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接纳后反而最快
(2019-01-04 20:19:13)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
小时候家里特别贫穷,父亲在外打工,养活自己都难,也拿不出钱来给家里的妻子和孩子;母亲已经竭尽所能在家陪着孩子;后来孩子母亲在孩子考上大学后,也离开了家;再然后,就是一家三口长期是分各三地,很少联系。
昨晚参与者朋友到了大二,就开始抑郁,哪怕在校内和校外进行心理治疗,也无济于事,最终被迫休学,十七、八岁的他,就此踏上了社会。
在看他写给我的文字时,心理蹦出了几个字:精神孤儿。
一般是指子女跟父母任何一方都没有建立稳定的连接(这里的连接,还不是高质量的联系,是指一般性的生命连接。)在与红尘生命相对应的精神实体的层面,没有得到足够的来自父母任何一方的精神营养,而导致出现的内在精神实体孤单活着的状态。
精神孤儿的特点是:
1、没有基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因为和父母之间的基本连接没有完成,所以即使父母都在,心里无比牵挂和思念,但是日常不会联系:
没什么好联系的,联系了,能说什么呢,还不如就这样吧!
我又不是养不活自己,干嘛要去联系?
父母都不主动关心我,我干嘛要主动呢?
....................................
慢慢,即使在一个城市,也不会怎么联系互动。
看似一个人优哉游哉活着,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精神孤儿内心的那种空荡荡,无所依凭,无从归属的感觉,常常有“心若柳絮风吹远,身似浮萍雨打沉”的感觉。
常常有在红尘俗世里一个孤魂野鬼无人陪伴的感觉。没有一个家的归属感,也没有在红尘世界里基本的安全感。
2、极端封闭,难以拿出自己,总是第一时间满足和保护自己,很难去正常连接别人,极易给外界自私的感觉。
当一个人没有了最基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时候,常常会封闭起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关系的互动中,常常第一时间会考量经济因素,也会非常关注外在能量场的状况,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把自己关闭起来,用早已习惯的保护方式,把自己保护起来,让自己感觉到安全。
所以在关系里常常极其不自在,打开自己非常困难——既很难把自己敞开给出去,也不让别人轻易闯进来。
哪怕孤单,也不要太多干扰自己,让自己心烦意乱,或者应付不来的热闹,宁愿孤单,习惯孤单!
3、很容易焦虑,总是被问题牵着走,很难安静平静拥有红尘生活。
一个人内在的连接感没有,浮萍一样的飘着,内在常规的支撑点没有;对外又是封闭的,外在孤立无援,遇到事情都是一个人去处理,即使有对自己很好的亲密关系,骨子里形成的内在无凭外在无靠的“精神孤儿”生活模式,就常常让红尘生命习惯性焦虑,也常常被问题牵引和不知所措。
正如他对老天发问:
“我也经常自问:为什么感到被问题包裹住的就会是我呢?为什么经常不开心,经常烦恼缠身的也是我呢?为什么慌里慌张,惊慌失措的会是我呢?”
心里没有根,外在无依无靠的生命,就慢慢会活成“一条极力想逃脱问题又不断被焦虑驱赶奔跑的狗”,即使狂吠,也无人能懂!
4、极度渴望稳定持久亲密关系,却极难建立稳定持久的亲密关系。
一个被贫穷伤害的生命,又缺乏爱的滋养,更没有稳定细水长流的关系支撑,对于一个生命来说,是无比孤单,孤苦无依,同时又会封闭自保,活成一座“孤岛”。
每一座孤岛其实都是期盼有人能够登岛,极度渴望和外界建立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只是这样的生命对于外界是没有安全感的,内在也是没有亲密连接的模板,所以稳定亲密的关系,很多时候只是奢望,而很难拥有。
5、外在工作和事业上,要么是偏执的工作狂,要么是很难稳定坚持做好一件事情。
内在浮萍一样的生命,和外在的漂泊不定,以及工作上的频繁变动,是一致的。
这是规律,也是内在的世界,外显在红尘世界的必然。
而有一部分的“精神孤儿”会把工作当成内在的一个支柱,异乎寻常投入进去,变成工作狂,把所有在精神层面的孤独和外在亲密关系的欠缺,凝聚投注在工作的依凭中,这在心理学上被叫做“升华”,来救赎自己的一个方式。
怎么突破呢?
第一点:臣服。
跟父母的和解和靠近是一辈子的功课,它不是一个突击性的功课,尤其是对于和父母连接不好的孩子来说。
所以如果知道了方向,急匆匆去做,而且希望能一下子做好,这本身是头脑固有模式在运作—看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步上篮,空心入筐!
内在亲密关系的重建,一般是从臣服开始起步。
这也是海灵格老先生常常反复强调说到“父母给了孩子生命,这已经足够”,和“任何附加,反而关闭了爱的通道,切断了和父母的链接,无法真正拥有父母”,他的两个观点是一体两面在说到真相和臣服真相的重大意义。
而我们红尘生命在无名中是很难臣服这个真相的,尤其是在亲密关系的初期受到很大损伤的情况下,都会不自觉对父母有不可遏制的怨言和指责。
所以昨晚参与者朋友必须回到生命的起点,回到关系的原点,去承认和臣服:
在红尘层面的承认和臣服:我有那样的父亲和母亲,确实是无法更改的事实,这辈子换掉父母的可能性也只是想想而已,所以这是我在红尘世界最清晰无比的真相,无论我内在多么不情愿,多么抗拒,多么不舒服,多么对抗,都无法去更改的事实,我也挣扎了多年,抗拒了多年,远离了多年,到了今天,也不得不承认,我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所以我彻底放弃所有的抵抗和抗拒,哪怕我再不喜欢和认可父母的很多特质,那都不是我管得了的事情,尤其是父母之间的纠缠和牵扯,真的和我这个孩子没有半点关系,全然是父母之间去决定和影响,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孩子,不参与父母生命之间的事情,我接受父母之间所有的牵引,我把责任归还给父母本人,我反而可以很简单纯粹做个孩子,去爱好父亲,去爱好母亲,止于父母之间,那是他们的生命决定的。
而海灵格老先生所说到的臣服是:
父亲和母亲,你们给了我生命,经由你们,我得到了我生命所需,您和父亲命中注定成为我的父母,您和父亲用了全部的代价给予这生命,我接受,我了解您和父亲生下我后所付出的一切代价和后果,而我也接受这人生要求您、父亲和我所须付出的代价,和全部的后果,这代价和后果是值得的,因着您和我所付出的代价和后果,我的生命变得更加珍贵。而且,我将藉这美妙的生命礼物来做一些事,一些有益珍贵的事来服务于生命,来纪念您和父亲,感谢您和父亲,尊敬您和父亲,您和父亲的付出和努力,都不会白费,我会牢牢抓住它们,并且将它们放入我的内心深处,就好像你们所做的一切,我会尽力把它们传递下去!我接受您做我的母亲,也接受您做我的父亲!你们是我真正的父母!
当我们来到原生家庭的起点,全然臣服,接受所有的发生和父母在红尘世界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子女变得安静和有力量的真正起点。
承认父母以及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是为了形成一个僵化的定论——“父母皆祸害”,或者“原生家庭父母是我们生活不幸福的罪魁祸首”,而是让自己活在“真相”里,而且原生家庭以及父母的真相,并非“祸害”和“责任人”的真相,整体的真相,其实都是厚重的爱的承担的—竭尽全力后的最好!那些如是的整体的存在,才是我们需要去看清,拥有和前行的起点。
第二:回到内在,建立自己和自己的亲密关系。
放下和父母的纠缠,臣服所有的发生,同时要做的就是建立和自己的亲密关系。
这需要进入内在心灵空间,用生命本源的角度去“看到”红尘生命和与之相对应的各个不同的精神实体自己,这样的看到,就是慈悲的爱和懂得的生命本源自己对于红尘生命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呼应,它就是无条件接纳爱自己的父母在内在的呈现,也就是说外在很多非常爱自己孩子的父母,近乎无条件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其实都只是生命内在的生命本源在被标签为“父母”的生命体那里的外显!
明白这个后,在内在,真的就开始多连接内在的生命本源,外在,开始去拥有那些给予自己的爱和善意,支持和懂得,理解和陪伴......让这些东西和内在生命本源的慈悲和爱呼应起来,内在的力量在一起,是可以让“精神孤儿”的内在变得越来越有落地生根之感,越来越有丰盛丰满起来的感觉,不再是匮乏和无所依凭的流浪漂泊之感。
缺爱太多,失去亲密太久,亲近感脆弱的生命,确实需要大量的爱浇灌,需要一步步连接上生命本源自己,就能真正复原,恢复生命本有的弹性和力量。
因此,受伤很重的生命,确实需要时间去疗伤和痊愈,请再多给TA一点时间!而不要知道了方向,就急匆匆急于去解决,反而丢掉了真正的生活本身,又陷入头脑固有模式的操控。
的确,红尘生命自有其前行节奏、步伐和运作规律,我们需要真正看到并尊重,然后臣服,同时安然去过好每一天。
要知道,承认“糟糕”的原生家庭,“糟糕”的起点,并不意味着糟糕的结局,反而是和“糟糕”的原生体验(原生家庭的糟糕体验)可以慢慢脱离,不再受制于它,获得属于你整个生命独有的自由、成功、精彩、丰富和荣耀。