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大结局:比起不原谅,“放下”才是最好的成全(心理辛欣)
(2019-06-13 11:16:43)
标签:
情感教育 |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
内在的解脱不是因为加上什么东西,它纯粹是因「放下」而成就的。
随着《都挺好》大结局的到来,越来越看懂该剧要表达的东西了。
除了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等重要理念外,我看到的是「放下」二字。
明玉放下了多年的执念,到最后发现一切该来的都回来了。
爸爸并不是不爱她,只是他一生软弱,被媳妇管束,他的爱被藏在了心底罢了。
即便病重的他已经失去记忆,他还始终没忘记自己攒钱是为了给女儿买习题册,他清楚地记得女儿需要这些。
那一刻,明玉就算有再大的怨恨,也都会被这深沉的爱统统融化掉!即便以前他们多么的亏欠自己,也都无所谓了。
因为她分明感觉到这就是家,有爸爸在,就是幸福。
正如她所说,「有家真好」「谢谢你陪着我」。
马东和蔡康永有过一段对话,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伤害我们的人。
蔡康永说,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
明玉不是原谅了爸爸,而是觉得真的没必要再怨恨谁,更没有必要再跟自己过不去了,以前那些不如算了。
这一刻的幸福才是真的!
明成,那个一直欺负她的人,并不是麻木不仁,也不是不可救药。
他是她的二哥,他一样可以低下头来面对自己的妹妹。
他把忏悔书递给明玉,并对她说出似乎永远不可能的三个字:「对不起」。
他用手拍了拍她的手臂,尽管妹妹还有些「不情愿」,他还是主动再往前凑了凑,因为他是哥哥,就应该主动,无论是爱或者其他。
而对于明玉,当然可以继续保持冷静,不予理睬。
但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吗?何苦为难自己呢?
她知道这一刻的温暖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
「哥哥」俩字,这世上多么奢侈的称呼!她没有办法再对此继续保持恨意,她还是叫出来了。
也许一句道歉,根本无法弥补他以前带给她的那些伤害。
但此时此刻的释然或许对她才是最大的解脱。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敌对、怨恨,或许你也曾发誓,从此一刀两断,总之与这个人再无瓜葛。
但慢慢你会发现,你总有一天会和那些你怨恨的人或事和好如初,是你的原谅,还是他主动求和?
我曾和爷爷奶奶闹的不可开交,并发誓再也不去他们家。
那还是童年时期的我,对于爱格外苛刻,生怕自己少分一点。
而爷爷奶奶却偏爱他们的外孙,这让我恨之入骨。
那天和他们在饭桌上大吵一架,并扬言再也不踏入他们家半步。
此后的我和他们生疏了,几乎很少主动去爷爷奶奶家,放假回家甚至连他们的面都不罩。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不知不觉中,这些都慢慢淡化了。
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让我最牵挂的还是他们。
每次回去,都迫不及待的第一个冲进爷爷奶奶家。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以前的那些事都不知不觉中从大脑中悄然退去了。
也许时间真的会冲淡一切。
自己会逐渐长大,会理解曾经不能理解的事,放下以前不能放下的事。
看过这样一段话:内在的解脱不是因为加上什么东西,它纯粹是因「放下」而成就的。
人之所以充满怨恨,实际上是因为放不下过去。
我们不快乐,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想法在作祟,或许你也曾想过记恨谁一辈子。
当你换个角度,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苏明玉打开门的那一刻,看到妈妈抱着自己说要找明成算账,脸上洋溢着笑容,她看到了公平而慈祥的妈妈,更看到了幸福的自己。
而这些看似极难出现的场景,实际上都是由自己来成全的。
心理学上强调,恨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日积月累就会积压在体内,就像病毒,不断地伤害着自己。
如果你始终带有怨恨,那这个病毒会时不时出来刺痛你,这样自己只能饱受折磨,而无法前行。
影片《卧虎藏龙》里有句话说:紧握双手,里边什么都没有,打开双手,整个世界都在你手中。
余生很长,不要将自己封闭,要让自己活得轻松些。
接纳过去,与过去握手言和,这些并不是为了别人好,也不是原谅别人,而是放过自己,给自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