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你还在把问题当作麻烦吗
(2019-11-22 23:46:27)|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问题在红尘生活层出不穷,我们会怎么对待?
可能很多朋友会嗤之以鼻:这还用问?
盘它!
干掉它!
也确实,不干掉它,难道听之任之置之不理?
又确实不合适。
因为那些问题不解决的话,在日常生活里让你如骨在喉或如芒在背,让你寝食难安。
所以干掉它们,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千百年来,你这么干,我也这么干,大家都这么干。
出现问题,把问题干掉,这似乎是每个人下意识的反应。
可是总有一些时刻,让你在这毋庸置疑的惯性反应里,可能会有一瞬间的愣神,即逃出固有习惯反应的一刹那:在那些问题的背后好像有东西,隐隐约约在那里,只是我听不清,或者看不明。
但是它就在那里。
绝大多数生命会摇摇头晃晃脑袋,对自己说:你想多了,别想了,手头还有很多事呢,于是继续让自己投入到手头的事,眼前的问题里殚精竭虑。
有的生命会在此停住匆匆的脚步,想听清楚,想看明白那些痛苦下面隐藏的那若隐若现的东西。
这就是一个临界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其实生命的嬗变并非都是由重大的变故所启动,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日常生活里的所谓的问题带来的触动。
就像掉下的苹果,司空见惯的现象,多少人都看过,却熟视无睹,而在牛顿那里,却是发现万有引力的一瞬,电光火石之间,窥见隐藏着表面现象下面的一个规律。
习惯性处理,只是一个层阶,越过这个层阶,就会发现新的东西。
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在和妻子相处之中的碰撞,和强势妈妈之间的问题,一度让他苦不堪言。
正是很多家庭问题让他如同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日子过得很不舒服,一次无意之中看到武志红老师的一篇文章,似乎一下子照亮了他混沌不明的内在,他从他的问题和痛苦里,开始看到了关于自己的不敢表达背后的真相,看到改变的可能,也慢慢去改变自己的回应模式等,于是生命的改变开始悄然发生。
这在以往,问题只是用来解决的,解决不了,就当鸵鸟,有话不敢说,有情绪不敢表达。
现在问题出现他开始借助问题去了解自己,如痴如醉沉迷心理学,就因为他看到了改变的可能,并且尝到了成长的快乐。
问题下面,痛苦的后面,常常就是关于自己生命的秘密和实相,也是关于自己和他人,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世界的真相,很多都在那些被我们不假思索干掉的问题里,在那些被我们欲除之而后快的痛苦里。
今天凌晨一点多,我接到了一位学员的微信:
我感觉我这辈子被这些伤给摧毁了,全毁了。
我每一次努力让自己站起来,每一次又有一把刀向我捅过来。羞辱我,伤害我,欺骗我,践踏我。我没有防备,我还在拿出一片真心去帮别人,可是我得到的就是突如其来的被捅一刀。
我也想像您说的,回到内在,去看望那个遍体鳞伤的我。好多的恨,好多的愤怒,好多的伤,好多的痛的我。
老师,我还有好多事要去做,我的孩子也需要我。我想让自己好起来,才能重新开始。
我给她回复说:
第一,
第二,
第一其实就是在解决现实的问题,第二就是不止于解决
问题,在所谓问题和痛苦下面很清晰的生命秘密---隐藏着问题和事情下面的真相,需要我们去看到。
传说成年后的佛陀首次获准离开皇宫,在城墙的四个门
边分别碰到了“生、老、病、死”。他看见一个为生存所迫拼命劳作的人,看见一个因时光流逝垂垂老矣的人,一个痛苦万状的病人以及一个倒闭路边的死人。那个叫做悉达多的王子第一次看到生老病死,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关于人的一体化的宣言!
乔达摩悉达多王子看到的现实问题和痛苦,一步步带着他,穿越了你是你,我是我的分裂状态,也超越了头脑固有模式,来到了“生命”实相那里让他修行成为了万世景仰的佛陀。
我们内在的神性,需要外在的问题和痛苦来启动,穿越头脑固有模式的监狱禁锢,来到内在的神性处,如同佛陀那样.
这才是问题真正到了底的价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