。可回到重点班,“我想优秀”与“我不优秀”之间的撕扯又开始了,在这一次次撕扯中,小B痛苦不堪,而且这个撕扯其实他的意识并没觉察到。他的意识只是觉得在重点班,没有朋友,大家只读书,没趣味。没意识到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于是,小B在撕扯中,心理能量越来越弱,学习状态越来越差,有了抑郁的倾向,有了自残的行为……他痛恨不够优秀的自己,在折磨这个不优秀的自己中,才能获得一点点安慰。

 

父母的矛盾会加剧内心的撕扯。

 

C从小一直乖巧内向,在家里很少说话。我见到他,是在他的卧室里,他坐在电脑桌前,在玩游戏。穿着睡衣,很胖。不出家门一步,宅在家里打游戏,看小说,这样的日子小C已经过了两年。

 

C中考考得还不错,考上了当地一所不错的高中。高一军训的时候,他有间接地表示过不喜欢高中的班主任,父母没在意。期间,父母的感情一直不好,吵架、冷战是常有的事。高一的时候,总体还好,只是周日回校晚自修时,常常有作业没完成,于是会向班主任请假,周一早上再去。有一次,班主任不耐烦地说了一句:“你这么老请假就不要来上学了。”于是,他就真的不去上学了。从此,辍学在家。我们也来看一下,他的心路历程。

 

C从小一直乖巧内向,为什么?因为他感觉,只有这样讨好父母,他才能在家里好好地生存。在家里很少说话。因为,在家里,他的表达总是被批评、被否定、被忽略,所以他也就在家很少说话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很少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爱的滋养,很少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心理能量的补充。到了高中,军训时,可能他和班主任发生了冲突,也可能被班主任不公正对待,导致了他不喜欢这个班主任。小C间接地表达了他对这个班主任的不喜欢,但没有被父母看见。也就是说小C在班主任那里得不到关爱的滋养,反而因为讨厌这个班主任而不断消耗心理能量——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是会一直消耗心理能量的。

 

一个一直乖巧的孩子到高中后,双休日作业拖到周日晚上都没完成,其实就是他心理能量即将耗竭的表现。而父母没有重视这一信号,老师也没重视这一信号,反而雪上加霜的来了一句“你这么老请假就不要来上学了。”这句话,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草。小C从小很少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心理能量,而父母长年的感情不和让他感到撕扯,父母双方不和,站母亲这边,对不起父亲;站父亲这边,对不起母亲。在父母双方不和,在他内心里不断撕扯,使得他的心理能量一直处于低位。到新的环境,适应新环境本来就需要更多的心理能量,而他又没有新的来源,于是,心理能量不断降低,当在心理能量耗竭之后,他再也无法鼓起勇气回到学校,只能辍学在家。

 

我们会发现,很多辍学的孩子,父母关系都不太好,大概就是父母关系不好,会导致孩子内心的撕扯吧。

 

当然,其他导致孩子内心撕扯的情况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表述了。从众多案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孩子学习不好就会辍学,很多辍学的孩子原先成绩是挺不错的;孩子内心的撕扯会导致孩子心理能量的耗竭,从而导致孩子辍学。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再去疗愈辍学的孩子,就会容易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