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191031:不是选择问题而是“你是怎样的自己”的问题
(2019-11-05 12:08:28)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博后做了快一年了,目前还没有面上的成果,虽然有一篇研究性论文在撰写,但是这篇文章太久了,拖的很久了,原因也主要是我比较懒,就是每次师兄(带我的小老师)会提意见,然后有些意见不认同,但又没办法不做,于是我采取的措施就是拖,所以我觉得这个没有成果也主要是因为我自己太懒。
而同时实验室其他博后都特别极其的勤奋,所以成果出得也比较快,这么一对比,我差很多,我不仅做实验懒,而且还不喜欢看文献,所以不会的也特别多,因为我博后是换了方向的,而且跨度稍微有点大,可以说为从物理跨到化学。对于做博后,这个是因为之前这边大老板说好可以博后完了以讲师身份留下来,但是大老板以前也是领导,他们说的话太多一般都记得,所以一会说可以留下来,一会又是其他,这种反应让我会觉得自己特别不安定。再加上我的学术成果差,感觉要想以教师身份留下来挺难。
所以我就想找工作,找行政类的工作。
五月份的时候,我就准备找,当时刚好有个合适的工作,也不能完全说合适,因为是预聘制不是编制。
比较巧的是五月工作有点点进展似乎可以再出一篇文章,再加上五月份组里博后讨论会时,我讲的内容和形式都挺好,大老板加三个小老板都觉得很好很满意,讨论完吃饭时还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可以留下来。所以五月份的招聘报名就放弃了。
在接下来的这几个月,实验做的还是很不好,压力很大,也很辛苦很累,总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还是打算找工作,就咨询九月份的招聘。
说来也巧,五月份的招聘由于通过初筛人选太少取消了,九月份重新继续招聘。于是我还是准备找这个工作。
更巧的是上周给我分了个大三的本科生,那真是又聪明又勤奋,我很看好啊。我懒,但是可以让他做啊。只要把他带会带好,就可以让他帮我做实验,这样我就思考就行了,并且前两天还给我分了个一年级的专业硕士(专硕毕业不需要文章),这样的话就可以帮我做我的课题,也就是我又多了个专业的帮手,如果我把他们都带会的话。所以我又舍不得这么好的条件,因为我觉得有人做实验,我来理思路整理数据应该还是可以成文章的。
我自认为自己是个比较有思路和逻辑的人,写论文思路一般比较新颖。
所以我想 招聘我仍然报名,如果应聘上了,我先工作,然后和博后老板说一下,有空还是过来做实验,尤其是让这个本科生帮我做,做的好了也可以发文章。博后老板跟我说过很多非教师岗工作都没有地位,还是要走教师岗。我想的是我先在技术岗工作,如果发了文章,有能力再转为教师岗。这些目前都没有和博后老板说,因为应聘工作也没有确定一定可以上。
这都是我的想法。
但是谢博士不是这么想。
他其实还是很想让我做博后,他觉得我就是不踏实,他总是说我很聪明,如果踏实会很厉害。
然后我压力很大的时候,他又说我也可以不工作。他也是心疼我,所以其实他还是很想让我继续做博后。
还有个事情就是
我们刚刚买房了,首先借了很多钱,其次房贷每个月一万三千多。本来计划的就是我的工资全部来还房贷,他的工作用来日常开销,奖金类的收入和日常开销后的收入来还别人的钱。如果我不选择技术岗工作,工资可能就是六千吧,似乎收入一下子少了很多,两个人的压力会更大。所以在钱的方面有点纠结。
还有一个考虑的点是 如果工作就可以开始备孕要小孩,但是博后做实验接触化学药品是肯定不行的,如果要小孩,必须博后出站了还要休养半年,年纪也比较大了,而且还要两个孩子 所以纠结的点挺多。总之就是选择怎样的工作,生活都会完全不一样。但是我我不知道我内心想要什么样的工作。
索引条目:
1、外在的选择之难,常常帮助我们探寻我们是怎样的人。
2、内在是怎样的你,外在选择上就会与之匹配,这才是人一致性。
3、细看一个个选择,就是不断在呈现内在的你,有时候后悔自己的选择,是因为那些选择不符合“内在真正的你”。
4、在大大小小事情里,在无数个选择里,我们不断在清晰呈现“我是怎样的自己”,以及在形成那个“自己”,即完成如何成为那个自己。
5、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你是怎样的生命,与其说是选择问题,不如说是关于你自己是谁,以及你能不能和敢不敢做那个自己。
6、日常生活其实有一个重大的功能,就是呈现呈现实际活出来的那个自己。既不是你脑袋里想象的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的那个自己,更不是理想中的自己,而是真正活出来的那个真实自己。这个自己往往呈现了你的个人心性,你的独特想法,你的优势天赋,你的个性特质,你的短板狭隘……无不在指明“你不是怎样”,也在指明“你是怎样”,还在指明“你的自我实现之路”。
7、了解你自己,不是在头脑里思考你自己,分析你自己,也不是想象你自己,有一个简单直接的直观法:通过你的往日,去了解看到真正活出来的那个自己。
8、头脑思维里的自己,常常是变形的扭曲的夸张的压缩的自己,并非真实的自己。
9、有一类人,会把头脑思维的过程在互动中通过语言表达出来,ta自己和身边人会误以为那是真实的ta,其实那只是一大堆杂乱纷繁的念头,虽然它们看上去都在说“我”这个字眼。
10、外在选择困难,常常是跟不知道、不去做和不会做那个“真正真实自己”有关。
11、在忠实于真实自己的基础上再去面对现实的困难,而不是总想用换工作换对象等方式来避开自己的功课,更不是在表面做一个选择,却根本不去了解每个选择的最底层是和“你是怎样的自己”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