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父母,你们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2020-04-30 13:47:42)
分类: 亲子关系


几年前,我到小区一个复印店去复印资料,店主的朋友问我:孩子十三岁,特别不好沟通,是不是叛逆期来了?

我回答:不是叛逆期的问题,而是有件事你和孩子爸爸没有做好。

昨晚参与者朋友的孩子十五岁,她和这个儿子没什么话说,按照我总结她的亲子沟通五大特征:怼(开口怼),浅(交流浅),短(时间短),憋(有话说不出),忍(对交流无能为力)。

这很普遍,是不擅长交流的父母和孩子的亲子沟通实况,不仅仅这是昨晚参与者的苦恼。

这个苦恼同样反映的是和店主朋友同样的问题:再她和孩子之间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没做好。

(她在节目中自我安慰到:想当初自己跟儿子差不多大的的时候,跟其他人都没什么问题,就是不想跟妈妈说话,也许过了叛逆期儿子就好了吧。

叛逆期让父母头疼,似乎成了很多父母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叛逆期,很多的父母就有一个共同的体验:自己这里浩如烟海的爱,就是无法到达孩子那里去,孩子跟自己是拧着的,是关上心门的。

而且一说叛逆期,就似乎为亲子关系困境找到了根本原因,叛逆期本身是成人给青少年贴的标签,很多父母只要一提叛逆期,就会理所当然认为那是孩子进入了特殊阶段,是孩子的问题,于是很成功避开了自己需要去重新审视的责任。

叛逆期本身不是问题,那只是一个幼小生命在不断成长过程里的一个自然过程而已,所以叛逆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好,所以当叛逆期来临的时候,父母使出洪荒之力,最终却收效甚微,甚至溃不成军。)

这个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

就是父母和孩子鲜有高质量的亲子关系,这是根本。

(什么是亲子关系?

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是孩子最早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这个概念也是简单直白,不复杂,可是现实中的亲子关系却是纷繁复杂得可以写很多本书。)

仔细看,很多中国家庭真的只是个家庭,却没有随着家庭成长发展枝繁叶茂的亲子关系。

绝大多数父亲每天忙着工作赚钱,满脑子都是工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很难聚焦在孩子那里;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孩子难得看到父亲,甚至能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都少;父亲和孩子主动交流的时候偏少,很多孩子和父亲之间一点都不亲近,甚至陌生;少有能和孩子打成一片玩在一起无话不谈的父亲;父亲和孩子一交流,多数是道理和人生经验,孩子会觉得很无趣,也很有距离感。

曾经有个高三的男孩微信我说:父亲每晚回来的时间都不固定,有时候早,有时候晚,回来的早还能说上几句话,大多数也只是问问学习的情况,就没话了,回来的晚,推开我的门,看看我在学习,说一句还没睡啊,就回自己的房间,我都不知道怎么和父亲说话了。

父亲只是一个忙碌的爸爸,是一个拥有工作的父亲,拥有公司的父亲,唯独却没有拥有孩子的父亲,父亲和孩子就没有真正的亲子关系。

绝大多数的妈妈和孩子是在一起的,亲子关系似乎很丰富,可是在节目中和我平时接触到的个案情况看,情况并不乐观,甚至在某种情况下更让人头疼如果父亲更多的是跟孩子的梳理和不亲近,母亲和孩子更多的反而是纠缠和粘连: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目光所及全是孩子,言谈举止围绕孩子,别人家孩子有的东西,我们家怎能没有?别人家孩子上的兴趣班,我们家怎能拉下?别人家的孩子都认识500字子了,我们家怎么着也得认识600字;你怎么又在听歌看电视,作业做了吗?你怎么考得好,一天天在那里躲着玩嘛,你看看张磊你再看看你,能不能学习时候上心点?你爸爸又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成天不在家,你以后就是妈妈的靠山;你爸爸就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这个家就指望你了……这样的母亲,360°无死角关注孩子聚焦孩子,看起来妈妈和孩子互动起来多么频繁,内容甚至过于丰富,这不就是亲子关系吗?

这不是亲子关系,这只是妈妈在管束孩子。

跟孩子之间,父亲大多是疏离的,距离是远的,母亲大多是糅杂的,没有距离的,以上都是没有真正的亲子关系的。

那真正的亲子关系是什么呢?

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创造出来的关系能量体,有专属于孩子和父亲,孩子和母亲,孩子和父母一起的共同经历,在一起的事件体验,在一起的情感体验,在一起的心灵印记,这才是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活力的亲子关系。

真正的亲子关系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        创造性:孩子也是亲子关系的创造主体之一。并非总是父母来决定和创造,特别是孩子越来越大,孩子会有很多的想法建议和创意被家庭其他成员接纳和实施,孩子也是亲子关系的主动创造者。没有孩子作为亲子关系创造性主体出现的亲子关系,是假的亲子关系。

第二,        多样性:内容的多样性,而非学习一个维度最大。亲子关系的内容涉及到孩子敞开后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孩子感兴趣的各类领域的话题和活动,父母成人世界的各种话题,外部世界的各类现象和热点的谈论等,都是亲子关系的内容,而绝非只是学习一个狭窄的话题。只有学习内容的亲子关系是焦虑心理的呈现,并非亲子关系的内容,虽然亲子关系里回涉及到学习的话题。

第三,        交融性:孩子绝非是被管理者,被约束者和被教育者,而是和父母一起,有共同的事件,有在一起的时间,有共同经历的事件里的共同记忆,在同样事情里面的情感体验,还有处理事情时候的内容交流,以及事后共同的心灵印记。而非父亲是父亲的圈子,母亲是母亲的圈子,孩子是孩子自己。

第四,        连接性:孩子和父母一起互相的交融,共同经历产生的内在连接感即我和你是在一起的,我能感觉到你就在我身边,不远不近。没有连接感的亲子关系非常脆弱,遇到事情,孩子就关上心门,就是最典型的反应---反应的是多数父母和孩子没有稳定牢固的连接性。有情感的流动,就是连接上的表现,而没有情感连接流动的亲子关系,是还未苏醒的冻土,长不出葳蕤茂盛的亲密。

第五,        亲密性:父母和孩子之间既不是隔离的,也不是粘连的,而是彼此独立且亲密,没有亲密感的亲子关系,是死水一潭。

第六,        成长性:亲子关系最核心的特质是成长性。有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创造,透过各种丰富的亲子内容,一起经历很多事情和共同度过的亲自时间产生的内在连接感,父母和孩子在其中都能得到生命的成长,父母更成熟丰盛,成为父母自己,孩子更是茁壮成长为孩子自己!

这六个标准就是六把尺子,来衡量一下您家里拥有真正的亲子关系吗?

很多父母一对照,就会不得不承认自己和孩子之间真的并没有真正的亲子关系。

没有亲子关系这个容器,亲子关系中发生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在哪个地方去面对和转化?

亲子关系是皮,孩子那里出现的一切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作为父母我们在成人的世界里都有如下相同的体验:如果你和一个人关系很好,什么事都好商量,什么问题也好交流,反之,你就会觉得跟对方无法商量也无法交流,开口都难,是不是?这就是良好关系的力量。

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和你关系好,你和孩子拥有真正的亲子关系,彼此之间轻也轻得,重也重得,严肃也行,活泼也可,交流起来没有障碍,互动起来没有阻隔;孩子得想法意见能被你重视和采纳,孩子的感受情绪能被你接纳和尊重,你的话语孩子也能像你一样被孩子重视,你的想法也能被孩子采纳,你的爱也能顺畅流动到孩子那里,而不是你汹涌澎拜的爱,孩子那里心门紧闭,就是到达不了。

那如何建立和孩子真正的亲子关系呢?

简单说:父母能感受到孩子的情绪感受,并能接纳孩子的情绪;能聆听孩子的想法,并能在思考自己的东西时候尊重孩子的看法;在家庭一些事情上开始主动问问孩子的意见;在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交流---亲子关系就是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亲子关系的容器就是这样一点点扩张展开的。

有三个方面可以概括:高质量的情感连接,高质量的生活内容分享,高质量的爱的流动三个方面。

就是高质量的亲子关系的陪伴标准。

太多的父母总是在为学习的苦海里晕头转向的孩子劳神费力,却不知道要建造一艘和孩子一起劈风斩浪的诺亚方舟---美好的亲子关系。

花点时间,在孩子出生后,就和孩子一起来建造这艘亲子关系的诺亚方舟吧,这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