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半个嘴唇那么大的伤口在流血

(2020-08-06 23:11:45)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在日常,我们常常会不受控制的出现一些状况,比如会在某个时刻出现身体上的不舒服,你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比如突然的情绪低落,你也找不到原因,或者不经意间会出现一些你搞不懂的意像,比如自己是深潜海水里的一只鸟,或者一片乌云下的一棵小草……

 

对于身体的反应,情绪的来来去去,意像的不明所以,我们常常会甩甩头,不理睬,要么就觉得是不是累了,就让自己多休息,或者觉得自己胡思乱想,根本就是脑子短暂性出错。

 

殊不知那是我们的身体和内在的精神实体在发出信号,关于我们自己生命奥秘的信号,这些信号常常发射出来,可是对于很多朋友来说,既不敏感,也无法理解,就会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于是一次次浪费了身体和内在自己的良苦用心,每次关于自己的生命秘密就那样“雨打风吹去”。

 

如果我们能够把它们当作尊贵的客人,而不是时不时出来捣蛋的讨厌鬼,那么我们的收获可能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说到自己经历过一次难忘的瞬间:心口的位置有一个暗红色的伤口,半边嘴唇大小,还在流着血,醒来后她特别的慌乱不安,很难受。

 

这就是很清晰的意像,这也是精神实体的表达,我们的内在常常也会运作,只是会用它自己的独特方式来呈现内在的运作,也会借助独特的方式来发声。。

 

这就需要我们真的懂得生命,也要懂得生命的各种表达,包括身体,情绪,意像,梦境等,尤其是日常生活里和各种关系中关于自己的一切呈现,需要我们多多去看,去觉察。

 

我们对于精神实体这样的表达,常常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也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触发出她在那个时刻出现这样清晰具体的意像,不得而知,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意像的出现,只出现了一次,却让她耿耿于怀难以忘记。

 

于是我们需要去靠近它,去主动靠近那个伤口——这是信号发出后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习惯性站在一边去胡乱分析一通了事。

 

我让她去感受那个红色的伤口,然后去看看她那个时候的慌乱不安,是不是跟红色伤口出现的时候情绪上相匹配,她很清晰说是匹配的,于是让她去感受那个慌乱不安的情绪具体是什么,她说是害怕,后来又补充说还有恐慌。

 

因为节目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她再次去匹配一下伤口和更清晰具体的情绪是不是匹配,因为我也知道一般会很匹配——只要第一个是很笃定的匹配,更具体清晰化的情绪是从中显化出来的,是没有问题的。

 

我让她去感受她的害怕和恐慌,然后让她填空,害怕的后面可以填什么,恐慌的后面又可以填上什么。

 

这是继续向内探索的一步,也需要去感受,而不是分析的一步。

 

于是出现了几十秒的沉默,我没有催促她,和她一起不出声,实际上她并不是安静的,而是内在从茫然,到逐渐有东西翻涌出来,隐隐约约,忽隐忽现,然后是越来越清晰的东西,让她开始有着终于复现了真相后的崩溃难受的哭泣,边哭边说:我害怕自己不值得爱,我恐慌自己不被爱!

 

这是意像通过情绪传递真实内容的关键性的一步。

 

如果不进行匹配,那么后面的这一步就会出现大的问题,接下来的诸多步骤就无法深入准确进行下去。

 

其实这个时候那个留着血的伤口已经具体化,不再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一个意像,不再是一个可以有很多可能的指向,具体到了不那么模糊,而是也内容化了,将图片式的意像,直译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内容---那个伤口就是围绕着不被爱和不值得爱的内容。

 

于是我让她开始重复这两句话,重复的目的其实有两个:推动已经翻涌的情绪更多的冲出来,不再成为压抑的呐喊和封闭的内耗;同时让匹配情绪的事件、场景、对话等更具体地从深层浮现出来,为往下探索做好准备。

 

当她重复的时候,更多的情绪冲出来,也让她开始不断放声哭泣。

 

电话这端的我暂停说话,安静陪伴,让她将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

 

不一会她开始边哭边说:你什么都做不好,一做就错,一点用都没有!

 

很显然这是红尘生命中习惯了用标准和原则去评判指责的自己,在对那个小时候的自己在对话了。

 

这是进入到了深层次具体的场景或者具体事件里了,这个时候要做到就是允许她舒展表达——因为这是从意像走到了具体场景,需要充分舒展,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不满和严苛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所以需要舒展,而不要急着往下走。

 

等她批评自己差不多的时候,我问:我知道这是你对自己的不满,与此同时,还有谁这么对你说过,这样批评你指责你?

 

她回答说爸妈这样说自己。

 

我让她慢慢看看被父母批评的自己多大?她说读小学的时候。

 

我问发生了什么?她开始进入到那个年龄段对我讲述发生的一些事情…….

 

我们在她的讲述里看到了一个不被父母认可总是批评指责的小小的她。

 

这个阶段是进入原型事件的开始,也是慢慢回溯到了她的创伤最开始的积累阶段---其实她的半个嘴唇大的伤口,不是一件事情造成的,而是类似这样的事情本质一样的事件慢慢累积,没有面对转化之后的己过,是多年的旧伤,可是又是流着新鲜的血液。

 

事件一件件浮现,事情一桩桩被表达出来,最终不是为了是非对错,生命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为了和解,为了爱,为了亲密和连接而来。

 

所以我问道她你在这些事情里隐藏着的需要渴望期待心愿等是什么呢?让她跟场景里的父亲表达。

 

她开始哭泣,是难过委屈的哭泣,语气语调基本上就是一个小小的孩子受到委屈后的语调语气,开始对爸爸讲了她的蚕宝宝事情里的需要期待,糖纸事件里自己的渴望和美好体验等等。

 

在内在的意像场景里,爸爸摸着自己的头,笑着,她真的明白爸爸内在一直是爱着她,外在用不同于妹妹的方式爱着她。

 

最后本来还有一个对这样的自己的表达,只是节目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

 

回溯过程因为节目时间的限制,哪怕延长了十几分钟,一些环节都省掉了,但是基本的骨架都在,重点的部分也算是尽可能舒展了一点。

 

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闲暇时候多多关注心理学,关注武汉雅心的心路,生活里看似一些没来由的反应和呈现,其实都和自己有关,跟自己生命深层次的秘密相关,它们常常就是生命释放出来的气球,我们顺着那一根根线,就可以进入生命的里面,找到和自己和解亲密美好相处的通道!

 

就像鲁米说到的:

 

人类在一条进化的跑道上被领着走

 

经历重重智性的迁移

 

虽然我们看似沉睡

 

内在却是清醒的它指引着梦的方向

 

最终将把我们惊醒

 

使我们跳回到真我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