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父母为什么总是易于苛刻而吝于赞美

(2020-08-06 23:23:39)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昨晚参与者朋友的电话让我不得不去聚焦高标准严要求的父母。

 

高标准严要求的父母,就是严苛的父母:生活上规矩多,而且要求很严格,孩子不得越雷池一步;学习上往往不由分说就是必须成绩优秀,而且最好每门课都是第一,否则就是不达标,读书要多,要有涵养;人际交往上要懂礼貌知礼节,要懂事,不能是个傻白甜,更不能是个没教养的孩子等等。

 

于是挑剔指责批评否定打压指点就成了日常和孩子互动的常态。

 

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说到: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可是在父母眼里我怎么努力听话,懂事,他们都觉得我做得不够好,长这么大,我都没有得到过父母正面的肯定和夸奖,为此我感到很自卑,也不自信。

 

我听到最多的就是对我挑剔,指责,比较加埋怨。

 

就是有人夸我,我都觉得那是假的,不是真实的我自己,我自己都已经被这些声音给默认了自己是不好的。

 

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我那么认真努力的学习,在班上还是前几名,拿了个奖状,回家走到院子里爸爸看了说我没拿到第一,对我是挑剔指责加埋怨,顿时就自尊心,自信心打击没了。

 

从那时候起,我就再也没有拿过奖状了。

 

写到这儿,我看到自己在所有关系里的问题,其实是我自己不接受不完整不完美的我自己, 我自己对我自己也很苛刻。

 

从这样的例子中可以看到苛刻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的影响:

 

自信心不断下降;

 

越来越自卑;

 

孩子给自己的要求不断下降来应对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父母于是更严苛,孩子于是加速下坠来回应,父母的要求越加码,孩子就用越来越多的低标准和问题来中和父母给的压力;

 

成人后的亲密关系因为不接纳自己而出现问题,比如无法顺畅表达自己;

 

自己内化了父母的严苛,对自己非常挑剔等等。

 

即使如董卿,也常年在严苛的父亲的阴影下生活。

 

略举几例,大家就可以一清二楚:

 

1、父亲要求她承担家务劳动,每天刷碗、擦地,让幼年董卿最难以接受的是,父亲命令她每天不许多照镜子,董卿说"我爸爸有一句名言,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说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此外,爸爸还不让妈妈给董卿做新衣服,认为女孩子不能过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一样会浪费时间。

 

2、董卿也必须每天抄写成语、古诗词、古文,并且大声朗读和背诵。在天亮之前被要求起床,去家门口的中学操场上至少跑够1000米。

 

3、董卿的父亲有另外的一种严厉,却是对孩子极富杀伤力的。那就是永远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女儿。董卿说"我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饭。因为一家三口每天聚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也就吃饭那点工夫。一上桌,他就开始唠叨,你这个怎么怎么样,那个怎么怎么样,我经常是一边吃饭一边哭。我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我爸出差了,乐得手舞足蹈,总算有两天能看不见这个人了。"

 

所以董卿说"我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在很多人看来,央视一姐,知性聪明大方美丽,主持功力深厚,而是董卿后来在采访中主动爆料:其实多年来自己一直是个自卑的人,哪怕在主持界那么高的地位,可是她依然很自卑,归根溯源也是因为有一个对她无比苛刻的父亲。

 

这样的父母,在节目中我常常能看到很多很多。

 

为什么父母为什么总是易于苛刻而吝于赞美?

 

比如:在观念上父母奉行宝剑锋从磨砺出,对孩子严厉肯定好过对孩子放纵;期待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孩子优秀,以后孩子也可以过得相对好一些,是为了孩子好;严苛标准教育下的孩子,总比没有家教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等等一些育儿理念,或者人生原则,早已被父母奉为圭皋,所以对孩子苛刻起来,总是来得自然而然,不会有太多的犹豫和考量。

 

在严苛父母的信念系统里面一定是可以找到类似这样的价值观!

 

正是这样的信念系统的存在,于是一个个严苛的父母就慢慢出炉,分散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家庭!

 

而这样的信念系统的形成,再往下去探究,其根源还是在我们常说到的头脑固有模式这里。

 

头脑固有模式本来就是聚焦问题,集中解决问题而生,它对准的就是问题,所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它最兴奋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于是对问题敏感,对错误聚焦,对不足明察秋毫,对缺点格外敏锐,对漏洞分外清楚。

 

于是在亲子关系上就会表现为指责挑剔打压否定控制和贬损,甚至于有时候鸡蛋里挑骨头”---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的爸爸对考试前几名的女儿直接说为什么不是第一名,就像董卿的父亲说土豆再怎么打扮也不过是个土豆!

 

严苛的父母会让孩子很容易丧失掉自信,变得没有安全感。

 

于是严苛的父母似乎成了自己过不好的根源。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严苛的父母,并非是孩子所有问题的责任人,因为严苛的父母他们自己,也没有得到过宽容接纳赞美和鼓励,越往上回溯,长辈和祖先们连饭都吃不饱,遑论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心灵上的连接?

 

如果闭着眼睛去指责父母及其原生家族,那不也是对父母和家族一种无明状态下的严苛?!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被严苛对待是一代代承受的痛苦,又在一代代之间流转,已经找不到所谓的责任人,父母从自己的父母那里接过来,又无意识传递给我们,父母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只是这个痛苦功课的传递者,仅此而已。

 

那么流转到我这里,我感到分外痛苦,在心理学上有一句话:谁痛苦,谁改变!

 

就像昨晚参与者她真的想要改变,因为她已经看到了自己这里堵得慌,自己的身心都会出问题,更悲哀的是她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对自己严苛的人。

 

那么如何跟严苛的父母和平相处?

 

第一、看清楚严苛父母的信念系统以及后面的心意情爱。

 

常常父母就是在用自己的信念系统跟孩子互动,父母并没有能力去看到孩子,需要孩子慢慢从信念系统上去探索,看看父母那里常常出现什么样的信念系统在跟自己互动,特别是再跟父母聊天的时候,可以多跟父母了解,父母这个时候往往会很得意地和你分享很多的教育心得,这个时候你会在父母的分享里归纳出很多来自父母关于孩子的信念。

 

然后你可以一条条总结出来:

 

原来您是觉得优秀的孩子才能出人头地(信念),而出人头地的孩子会生活的好一些,原来您是想要我长大后好过一点;

 

这个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信念),我要是不比别的孩子好,我可能就混的很惨;社会会淘汰没用的孩子(信念),所以您要我尽量有用,这样就不会被社会淘汰;

 

没本事的孩子会被人欺负的(信念),所以我有本事,本是越多,你就越安心。

 

于是你就会慢慢清晰来自父母的信念系统里的很多关于亲子关系的信念,一条条出现,就是信念系统里的信条,出现再你和父母之间,并且你会明白每个信条的后面就是父母质朴简单甚至略带粗暴的爱。

 

你了解越多,就越能去看到一个个严苛的父母那里不再那么严苛的标准和要求,而是开始有了一个生命的温度和热度,于是你不再是稀里糊涂习惯性和父母的对抗,而是开始触碰到父母内在的心和爱。

 

第二、区分来自父母的想要和你自己的想要。

 

严苛的父母后面常常呈现的就是父母的想要,哪怕是携带着父母的爱,那里面常常就是父母不由分说的期待和来自父母的想要;想要子女以后过得好一点;想要孩子过得不要想自己一样艰难;想要孩子是有用之才而不是平庸之辈;想要孩子能够成为自己眼里优秀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孩子就是优秀的!等等。

 

你明白得越多,你就越能厘清父母那里和自己这里对自己的不同---父母那里的严苛背后是父母想要的你是怎样的,你就能区分清楚你想成为的自己,和父母之间的重合度有多少,不同之处又有哪些?

 

于是你和父母就能真正的去求同存异,而不是一股脑地和父母对抗,边反抗边成为了父母一样的严苛之人!

 

于是你就可以从这里出发,慢慢去活出你自己,而不是耗尽一生去和父母对抗,然后把没有活出自己的责任甩给严苛的父母,因为严苛的父母其实就是完美的背锅者,这是很多子女很狡黠的地方之一!

 

第三、自己接纳肯定自己。

 

自己能看到一路上跌跌撞撞不放弃的自己,也能看到在痛苦状态下依然努力打拼的自己,看到受到严苛父母的影响努力也在活出真实自己的自己等等,就把自己需要的肯定,真的看到很不错的自己后,就会不由分说给到自己,也把自己需要的接纳,真的看到那样的不易的自己后,毫不犹豫地会给自己的,慢慢将寄希望于严苛父母那里的需要期待肯定接纳等,看到自己后,就会给到自己,而不再是执着的要求父母来给!

 

实际上当我们内化了严苛的父母,在内在启动了对自己的评判系统,那个被我们认同的父母就会出来,实际上就是外显的父母对待我们的那一套评判系统,外在父母怎么评判我们,实际上内在被内化的父母就会怎么评判我们,不会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上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理念之父、自我养育计划导师约翰·波拉德提倡的用内在父母去疗愈内在小孩,走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滞不前,因为内化的父母其实就是外在父母,用外在父母来疗愈内在小孩,到最后就是在呈现现实里你自己和父母如是的关系状态。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全新看到自己,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必须有新的有别于父母的评判系统出现,要么是从自己这里出现的逐渐对自己的看到懂得红尘自己真的有多么不易,对自己有着整体的看到,不为任何人所影响,包括父母——这个要求活出了自己的人,对自己很笃定;要么就是从头脑固有模式里出来,能在内在心灵空间看到父母和自己的红尘生命,看得到自己人性和神性的层面,自然就能从父母的评价陷阱里出来。

 

所以和严苛的父母握手言和,真的需要去了解父母,懂得父母,同时也要回到自身,进入生命本源的心灵空间,看到自己,接纳肯定赞美自己,于是严苛父母依然在,可是你已经从阴影处走出来,开始和自己真正在一起的美好余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