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不带牵绊地分手(海灵格)

(2020-05-20 02:49:21)
分类: 婚恋关系


首先,他们应该尊重前任伴侣。人们常提出的分手理由,例如丈夫脾气古怪,这当然只是关系失败的表面借口而已。如果他们未曾相爱过,他们根本不会结婚。导致分手的原因,多数是深藏不露的。

 

不论分手有什么原因,解决的办法总是要求尊重前任伴侣。因为每个人都是同样美好的,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古怪,在实际环境下,确实令人难以想象。但每一个人虽然有所不同,却是同样美好的。

 

有些分手的伴侣说:“我比他(她)还好。”这是一个大错误。他们虽然各有不同,但他(她)仍有同样的价值。每一个人都是带着某些特质而来的,她或他是无权改变的。

 

很多伴侣想尽办法要改变对方,使他(她)变成和自己一样,这将注定失败。他们结婚本来就是因为他(她)有他(她)的性格,那就应该让他(她)保有。只有他(她)能保持自我的情况下,他(她)才有机会发展潜能及命运,这就是关系成长的基本条件。

 

分手时要承认一点:我尊重你有你的个性,我曾爱过你也正是因为你的个性,这也是我永远爱你的地方。不论分手的原因是什么,也不能在个性上寻找过错。导致分手的原因,总是那个我们无法看透的奥秘,原因大多与过去有关,如果能够了解这种相连关系,就可以承认分手。

 

夫妻双方如果能够相互尊重,孩子也会感到被尊重。谁拒绝对方,也无法在孩子身上看到对方,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在分离后仍需承认,例如:你爸爸和我对你一样好,我们虽然用的方式不同,但同样都是对的。孩子因此能够欣然接纳他的天赋和命运,从中得到力量。


不论父母双方有何歧见,孩子没有失去他们,刹那间可以解决大家的压力。


进入第二段关系,孩子会再次挑起伴侣在第一段关系中仍未处理完的问题,且试图找寻解决方法。可是这些解决方法却是原始及盲目的,也就是孩子会不知不觉中认同从前的伴侣。

 

例如:在第二段关系中生下的儿子会认同母亲的前任伴侣,在母亲眼中他不是儿子而是伴侣;对父亲而言,他也不是儿子而是情敌。只有当前任伴侣得到尊重,儿子才能从牵连纠葛中释放出来,再次成为儿子。


做父亲的应要对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你属于这里,其他种种事情由父母处理,与你无关。”孩子便不再有压力。要让第二段或第三段的关系成功,这是必须注意的原则。

 

一个广泛的理想观念是:婚姻是件一生一世的事,必须要维持终生。白头偕老的婚姻,无疑是伟大且值得我们敬重的。


现在我们有更多机会观察深层的一面,去看深层的灵魂是怎样运作的,当对灵魂有更深的了解,就不需要惋惜现今的状况。我们并无权力去惋惜,且用一个理想去衡量和判断别人。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认同前任伴侣的孩子有患皮肤病与气喘病的倾向,孩子需要前任伴侣的祝福,若这个前任伴侣能获得尊重,便会带来祝福。

很多关系都是在没有人犯错的情况下走到尽头。非常常见的是由于原生家庭中的纠缠而使一段关系结束。那么在分手时就不应该寻找过错。我们必须承认,这段关系已经结束了。

 

拒绝承认这一点的伴侣会对对方进行报复,他就阻碍了对方的成长。同时他也阻碍了自己的成长,他会一直深陷其中。这时伴侣中的另一人要分手,就是正确的。

 

通常情况下,伴侣中的一人认为——甚至他很清楚——这段关系已经过去,他必须用很长时间的悲痛来换取分手。

 

从某种角度讲,这也是有根据的——不可能马上就分开。只有当所有人都承担了足够多的痛苦之后,他们才有力量去分手。因此不能仓促地提出分开。必须要煎熬度日。爱有时就是这样。

 

有时候,我会与想要分手或必须分手的伴侣一起做个小练习。我会给他们讲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心情愉快地在他们的路上走着。他们的背包里满满的,装的全是好东西,他们路过花朵盛开的花园、结满了果实的树木,阳光明媚——他们很幸福。这时,他们的路开始往山上蜿蜒,对他们来说越来越困难,而他们所带的一部分物资也已经耗尽。半路上,两个人中的一个坐下来,筋疲力尽。另一个又前行了一小段路,然后他的物资也耗尽了,他也坐下来。两个人回望着之前美丽的谷底——他们开始哭泣。

 

悲伤让分手得以实现;仅仅是没有成功的痛苦,就会让分手得以实现。没有任何指责,只有痛苦。痛苦,可能使他们分手。但是他们可以再次团聚,并看向彼此的眼睛。

 

这时,男人对女人说:“我曾经非常地爱你,你给了我很多。我带着爱和尊重,将它保留下来。我也给了你很多,你也可以保留它,尊重它,并带着爱去回忆它。”女人对男人说同样的话:我曾经非常地爱你,你给了我很多。你可以保留它,尊重它,并带着爱去回忆它。”然后男人对女人说、女人对男人说:“对于我们之间出问题的地方,我承担我那部分的责任,并将你的留给你承担。现在,我给你安宁。”

这是一种充满爱的分手模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