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190725:你有这两个深层次的痛苦吗?
(2019-07-29 11:12:42)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最近一年来相比之前十几年工作学习的状态松懈下来了,人好像没有了目标,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很多时候觉得生活百无聊奈,感觉自己在混日子一样,心里特别不安,特别惶恐,就像在一个一望无际的海上,随波逐流,不知道我前进的方向在哪里,也不知道这样不用力的漂着会发生什么,特别惶恐不安。
十五年来生活一直都是很努力很紧绷的状态,生活总是有目标,一步一步去实现,好像生活才过得充实踏实,当要了很多年的松弛终于来了的时候,人却不能松弛下来,更多的是惶恐和害怕,因为以前刚考上大学彻底放松了两年,然后坠入谷底,那种状态自己真的很不喜欢,然后花了很多年才爬起来,所以很害怕再跟以前一样低到尘埃的状态。内心总是有一处不敢完全放松。
十几年来不停的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大方自信的生活,在自己没有底气的时候人更是唯唯诺诺,所以我认为自己是特别自卑的,所以一直都是去努力提升自己,可以人已经累得走不动了,那个紧张焦虑,胆小害羞的自己一直都在!
是我的方向错了吗?
一个声音在说,还需要继续努力,要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才是踏实的,一个声音在说,我也想回家追剧带孩子,打扮自己,出去旅游,当想着要享受生活的时候,心里很不踏实的,好像有很多愧疚,感觉苦逼才是我生活主要的基调才对,小时候的时光几乎都是跟妈妈在一起的,生活一直都是压抑郁闷。
索引条目:
1、我们平日所说之苦,都是红尘生命与之相对应的内在那个精神实体之苦,这个苦,并非生命本质的东西,也非生命本源的东西,也不是心灵领域的东西。
2、忙碌得没有生活,有两个状态:活出自己之后,极简的生活,就是美好的生活,因为那个活出来的自己,即为红尘最高级的生活本身;没有找到自己,出于恐惧害怕一路奔跑地失去生活,跑得越快越远,丢失自己和生活越快越远。
3、指望不上别人之后的决绝,往往蕴藏着一个绝望恐惧的内在受伤小孩。
4、因为害怕恐惧而带来的似乎是生活动力,但是与害怕恐惧相匹配的,内在是紧张焦虑无法放松的,外在是不停旋转的陀螺状态。
5、一无所有的匮乏,及其带来的自卑,会升华成一种改变自己境况的动力,但因其本质是匮乏和不如别人,再大的外在改变,都没办法真正转化内在的匮乏和自卑,必须去真正来到那个匮乏感和自卑感强烈的小小生命那里,去聆听和陪伴,去尊重和陪伴。
6、恐惧是红尘生命与之相对应的精神实体最原型的情绪之一,当我们完全认同了这些原型情绪,就无法真正从中出来的,实际上对于本质的生命来说,这些原型情绪只是属于红尘生命的东西,并非本质生命那里的东西。
7、不够好,不如别人——既是红尘生命的实际状况的反应,更会内化成为红尘生命的内在语,成为红尘生命难以洗白的底色。
8、“要什么生活”,往往和“我是个怎样的人”这个红尘生命重大主题息息相关。
9、外在境况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改善,但是那个内在受伤的小孩并不会因之得到彻底好转。
10、“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适合成为怎样的人”其实都是关于生命的探索,哪怕这还只是在红尘世界的层面的探索,都已经是马斯洛先生的需求论中最高阶的自我实现的探索。
11、红尘生命生活的轨迹之中常常蕴含了”我是怎样的生命”的答案,从过往中去凸显和清晰那个自己,即可,这并不复杂——即为不带分析评判的“看”。然后去靠近那个自己,并借助运用那个自己的特质去释放生命的力量,即为自我实现。
12、笃定于那个努力踏实勤奋的自己(个人独特心性的自己),清晰于那个愿意救死扶伤为伤病生命服务的自己(红尘世界体现在职场的生命价值自己),让自己生命力量释放出来;同时去看望那个因为一无所有不得不全力奔跑的很累的自己(受伤小孩自己),如此,红尘生命及其相对应的精神实体之痛之苦,就会得到面对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