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改变是从接纳自己开始的
(2019-09-24 13:14:31)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改变这词语常常被提及:
你作业拖沓,要改变时间观念。
你每天不思进取,要改变你的生活态度。
我的自卑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职场发展,我要改变,让自己自信起来。
我的计划总是很好,可是执行起来就会出问题,我要改变自己的懒惰。
..........................................
发现没有?
改变总是和不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改变也总是和被否定紧紧相连。
就因为不好,所以要改变,就因为不行,所以要改变,这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之中,我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如同昨晚参与者朋友告诉我的:
一方面心理上我渴望成长,渴望摆脱这种状态,想要有个新的开始,想要树立内心的自信感,去清楚的认知自己,以及客观评价自己;
但另一方面,行为上我又踌躇不前,陷于当下情绪和懒惰中。
这样的体验相信你我都有过,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一方面是对自己某个状态的不满,想要改变,可是你做了很多的努力,想要达到改变的目的,想要拿到改变的结果,可是心思花了,力气用了,精力投入了,可是“我等的船还不来,我等的人还不明白”!
于是我们会不断反思,以为自己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于是绞尽脑汁去分析思考,然后相近其他的办法,到最后——涛声依旧!
于是我们甚至会觉得自己真的很笨,没有找到真正对路的办法,或者对自己产生深深地怀疑,觉得自己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可是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样的自己就是无可救药!
本想改变,那么良好的愿望,可是过程中得到更深的迷茫和无力,到头来却只是得到了对自己更深层次的怀疑!
真是种下龙种收获跳蚤!
为什么会这样?
我在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的课程现场,以及《今晚我和你》主持现场,我看到有一个东西被很多人忽视:
就是我们对自己不满,想要改变的时候,在做改变的时候,有一个最关键的起点没有找到——那就是接纳那个被否定的自己!
你只要去观察就会发现:真正的改变,都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真相在运作,就是接纳自己,而不是否定自己。
否定自己,并不会带来真正的改变。
孩子跳绳,一次没跳过,再次去跳,一次次区跳,兴高采烈地一次次尝试,终于又一次成功了,孩子兴高采烈。
同样的场景:
孩子跳绳,一次没跳过,再次去跳,一次次去跳,突然对前几次没跳过很生气,把绳子一扔,发脾气说:我再也不跳了!
这样的场景,司空见惯,对不?
前者里面没有对自己失败的不满,而是不着痕迹的全然接纳的,让你感觉不到接纳是在其中运作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对失败作什么反应,而是全然投入到了跳绳的所有过程,生命和事情是完全合一的——而接纳,就是出现合一的最基本的基础。
而后者,当孩子一次次失败,产生了对自己的不满,无法接纳自己的失败,也无法接纳产生失败的自己,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想要调好绳,就成了无法完成的任务——除非你开始接纳自己的失败和产生是白的自己,如同前者那样!
否则改变就不会出现!
这是显而易见的真相,真相里蕴藏的规律就那样不动声色在那里存在着,只是你看见了吗?
再说深一点,回到昨晚参与者朋友这里来。
他其实非常智慧,他已经把自己做了很多努力却无法真正改变的原因早就说了出来,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在回顾过往不开心经历的时候,常常感觉无法触及那个“受伤的自己”,那些“受伤”的感觉那么近,又那么远~有时候觉得很不开心但是又好似在迷雾中一般找不到方向,希望亚新老师能够给我一些指导,帮我破出迷雾,走出阴霾~谢谢!
问题即为答案,或者至少问题即为答案的方向!
他已经准确无误告诉了自己和我:
因为他内在的受伤自己,常常感觉无法触及偶时候感觉很近,却又那么远!
那这个内在的受伤小孩就是需要你接纳的起点,如果做不到关爱这个内在受伤小孩,很多外在的改变都只是隔靴搔痒!
看着总是找对了方向,力企业用了,可是依然瘙痒难耐——改变也无法到来。
我在很多个案这里都发现这个起点——当你无法去接纳那个看起来糟糕的不好的自己,比如内在受伤小孩,你就是穷尽一生,看起来在表面也许会有很多改变,或者取得一些好的结果,可是你只是用力将需要接纳的自己压得更深,让你感觉不到TA的存在,然后取得的成功,再耀眼,再绚烂,那也只是夜空里的绽放的烟花,满目璀璨,最终只是一地狼藉,那改变和成功,也只是空洞的胜利而已~
当外在的的呈现里,牵扯到深层次的生命功课,诸如生命的痛点伤点盲点卡点泪点局限处和狭隘点的时候,也就是说外在看起来“很糟糕”需要改变的自己,往往对应着我们生命内在的某个痛点伤点盲点卡点泪点局限处和狭隘点的自己,如果我们只是盯着表面的那个自己去要求自己改变,只在表面的那个自己哪里用力,总是用否定表面的那个自己去做改变的动作,那么就是南辕北辙或者缘木求鱼,最终一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想起一个禅宗故事: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田于是请示道:“什么叫禅?”
云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一旦会了禅之后,就不用怕死了。”在云水僧的指示下,王田前住参访南隐禅师。
王田医师找到南隐禅师的住处,说明来意,并请求开示。
南隐禅师道:“禅不难学,你既然身为一个医师,就应该好好对待你的病人,那就是禅!”王田医师似懂非懂,前后拜访了南隐禅师三次,南隐祥师总是对他说遭:“一位医生不该把时间每天消磨在寺院里,快回家照顾你的病人去!”
这里面南隐就是让王田全然接受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然后全然投入其中,不要去想着祛除怕死之念,自然而然这个所谓的改变就能浑然天成的出现!
改变自己真的不仅仅是表面上认为哪里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的那种模式,即使这样的模式看起来硕果累累,它还不是生命的转化,那最多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当我们说改变的时候,其实起点在全然接纳自己,而不是否定自己、抗拒自己、排斥自己。
在全然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去借助所谓的问题,来看望自己,连接自己,陪伴自己,懂得自己,于是生命得到真正的面对和转化——借此我们最终借助这个自己,去连接和懂得上所有的其他的生命。
当我们更愿意靠近那一个个受伤的内在自己,真正的改变就才会有可能在内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