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我一般是不敢向他人提要求的。但一旦提出来了,我就有极强的渴望,希望能得到满足。因为除了要求被满足本身会带来愉悦感,还因为我将我的要求被满足了,等同于我的价值被认可了。越是在亲密关系里,我越是渴望通过要求对方满足我的要求来证明他对我的认可!
这来自于我有这样的内在誓言:父母很喜欢某个孩子,就给他买他喜欢的东西,满足他提出的要求,陪他一起玩,对他态度温和亲切有耐心。父母不喜欢某个孩子,就不给他买他喜欢的东西,不满足他提出的要求,不陪他一起玩,对他态度不温和不亲切没有耐心。于是就将被满足需求的孩子,等同于是讨人喜欢的,受到欢迎的,可爱的孩子,是被需要的,有价值的孩子。反之,则相反。
原生家庭里,我排行老二,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妹妹。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艰苦,我有很多需求是得不到满足的,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作为孩子,对于这种不被满足,会有个自我单向合理化的解释。于是就有了上面的内在誓言。当时这个内在誓言也从小伙伴们那里得到了强化。
生活中一般的要求没有被满足,一般来说当时会有些难过,但不会一直放在心上。被重要他人需要和认可,是人更深层次的需要。那连接着人的价值感和安全感的需要。这个层次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作为一个自然人当然紧张了!
所以当我发出要求,甚至是请求时,我内心是很焦灼的。最近回想起曾经的不满、委屈、愤怒和悲伤,为什么那么多呢?因为我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啊!我当时深感自己是受害者啊!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和重视。我多么可怜!我好惨啊!他们不愿意满足我的需要需求,一定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不够好,不够资格,我不配得!我内在的自尊和价值感低极了。
进入新生家庭后,我不自觉地将爱人是否满足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视为检验他是不是很爱我的试金石。所以我想要什么时,他不能满足我,我就会表现地很伤心。
回想当爱人被我那样要求时,应该有很强烈的被裹挟感。也会感觉我在那样的时刻显得霸道、蛮横、无理取闹吧!他或许会觉得我不可理喻,进而愤怒地拒绝我。而我则会再次体验到被忽视被轻视被边缘化而伤心欲绝。因为在那样的时刻,我再次体验到儿时的内在体验。可在爱人眼里则可能被视为悲情控制,更加厌恶。
当时表面看来,我显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满足,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得不到就摆脸色、冷暴力、闹情绪。多数时候我在他面前是温和温柔温情的,很少大吵大闹,但其实我是内隐型控制欲极强的。我们之间的冲突正是缘起于我内在的控制欲。在他看来,我是高控、自恋、自负。其实我自己内心是高恐,自怜,自卑啊!
曾经还因为认识不到自己内在深处的这个纠结所在,一方面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因为害怕被拒绝,而触到痛处。一方面也不敢果断拒绝自己力不从心的要求。将他人投射为受过伤的自己。害怕让他人受伤,而勉强自己。最后或许勉为其难地去做了,搞得双方都不开心。对爱人,对孩子,对很多人都是这样!直到看到自己并非不喜欢不爱对方,而仅仅因为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才懂得曾拒绝满足自己要求的重要他人,当时的为难。
自己也曾经遇到过如此要求我的人。前段时间一位老同学对我提了一个要求,我认为有点过分,就拒绝了。于是她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大闹情绪,不达目的不罢休。甚至语言攻击、肢体动作全来了。这件事当时引起我很大的情绪,但同时也成为唤起我深刻反思的契机。
我在反感、愤怒、指责她不该如此蛮横、无理取闹的同时,突然间想起自己在同样的情境下不同程度的同样表现。那样的时候不也是只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就一定要被满足吗?不被满足,就怨怪对方不好吗?这让我体会到过往很多时候,我只看到了我的不满和委屈,我没有看到我所提出的需求本身的合理性,更没有看到我的需求就一定要被满足,这背后的驱动力何在?
那难道不是一种婴儿式全能自恋的表现吗?那个需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需求啊!做了这些梳理和清理后,我内心深处深藏的很多对于拒绝满足我要求的人,所产生的不满、怨恨、愤怒和悲伤都释然了很多!
愿爱与被爱都温柔无伤害
我很感谢这位老同学带给我的角色反转思考。因为在她眼里看到我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才让我彻底从我自己眼里的“受害的老好人”角色里醒来,都是自我单向认定后所贴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